“十载春华秋实,科协硕果满枝。”为全面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协系统工作成果,中国科协面向全国学会、地方科协、高校科协、企业科协、中国科协机关及直属单位开展优秀工作案例征集活动,从各单位推荐的案例中遴选出一批优秀案例进行宣传展示,旨在树立新时代科协组织新形象,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累科协智慧,汇聚磅礴力量。征集活动得到了科协系统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共收到各类工作案例个,涉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学术创新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政府决策咨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人才建设、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完善科协自身建设、深化科协系统改革等10个主题。现将遴选出的优秀工作案例陆续刊发宣传,供大家学习、交流、借鉴。年,年仅5岁的美国小女孩艾米丽被诊断出患有B细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严峻凶猛,传统疗法束手无策。那时,嵌合抗原受体T(以下简称CAR-T)细胞免疫疗法刚刚起步,艾米丽父母放手一搏,决定尝试CAR-T细胞免疫疗法。幸运的是,治疗很顺利,艾米丽也成为全球首例尝试且成功的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儿童。如今每一年,艾米丽都会发布自己洋溢治愈笑容的照片。今天,CAR-T细胞免疫疗法正在迅猛发展,被称为“癌症克星”,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我国在这一技术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CAR-T细胞疗法临床研究数量已超过美国,国内新型CAR-T细胞研发和应用技术创新也在不断进步。为进一步指导应用,医院学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韩为东教授带领专家团队,组织编写了国内首部《CAR-T细胞治疗NHL毒副作用临床管理路径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正式出版发行,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相关临床实践管控的纲领性指导文件,与全面细致的临床实践管理路径的空白。从需求出发CAR-T细胞治疗是近来肿瘤治疗领域研究最为火热的疗法之一,它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人体的免疫细胞(T细胞)进行改造,并将改造后的T细胞(即CAR-T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改造后的CAR-T可在体内扩增并开始杀伤肿瘤细胞。因CAR-T治疗卓越的疗效,以CAR-T细胞治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全球10大科学突破之首。医院生物治疗科主任,他带领团队依托重大课题项目,长期开展新型CAR-T结构研发、CAR-T临床前功能研究等大量科研项目。年底,团队在国内首创性开展了CAR-T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多年来的临床研究,出现的一系列疑难病例常常让团队成员们产生“困惑”。比如:在回输CAR-T细胞后,部分患者病灶会出现一时性的增大,在特殊部位(比如颈部病灶)的病灶由于“肿胀”、压迫甚至危及生命。然而,这些情况在已有的“CAR-T不良事件临床管理国际指南”中并未提及。与此同时,CAR-T细胞疗法作为难洽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英文简称NHL)的重要治疗手段,年以来,CAR-T细胞治疗后NHL毒副作用的处置被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