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细胞的一组异质性恶性肿瘤,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血液肿瘤。在中国,由于环境变化和老龄化加剧,淋巴瘤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精准诊断、规范治疗、全程管理是淋巴瘤治疗亟待提高的重点。为了更好地聚焦于淋巴瘤诊疗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国内淋巴瘤诊疗水平,提高中国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获益,由中国慢淋工作组(cwCLL)发起“经世致用·淋巴瘤会诊室”第一期于年3月24日在云端正式开启。特此整理,与您共享学术盛宴。
项目启动:
遵循规范,勇于探索;经世致用,未来可期
KeyPoints
1.在临床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淋巴瘤诊疗领域已经取得了不俗的进展。
2.由中国慢淋工作组(cwCLL)发起“经世致用·淋巴瘤会诊室”,致力于淋巴瘤的精准诊断、规范治疗和全程管理。诚邀志同道合的业内中人,为推动国内淋巴瘤诊疗的规范化事业而不懈努力。
前沿探索: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进展
讲者:南京医院徐卫教授
KeyPoints
1.与免疫化疗方案相比,BTKi联合或单药治疗能显著延长CLL患者PFS:ELEVATETN研究4年随访数据表明,阿卡替尼单药治疗初治CLL患者4年PFS率78%,阿卡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4年PFS率高达87%,且相对于阿卡替尼单药有PFS获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EVATETN研究是迄今为止唯一证明与BTKi单药相比,BTKi与CD20联合治疗能够在PFS方面获益的研究。
2.CLL长程疾病管理中,需重视患者的生存质量:阿卡替尼与伊布替尼头对头比较的ELEVATERR研究表明,阿卡替尼组房颤/房扑、高血压、出血、腹泻、关节痛、背痛、肌肉痉挛和消化不良等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伊布替尼组总体不良事件负荷比阿卡替尼组高37%。与伊布替尼相比,阿卡替尼安全性更好,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CLL治疗中以检测不到微小残留病(uMRD)率为驱动或固定疗程为主的限时治疗仍多数处于II期临床试验,需要更长随访验证为患者带来的PFS及OS获益。
前沿探索:讨论环节
讨论嘉宾:医院徐卫教授、医院梁洋教授、中医院吴裕丹教授
KeyPoints
1.BTKi联合免疫化疗的限时治疗方案能让没有高危因素的CLL患者治愈率更高;BTKi联合BCL-2抑制剂的限时方案对存在高危因素的CLL患者更有利。
2.限时治疗停药后如果出现进展,目前有限的数据提示可以考虑用BTKi或BCL-2抑制剂retreat,未来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探索。
3.限时治疗停药是否一定需要MRD阴性,需要进一步探索。MRD的检测手段、精确度和标准化等问题值得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