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全球十大高发肿瘤之一、血液肿瘤之首,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为6.41/10万,呈持续增长之态势,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为提升广大临床医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临床实践应用能力,为更好地服务广大淋巴瘤患者,更为了中国淋巴瘤领域的进步与发展以及更好地落实《“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由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和江苏省血液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苏州淋巴瘤高峰论坛”于年3月26-27日在苏州召开,圆满结束。
盛会开幕,扬帆远航大会由医院吴德沛教授主持,医院党委书记陈卫昌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刘开彦教授、医院李建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医院赵维莅教授致开幕辞。
大咖云集,共襄盛举大会报告环医院王欣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刘开彦教授、医院李建勇教授、医院朱军教授、医院林桐榆教授、医院孙爱宁教授、南方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刘启发教授、医院宋永平教授、中国医院邱录贵教授、医院梁爱斌教授、医院牛挺教授、医院郭凌川教授、浙江大医院钱文斌教授、医院周道斌教授等主持,美国医院阮嘉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慧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医院赵维莅教授、医院周道斌教授、医院徐卫教授、医院张会来教授、医院李小秋教授、医院蔡清清教授、医院刘澎教授等先后做了主题报告,为现场及线上的与会者带来了一场盛大的学术盛宴。
医院王欣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主持
美国医院阮嘉教授:套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更要求个体化。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需要立即治疗;年轻患者推荐高强度免疫化疗的一线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BR方案在疾病缓解率、患者生存期方面也令人满意;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BTK抑制剂、CAR-T等新药物、新手段为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刘开彦教授、医院李建勇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慧强教授:NNKT淋巴瘤占侵袭性淋巴瘤的6%,晚期易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早期(?期、Ⅱ期)推荐根治性放疗±化疗,晚期(Ⅲ期、Ⅳ期以及复发)推荐全身化疗(方案必须含左旋门冬)和免疫靶向治疗(如西达本胺、PD-1单抗、PDL1单抗、CD38单抗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巩固价值。
医院王欣教授、医院朱军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医院赵维莅教授:从CAR-T细胞治疗显著改善淋巴瘤患者生存、CAR-T细胞治疗患者复发机制——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介导CAR-T细胞治疗复发的解决策略等三个方面,系统全面地介绍了CART-T治疗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
医院林桐榆教授、医院孙爱宁教授主持
医院周道斌教授: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CSF中IL10、CXCCL13等生物标记逐渐被认可,CSF中cfDNA动态监测,与疾病活动平行,更为敏感;MTX为基础联合化疗是目前一线治疗方案;多种新药/靶向药在难治/复发性淋巴瘤患者中取得疗效;原发眼内淋巴瘤,取材困难,病理诊断有难度,为提高诊断准确性,应置玻璃体标本于细胞培养基中、尽快送检标本,标本加做基因重排、流式细胞学、IL10/IL6等检测。本中心R2方案治疗13例初治原发眼内淋巴瘤患者,完全缓解率高达90.1%,但预后未见明显改善:全身化疗并未取得较局部放疗更好的疗效;本中心研究发现泽布替尼可有效通过血脑屏障,目前正在开展ZR方案联合眼内注射MTX治疗初治原发眼内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南方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刘启发教授、医院宋永平教授主持
医院徐卫教授:新药时代,组织活检仍然是CLLRichter’s综合征(RS/RT)诊断金标准,但应重视PET的指导作用;CLL发生Richeter转化的机制尚不明确,克隆相关性、TP53异常是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尽管CLL治疗的新药方面取得了进展,但Richter’s综合征的治疗仍然任重道远,更多的治疗方案正在探索;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改善部分RS/RT患者的预后,但是和移植的患者限制因素较多。
中国医院邱录贵教授、医院梁爱斌教授主持
医院张会来教授:从免疫检验点在获批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免疫检验点在其他类型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免疫检验点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未来的方向等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免疫检验点与淋巴瘤治疗的研究现状,并表示,需进一步探索淋巴瘤发生机制中的免疫分子新通路以及肿瘤免疫逃逸新机制,进一步了解肿瘤的耐药机制,寻找更多更准确的生物标志物,从而扩大治疗的适应症,以探索更多的联合治疗方案。
医院牛挺教授、医院郭凌川教授主持
医院李小秋教授: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分型进展、DHL/DEL病理进展、外周T细胞淋巴瘤病理进展等三方面,由分子分型、病理等基础入手,基础结合临床,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进展进行了阐述,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尤其是靶向药物的选择提供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浙江大医院钱文斌教授、医院周道斌教授主持
医院蔡清清教授:ABVD方案治疗?-Ⅱ期霍奇金淋巴瘤(HL)较其他方案显示出优越性,BEACOPP方案是Ⅲ-Ⅳ期HL的治疗选择之一,HL一线治疗后仍面临复发/难治风险,特别是Ⅲ-Ⅳ期患者,二线化疗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损害生活质量,ASCT治疗复发/难治性HL的远期预后较差,5年OS仅32%;CD30是HL重要的生物标志物,BV单抗+AVD方案一线治疗晚期HL表现出优异而持久的疗效;BV单抗联合化疗二线治疗复发/难治HL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