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梁辉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血液科主任,上海血液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上海血液分会委员以及上海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组专家。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年毕业于法国Besancon大学。.10-.1法国巴黎第七大学附属SAIN-LOUIS医院、MULHOUSE医院血液科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任血液专业主治医师,同时在法国Besancon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医院成人血液科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年度“医院十佳女医师"称号。发表专业论著40余篇。擅长小儿及成人血液系统各种疾病:特别是对恶性血液肿瘤和白血病的诊治有丰富经验,善于解决各种血液疑难杂症,尤其擅长小儿及成人的骨髓和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直击话题

快问快答

恶性淋巴瘤可以被早期发现吗?

梁辉:

由于恶性淋巴瘤初期的症状表现为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往往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劳累引起的,从而容易忽略了初期检查。

淋巴瘤是淋巴细胞在发育分化的过程中出错所导致的。像正常的淋巴细胞一样,癌变的淋巴细胞能够在身体的许多部位生长,包括淋巴结、血液及其他器官中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它有两个主要类型: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症状除了有:颈、腋窝或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大,还可以有咳嗽、呼吸急促、莫名减重、发烧、过量出汗等。这往往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恶性淋巴瘤是怎样的一种病?

梁辉:

要了解恶性淋巴瘤,首先要对人体的淋巴结有一个大概认识:淋巴结是产生身体免疫物质的场所,它和淋巴组织构成淋巴网状组织分布于全身,消除对机体有害的物质。淋巴组织不同于肝脏等实体器官,其遍布全身各处,而且同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因此,淋巴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淋巴瘤是发生于淋巴结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十分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里,其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

目前,按照国际上的统一标准把淋巴瘤分为两大类:非霍奇金淋巴瘤(简称为NHL)和霍奇金淋巴瘤(简称为HD)。HD与NHL组织病理学特点完全不同,疗效和预后也完全不同。淋巴瘤根据侵犯部位的范围大小分为Ⅰ~Ⅳ期,Ⅳ期的淋巴瘤可以侵犯骨髓,骨髓中能发现大量的瘤细胞,有时,甚至在外周血液里也能发现这样的瘤细胞。

恶性淋巴癌的病因是什么?

梁辉: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免疫细胞恶变有关,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一些病毒的感染有关,如EB病毒感染;免疫缺陷是高危人群;电离辐射也可引起本病的发生等。

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情况如何?

梁辉:

从儿童到老人都可能患上淋巴系统肿瘤,因为淋巴系统是人很重要的免疫器官,由于20岁到40岁人的淋巴系统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状态,所以出现淋巴癌的病人比较多。目前,全球平均每9分钟就有1个新发病人。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为0.02‰。每年新增患者约2.5万人,死亡人数近2万,淋巴瘤的威胁正在迅速显现。在亚洲地区,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率远高于霍奇金氏病,大约为9:1,由于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所以一般谈到淋巴瘤就是指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在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男性占第9位,女性占第10位。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高发年龄为45~60岁。

患上恶性淋巴瘤,患者一般会有哪些临床症状?

梁辉:

患上恶性淋巴瘤,一般会有如下症状:

局部表现:1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瘤最常见、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浅表和深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的特点为无痛性、表面光滑,多可推动,质地韧。早期活动,孤立或散在,晚期相互融合,与皮肤粘连,不活动,可形成溃疡。浅表淋巴结以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多见,深部以纵隔、腹部和盆腔多见。2淋巴结肿大引起的压迫症状: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以压迫附近的气管、食管、静脉等造成咳嗽、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如果发展迅速,可发生上腔静脉综合征。

全身症状:常有全身无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及不规则发热等全身症状。持续发热、多汗、体重下降可能标志疾病进展,预后不佳。晚期患者常出现贫血,进行性贫血和血沉加快也是判断淋巴瘤发展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结外病变:除淋巴组织以外,身体任何部位都可发病,其中以胃肠最为常见,可有上腹痛、呕吐、腹泻和肠梗阻等症状。此外肝脾受侵可引肝脾肿大,发生黄疸;骨骼受侵可表现为局部疼痛和骨折;皮肤受侵可有瘙痒症和痒疹;扁桃体和口、鼻、咽部受侵犯,临床有吞咽难、鼻塞、鼻衄等。

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有何区别?

梁辉:

恶性淋巴瘤有两种,一种叫霍奇金淋巴瘤,还有一种叫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比较平稳,某些地区发病率还有些下降,但是临床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是持续增加的,不光在中国,在整个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是这样。

霍奇金淋巴瘤:多见于青年,儿童少见。首见症状为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60%~80%),左侧多见,其次为腋下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可活动,也可互相粘连,融合成块,柔韧样感觉。如果压迫神经,可以引起疼痛。如果压迫邻近器官可以引起相应压迫症状。胸内肿大的淋巴结可致咳嗽、胸闷、气促、肺不张等。约有六分之一的病人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周期性发热,这些患者一般年龄较大,男性较多,发热后部分患者有盗汗、疲劳、无力及消瘦等全身症状。部分年轻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有局部及全身皮肤瘙痒。霍奇金淋巴瘤特有的表现为饮酒后引起淋巴结疼痛,但非每个病人都会出现。

非霍奇金淋巴瘤:各年龄组均见,男性较多。大多也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易侵犯胸腔,也可引起压迫等症状。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仅见于晚期。全身瘙痒少见。此型患者发展迅速,易远处播散。扁桃体、鼻腔、鼻窦病变占10%~5%,常有吞咽困难、鼻塞、鼻出血及頦下淋巴结肿大。还易累及胃肠道,小肠为主,半数以上为回肠,其次为胃,表现有腹痛、腹泻和腹部包块。部分病人多在拍X光片或CT等检查时可发现有骨质破坏。可有皮肤肿块、皮下结节、浸润性斑块、溃疡等。血常规示白细胞多正常,若累及骨髓常伴淋巴细胞绝对或相对增多。

患者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引起重视。医院相关科室接受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此外,患者还应积极适度参加体育锻炼,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保健意识。

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有哪些方法?

梁辉:

目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方法主要有4种:一是化疗。这是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二是放疗。这是作为化疗的一种辅助手段;三是干细胞移植。虽然这是根治性方法之一,但适合的患者较为有限;四是生物免疫治疗。这是近十年来迅猛发展的治疗方法,不仅可直接杀死癌细胞,还可与化疗协同作用而提高疗效。

从临床上来说,老年人患恶性淋巴瘤的病例多吗?该如何进行治疗?

梁辉:

在临床上,老年人患上恶性淋巴瘤的并不少见。有资料显示,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约有50%年龄超过65岁。一般认为,老年恶性淋巴瘤的预后要比年轻患者差,最主要的一点原因就是老年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更差。淋巴瘤是化疗非常有效的肿瘤,对老年患者同样有效。如不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中高度恶性淋巴瘤来说,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也就几个月的时间,但通过规范的治疗,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可以治愈。

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心、肺、肝、肾和消化系统功能有所衰退,对化疗耐受力下降,同时常合并有心脏病、糖尿病及呼吸道等系统的慢性病,抗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也较大。有人担心老年人承受不了化疗,采用所谓的“保守治疗”,从而延误了治疗的时机;有些人则采取“折中”办法,即减低化疗剂量,不良反应减少了,但疗效亦“大打折扣”,甚至失去治愈的机会。因此,对于老年患者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合理用药,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成为治疗成功的关键。

鉴于恶性淋巴瘤对化疗、放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有敏感性,所以恶性淋巴瘤是潜在的可治愈的肿瘤,但是也有部分高度恶性、侵袭性很强的晚期恶性淋巴瘤,病情一度缓解后还会复发,甚至死亡。因此对于恶性淋巴瘤,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性,争取早日发现、早日诊断、早日治疗。

十大症状助你早期发现淋巴瘤

淋巴瘤的早期症状与很多常见的感冒等“小毛小病”非常类似。专家列举以下10个症状,如一个月内以下症状之中的大部分出现两次以上者,请警惕患上淋巴瘤的可能性,医院去排查淋巴瘤,从而做到早检测、早确诊、早治疗。

1.上半身淋巴结无疼痛肿大(尤其是脖颈、锁骨区域或腋窝、腹股沟部位);

2.浑身发冷,体温不正常(尤其是夜里高烧);

3.体重无理由下降;

4.食欲下降明显;

5.浑身没有力气;

6.阵发性咳嗽;

7.呼吸困难;

8.皮肤没有原因发痒;

9.扁桃腺肿大;

10.经常出现头痛。

尹学兵(中国科普作家)

人食五谷,难保不病。医院排队、预检、挂号、候诊、取药,甚至住院、检查、手术,手续繁琐倒也罢了,最怕的是病急乱投医,心底没数,不慌也难。这是不是想起要有个专家咨询一下就好了?

长按







































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北京治疗白癜风价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