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资料来源:
[1]石海芹.毕生奉献给中医药事业李连达:[J].工会博览,,(36):13.
[2]鲁振,周明.常用抗癌中药的临床应用规律初探[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3(22):-.DOI:10./j.issn.-..22..
[3]刘燕玲.中药抗癌要创新[N].健康报,-12-08.
李连达是我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首席研究员、博士后导师。他不仅完成了我国中药新药的药理研究工作,还创立了我国中药药效学的评价标准与规范,获得了学术界的普遍公认且成为国家标准,为我国中医药的规范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年,李连达出生在于辽宁沈阳的一个小家庭中。他从小就立志学医,后来成功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开始进入临床工作。与大多数医生按部就班的历程不同,李连达是一个出身西医的中医医生。他最初学习的是西医,但是却意医院进行工作。
在跟随著名老中医赵心波学习的过程中,李连达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次次亲眼目睹了中医所创造的奇迹,让他开始一点点相信,在某些方面,中医或许可以达成西医做不到的成就。癌症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那么在临床实际中,中药能治愈癌症吗?中药学者李连达在两次患癌后,他给出了答案。
年初,李连达时常感觉腹部隐约有些胀痛,整个人的精力也大不如从前,连带着胃口也下降了不少。他如今已经是70多岁的高龄了,体力衰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李连达一时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直到这天,李连达在前往科研会议的路上,忽然感到浑身乏力,腰背部的酸痛更是让他难以忍受,不由得紧皱起眉头。想到接下来的行程安排,李连达不愿给周围人添麻烦,还是强忍不适,继续参加了下一场广州的会议。
等到好不容易开会结束后,李连达已经面色煞白,浑身冷汗直冒,整个人像是从水里被捞出来的一般,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同行的人见他情况不对,医院做检查。结果想不到的是,这一查竟然查出个“癌症之王”的胰腺癌。
胰腺癌的恶性程度非常高,起病也较为隐匿,病程发展又极其迅速,病人的预后往往不佳。根据数据统计来看,大概有65%的病人争半年内离世,五年生存率甚至低于6%。而李连达的病例检查结果显示:胰腺肿瘤已经存在压迫周围胆囊、门静脉组织的情况,临床预估病人寿命不到3个月,病情可谓是非常棘手。
李连达自己也是医生,他十分清楚自己的病情状况。在思虑再三过后,他终于还是决定接受手术,并且自己设定了手术示意图,而且告诉主刀医生,所以的后果都由他自己承担。很快,李连达就接受了胰腺癌的切除手术,让人意外的是,手术非常成功。
只是不到两年,李连达却又再次遭逢人生的磨难。这一次是淋巴瘤,淋巴瘤是一种发生在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病理报告上写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一年,李连达81岁。在逃过胰腺癌的侵蚀后,李连达也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又被癌症给盯上了。
实际上,他在大半年前就出现了症状。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李连达对于身体的感知也没有从前那么敏锐,而淋巴瘤最为典型的就是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多发于颈部、腹股沟等位置。
疼痛是一种机体给出的信号,代表身体有着潜在性的组织损伤,是用于帮助人们躲避危险的。而癌症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通常是不声不响地就接管了人们的身体。等到患者出现严重的疼痛信号时,往往已经属于病程的中晚期阶段。
淋巴瘤属于消耗性的疾病,患者会出现体重减轻、发热、食欲不佳和消瘦的情况。当身体出现不明体重下降的情况时,需要及时引起警惕。在临床上,半年体重下降10%时,且存在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需及时就诊,进一步检查身体状况。
二次患癌后,李连达的心态也平和了许多。他在临床工作多年,早已看惯了生死。在与主治医生交流病情过后,他最终选择了化疗和放疗等综合治疗的方法,并且同时辅以中药来控制病情,缓解临床治疗的不适症状。于是再一次的,李连达又成功将病情控制住了。
在接连经过两次抗癌后,许多报社和记者都纷纷前往采访报道,着重询问了身为中医大师的李连达,关于“中药能否治愈癌症”的这个问题。结合近代著名的中医大师,诸如何任和李可教授,都主张采取中医抗癌以实现“带瘤延年益寿”的目标,可是李连达给出的回答却让人意外……
剩余34%未读最低0.32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