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肺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肺癌。近几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不管是城市或者是农村,肺癌已经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第一位,成为第一大顽疾。

疾病简介: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亦称支气管肺癌。肺癌一般指肺实质部的癌症,通常不包含肺部其他其他恶性肿瘤如类癌(carcinoid)、恶性淋巴瘤(malignantlymphoma),肺肉瘤,或是转移性的肿瘤。我们所说的肺癌,是指来自于支气管(bronchial)或细支气管(bronchiolar)上皮细胞(epithelialcell)的恶性肿瘤,占了肺实质恶性肿瘤的90-95%。

  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近几年发病率明显的增高。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79岁之间。男女患病率为2.3:1。

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肺癌,位置靠近肺门者,称为中央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者称为周围型肺癌。

疾病分类

  1、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SCLC)小细胞肺癌(SCLC)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短,进展快,常伴内分泌异常或类癌综合征;由于患者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且对放化疗敏感,故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应以全身化疗为主,联合放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综合治疗系治疗小细胞肺癌成功的关键。 

  2、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类,大部分肺癌患者属于这种类型。

 ①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起源于大支气管的粘液腺。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多数腺癌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为周围型肺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胸部X线平片或CT检查时被发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一般生长较慢,但有时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则发生较晚。

  ②鳞形细胞癌(又称鳞癌):患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男性占多数。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常为中央型肺癌。

③大细胞未分化癌: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较轻,一般起源于较大支气管。未分化癌恶性度高,生长快,而且较早地出现淋巴和血行广泛转移,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

发病原因

  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大量医学资料表明肺癌的危险因子包含吸烟(包括二手烟)、石绵、氡、砷、电离辐射、卤素烯类、多环性芳香化合物、镍等。具体如下:

  1、吸烟:长期吸烟可引致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增生,引发癌变。

  2、大气污染:

  3、职业因素:长期接触铀镭等放射性物质及其衍化物致癌性碳氢化合物砷铬镍铜锡铁煤焦油沥青石油石棉芥子气等物质均可诱发肺癌主要是鳞癌和未分化小细胞癌。

  4、肺部慢性疾病:如肺结核、矽肺、尘肺等可与肺癌并存这些病例癌肿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此外肺支气管慢性炎症以及肺纤维疤痕病变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引起鳞状上皮化生或增生在此基础上部分病例可发展成为癌肿。

5、人体内在因素:如家族遗传以及免疫机能降低代谢活动内分泌功能失调等。

临床表现

肺部症状

  肺癌在早期并没有什么特殊症状,仅为一般呼吸系统疾病所共有的症状,如咳嗽、痰血、低热、胸痛、气闷等,很容易忽略。肺癌早期常见症状的具体表现:

  1、咳嗽。肺癌因长在支气管肺组织上,通常会产生呼吸道刺激症状而发生刺激性咳嗽。

  2、低热。肿瘤堵住支气管后往往有阻塞性肺叶存在,程度不一,轻者仅有低热,重者则有高热,用药后可暂时好转,但很快又会复发。

  3、胸部胀痛。肺癌早期胸痛较轻,主要表现为闷痛、隐痛、部位不一定,与呼吸的关系也不确定。如胀痛持续发生则说明癌症有累及胸膜的可能。

4、痰中带血丝。肿瘤炎症致坏死、毛细血管破损时会有少量出血,往往与痰混合在一起,呈间歇或断续出现。很多肺癌病人就是因痰血而就诊的。

肺外症状

  1、骨关节症状:此类症状较为多见。由于肺癌细胞可产生某些特殊的内分泌激素(异源性激素)、抗原和酶,这些物质运转作用于骨关节部位,而致骨关节肿胀疼痛,常累及胫、腓、尺、桡等骨及关节,指趾末端往往膨大呈杵状指,x线摄片检查可见骨膜增生。 

  2、肩背痛:肺外围型肺癌常向后上发展,侵蚀胸膜,累及肋骨和胸壁组织,从而引起肩背痛。这类患者很少有呼吸道症状。 

3、声音嘶哑:肺癌转移灶压迫喉神经,可使声带单板机痹而致声音嘶哑。由于肺癌的转移灶在早期即可出现,并县城转移灶有时可长得比原发灶快,因此转移灶的临床表现可先于原发灶出现。

晚期症状

  肺癌晚期症状会因病人体质不一样而有一定的差别,肺癌晚期时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对症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症状:胸腔是个非常复杂的空间,肺表面四分之三的区域被胸壁环绕,它是由一薄层内膜(壁层胸膜)、脂肪、肌肉、肋骨及皮肤按不同比例构成的。肿瘤侵及以上任一部分均会引起疼痛。因而大多数已发生胸内区域性播散的肺癌患者均有胸痛之症状。

  1、肺癌疼痛。疼痛是肺癌晚期患者经常表现出来的症状,大多数已发生胸内区域性播散的肺癌患者均有胸痛的症状。

  2、声音嘶哑是肺癌晚期症状之一。控制左侧发音功能的喉返神经由颈部下行至胸部,绕过心脏的大血管返行向上至喉,从而支配发音器官的左侧。因此,若肿瘤侵及纵隔左侧,使喉返神经受到压迫,声嘶便产生了,但却无咽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其它症状。 

  3、面、颈部水肿也是肺癌晚期症状中比较常见的,若肿瘤侵及纵隔右侧压迫上腔静脉,最初会使颈静脉因回流不畅而怒张,最后还会导致面、颈部水肿,这需要得以及时诊断和处理。 

4、气促、胸腔积液也是肺癌晚期症状中的表现。

疾病分期:

  分期是定义癌症扩散程度的方法。分期非常重要,这是因为预后和治疗取决于癌症的分期。例如,某个期的癌症可能最好手术治疗,而其它的最好采用化疗和放射联合治疗。

  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癌症的分期和细胞病理类型。CT、MRI、ECT扫描等、支气管镜、活检等活检和血液学检查等可用于判定肿瘤的分期。

在TNM分期中,根据肿瘤大小、附近淋巴结部位和远处器官转移的信息,而分期用来指特定的TNM分组。肺癌可以分成四期。

  

转移分类

  肺癌晚期可出现各个不同脏器的转移,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常常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威胁到生命。临床最常见的转移有以下几个部位:

  1、肺癌脑转移:肺癌病人出现无原因的头疼、呕吐、视觉障碍以及性格、脾气改变可能为肺癌转移到脑部引起的颅内高压或脑神经受损所致。常见于小细胞肺癌、腺癌类型。头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呕吐多出现在头痛激烈时,特点为喷射性呕吐;视力障碍则说明肿瘤已经影响压迫或侵犯到视神经,除上述常见症状之外,肺癌脑转移还可出现复发、阵发性黑蒙、猝倒、意识障碍、血压增高、脉搏减慢、严重者可因肿瘤压迫产生脑疝导致呼吸停止,危及病人的生命。另外,近年来由于对肺癌病员脑CT检查的普遍应用,发现了许多无症状的脑转移患者,为治疗赢得了时间。因此对诊断为肺癌的病员脑CT、MR应列为常规检查,以尽早发现脑转移。

  2、肺癌骨转移:大约有50%肺癌病人最终会出现多个部位的骨转移。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骨转移并非威胁肺癌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因此对肺癌出现骨转移患者应及时治疗。

  3、肺癌肝转移;肝脏也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约有28-33%的肺癌出现肝转移。肝转移是原发性肺癌的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肝脏并在肝脏种植生长,肝转移可以是单发或多个结节转移灶。最常见的症状为肝区疼痛,为持续性涨痛,同时可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4、肺癌肾及肾上腺转移:肾及肾上腺均是肺癌晚期出现血道转移的结果,约有17%-20%的肺癌病员出现肾及肾上腺转移,患者常无症状,有部分病员可出现肾区涨痛,但很少出现影响肾功能。

  5、肺癌其它部位转移:肺癌除上述几种常见转移部位外,较少见的转移部位有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腹腔内、心脏等部位的转移,症状常与转移部位相关。如转移到心脏可出现胸闷、心悸甚至气急、晕厥、心律紊乱等症状。

  6、转移临床表现:晚期肺癌压迫邻近器官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时,可以产生:

  (1)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引起同侧膈肌麻痹。

  (2)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3)压迫上腔静脉引起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皮下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

  (4)侵犯胸膜,可以引起胸腔积液,多为血性。

  (5)癌肿侵入纵隔,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

  (6)上叶顶部肺癌,亦称Pancoast肿瘤或肺上沟瘤,可以侵入和压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或组织,如第一肋骨锁骨上动脉和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产生胸痛颈静脉或上肢静脉怒张水肿臂痛和上肢运动障碍,同侧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受压的综合征,称为Horner综合征。

诊断鉴别

检查检验

  对于肺癌的诊断检查,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X线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重要手段。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早期肺癌病例X线检查虽尚未能显现肿块,但可能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

  2、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理变化情况。窥见癌肿或癌性浸润者,可采取组织供病理切片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

3、CT检查,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特别是超薄层螺旋CT检查,可以早期检出微小结节病灶,在早期肺癌筛查中显出明显的优势。

  4、细胞学检查:多数原发性肺癌病人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并可判定癌细胞的组织学类型。

  5、穿刺活检术:CT引导下的肿块穿刺活检术,可以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还可以做基因检测,为精准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

  6.、ECT检查:ECT骨显像比普通X线片提早3~6个月发现病灶,可以较早地发现骨转移灶。如病变已达中期骨病灶部脱钙达其含量的30%~50%以上,X线片与骨显像都有阳性发现,如病灶部成骨反应静止,代谢不活跃,则骨显像为阴性X线片为阳性,二者互补,可以提高诊断率。

 

诊断要点

  1.反复痰中查癌细胞,可获阳性结果,有确诊价值。

  2.肺穿刺定位准确者,穿刺物涂片检查一般可获得阳性结果,有确诊价值。

  3.胸部摄片,可见多变的圆形阴影及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等。胸部CT及MRI检查,可了解肿瘤的大小与肺叶、肺段、支气管的关系。

  4.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咳嗽、血痰、胸痛、发热、气促等症状。

  5.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病变情况,同时可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及取支气管分泌物涂片查癌细胞。

  6.晚期病人出现神疲乏力,进行性消瘦和肿瘤压迫周围组织而产生的相应症状,如喉返神经受压出现声音嘶哑等。

  7.浅表淋巴结穿刺或活检:当肺部病变尚待证实的肺癌或伴有上纵隔增宽时,可作颈、锁骨上可扪及之淋巴结、皮下可疑肿块,及其他部位可疑癌性淋巴结穿刺抽吸细胞检查或取活检,以取得病理组织学的确诊。

8.临床上需鉴别一些容易和肺癌相混淆的病证。肺结核病有咳嗽、痰血、胸痛、潮热等症状,经痰结核菌检查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肺炎病一般发病较快,全身症状比较明显,经抗菌治疗后,症状消失和病变吸收也较快。此外,还应与肺脓肿、肺炎性假瘤、纵隔肿瘤、支气管液囊肿和肺动静脉瘤等加以鉴别。

9、肺内肿块明确诊断,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疾病治疗

化学治疗

近年来“化疗”在肺癌中的作用已不再限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而常作为全身治疗列入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

适应征:1、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为腺癌鳞癌或大细胞癌但不能手术的Ⅲ期患者,及术后复发转移者或其他原因不宜手术的III期病人;

2、经手术探查、病理检查有以下情况者:①有残留灶;②胸内有淋巴结转移;③淋巴管或血栓中有癌栓;④低分化癌;(3)有胸腔或心包积液者需采用局部化疗。

  放射治疗

放疗的适应征:根据治疗的目的分为根治治疗、姑息治疗、术前放疗、术后放疗及腔内放疗等。

1、  根治治疗:有手术禁忌或拒作手术的早期病例,心、肺、肝、肾功能基本正常,血象白细胞计数大于3×10^9/L,血红蛋白大于g/L者;

2、姑息治疗:其目的差异甚大。有接近根治治疗的姑息治疗,以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亦有仅为减轻晚期病人症状。

  外科治疗

  肺癌的治疗方法中除Ⅲb及Ⅳ期外应以手术治疗或争取手术治疗为主,依据不同期别和病理组织类型酌加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

  关于肺癌手术术后的生存期,国内有报道三年生存率约为40%~60%;五年生存率约为22%~44%;手术死亡率在3%以下。   

局部消融治疗:包括微波、射频和冷冻消融治疗

是应用消融电极,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或者在手术过程中、胸腔镜下,使电极进入实体肿瘤组织中心,通过功率的输出,使病变区组织温度达90℃以上发生凝固性坏死,最终形成液化灶或纤维化组织,从而达到局部消除肿瘤组织的目的。叶欣等教授研究Ⅰ期肺癌消融术治疗效果可以和外科手术相媲美,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放射性粒子置入治疗

放射性粒子置入治疗恶性肿瘤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最早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以及新型放射性核素的出现,放射性粒子置入治疗恶性肿瘤才真正被广泛用于临床,早期主要用于前列腺癌治疗,目前逐渐扩展至全身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如肝癌、直肠癌、胰腺癌、食管癌、胃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

  近年,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而现有治疗方法的疗效不尽人意,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20%,因此人们开始尝试用各种方法治疗原发性肺癌及转移性肺癌。I放射性粒子置入治疗肺癌的方法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经过近20年的不断探索,目前I放射性粒子置入近距离放疗无论是在原发性肺癌抑或是转移性肺癌的治疗中,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

  

  目前在肺癌的治疗中,放射性粒子可在多层螺旋CT引导下直接被置入肿瘤体内部,也可在支气管镜直视下或支气管腔内超声引导下被置入瘤体内,或是通过将携带放射性粒子的气道支架置入至肿瘤腔内发挥其近距离放疗作用。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治疗计划系统的完善,放射性粒子可被精确置入,在保证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也降至最低。

  I放射性粒子置入治疗肺癌的应用范围

  根据I放射性粒子置入治疗目的可将其分为:姑息性治疗和根治性治疗。从临床应用现状来看,大多数接受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肺癌患者均为晚期,属姑息性治疗,治疗目的多为控制局部肿瘤组织生长,减轻肿瘤负荷或减轻肿瘤组织对局部的压迫或阻塞(如典型病例1)。放射性粒子置入与其他治疗方法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然而,随着早期肺癌诊断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以及患者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在早期被检出,这为放射性粒子置入等微创治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I放射性粒子置入疗法为彻底清除早期局限性肺癌提供了可能。部分存在手术禁忌证的老年早期肺癌患者可接受该疗法,并可获得与外科切除术相似的疗效。同时对于部分不愿接受外科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I放射性粒子置入也是一个可选择的根治性治疗方法。

随着早期肺癌患者的增多,以及放射性粒子置入治疗肺癌的技术不断完善,I放射性粒子等微创介入疗法将可能部分取代外科手术疗法,在早期肺癌的根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靶向药物应用

近几年,肺癌诊断和治疗已经到达分子水平,靶向治疗是最好的精准治疗技术,患者基因检测,适合靶向药物的治疗,患者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保健康复

康复期间注意事项

  当肺癌病人经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微创治疗或靶向药物治疗,病情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之后,应在促进康复方面加以注意。主要应做到:

  1、完全禁止吸烟。不论什么时候戒除,都为时不晚。

  2、作气功锻炼特别是增强呼吸功能的气功,以使提高肺部功能。

  3、经常注意环境中的空气新鲜,多到自然环境中去锻炼或活动。

  4、不要到人多的或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去,避免外感和呼吸道感染。

5、少吃刺激性食物及生痰伤肺之物如辣椒、生葱蒜、肥肉等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及C的食物及清肺润肺食物如胡萝卜、葡萄、百合、慈菇、炒杏仁、白果、核桃仁、芦笋、罗汉果、枇把、梨等。

6、坚持定期复查及服用益气补肺、清热抗癌的中药数年。如果是部分缓解,则应在医生密切观察下作必要的中西医综合治疗,以争取长期缓解。

营养治疗

  1、戒除吸烟,这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

  2、少饮烈性酒;

  3、不吃霉烂变质食物,少食腌制食品;

  4、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不食过烫食物;

  5、脂肪摄入勿过多,摄入量控制在摄入总热量的30%以下,即每日食取的动植物性脂肪50g~80g;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供应10g纤维和一般水平的维生素

  6、少吃烟熏食品;

  7、不滥用药物,尤其不要滥用性激素类药及有细胞毒性的药物,防止药物致癌危险;

  8、每日进食水果、蔬菜、粗制谷类;

  环境:注意厨房里的污染,加强厨房通风;

  心理:培养乐观、豁达的个性;

  其他:每天至少运动3次,避免体重

  家庭护理

  除观察病人有无咳嗽、咯痰、咯血、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发热等异常状况外,还要特别留意有无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头颈部和上肢水肿或上眼睑下垂。如出现吞咽困难,则提示肿瘤侵犯或压迫食管;

如出现声音嘶哑,则提示肿瘤直接或间接压迫喉返神经;如出现头颈部和上肢水肿以及胸前部淤血和静脉曲张,又伴有头痛、头昏或眩晕,则提示发生了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如出现与肺肿瘤同侧的上眼睑下垂、眼球内陷、瞳孔缩小、前额和上胸部不出汗,则提示发生了Horner综合征。

晚期护理注意

  1.饮食丰富多样、清淡、富有营养,以肉粥、鱼粥、蛋粥、苡米粥、百合粥、枸杞粥等各种粥类、汤类为主,配合水果、新鲜蔬菜。

  2.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定期翻身,每天擦洗,按摩手足。可用红花酒精涂抹受压部位,防止褥疮发生。

  3.对于疼痛患者应尽量满足他们的止痛要求,不要害怕麻醉止痛剂的成瘾性,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4.对于可以轻微活动的患者,可陪他们慢走、散步,活动筋骨,以不过度为要。

  5.可适当听听轻音乐、民乐,以及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等,使身心放松,改善其生活质量。

  6.多给患者用精神安慰,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要鼓励和训练患者的配偶和亲属,给患者以抚爱、拥抱,轻言细语,多沟通交流,表达对患者的挚爱和眷念,从而使患者获得精神上的欢愉。

  7.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神志的变化。如有异常,马上报告医师,对症处理。

8.如咳嗽有痰,鼓励患者自行咯出,排痰困难者,可拍背助其排痰,必要时用吸痰器,休息睡眠时注意头偏向一侧卧位,以防痰涎窒息。若发现患者突然失语、面色改变、呼吸停止,必须马上报告医生,紧急抢救。

疾病预防

  1、禁止和控制吸烟:吸烟致肺癌的机理现在已经研究较清楚,流行病学资料和大量的动物实验业已完全证明吸烟是致肺癌的主要因素。现就禁烟问题讨论如下。

  (1)应立即禁烟。

  (2)国家应制定强有力的法律,宣传烟草含有致肺癌的致癌物质。

  (3)以减少被动吸烟的危害。

  2、减少工业污染的危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粉尘污染的环境中工作者,应带好口罩或其它防护面具以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2)改善工作场所的通风环境,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3)改造生产的式艺流程,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3、减少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是一个重要的致肺癌因子。其中主要有3,4-笨并芘,二氧化硫、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减少环境污染和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限制城市机动车的发展,改进机动车的燃烧设备,减少有毒气体的排出。

  (2)研究无害能源,逐步取代或消灭那些有害能源。

  (3)改进室内通风设备,减少小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4、在精神方面,要保持精神愉快向上,不能为一些小事而闷闷不乐。

5、饮食应富于营养、维生素A、D,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征稿

征稿范围:

原创的肿瘤学科相关新闻、故事、病例、教程、科普文章等等。

投稿联系人:

,申请好友时请注明“投稿”

邮箱:Joe

my-doctor.cn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白癜风早期是什么症状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