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与不治,这是个问题
杰人天相
(此文撰写于年5月)
年7月至今,患癌9年,经历了许多的治疗。这些治疗,哪些是应该治的,哪些是不该治的,简单做一回顾与总结,仅供患者朋友参考。
不到出手时机急于应战
年7月,原发病灶在四脑室,病灶直径不到2厘米。除了头晕,我的整体情况尚可,神经外科专家建议随访。患病之初,心急火燎。于是,没有听从专家“随访”的建议,而选择了伽玛刀。年初复发,医生查看电脑内的影像资料时意外发现做伽玛刀时(年8月12日)的病灶比最初诊断时(7月中旬)的病灶缩小了。而且是自行缩小的,因为在伽玛刀手术之前没有进行过任何治疗。
当时应该听专家的,选择随访,病灶若无明显变化,就继续随访。早发现早治疗也要辩证地看。非战而屈人之兵岂不更好?
不治而愈
年初,头颅病灶复发,医生说病灶像“撒豆子”一样多。但是,由于意外发现年病灶的自行缩小现象,加上我本身从事的工作会接触到细菌、癌细胞,因此医生怀疑这些“豆子”不是肿瘤。这一怀疑让我兴奋异常。多少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那个周五的小雨天,医院围墙边,拿着瓶矿泉水,忐忑而兴奋……在伽马刀医生的建议下,医院就诊以求明确诊断。在感染科及神经内科就诊过程中,没有进行任何治疗,病灶全部消失。如果病灶不是自动消失,处理起来将非常棘手。
我的这段经历非常戏剧化,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人,可遇不可求,无法复制。张南教授戴嘉中教授说可能不是肿瘤,我就深信不疑。而其他的众多医生都说这是肿瘤复发,我偏偏不信。六次复发的唯一一次多发病灶居然让我不治而愈,不得不说这是老天的眷顾。感谢两位白衣天使,也感谢我自己对他们无条件的信赖,否则我就不会发自内心的喜悦,不会利用自己的免疫力战胜了那些病灶。后来的经历可以反推这次的病灶应该也是淋巴瘤,因为几个月后脊柱的病灶压迫神经使我差点瘫痪了。
治疗是单行线,没有回头路,有时候运气也是很重要的。
不治疗,延误病情
年初的这次头颅复发,伴随右腿肌肉萎缩,这表明脊髓很可能有问题。那时候我确信自己的病不是肿瘤,医院给我诊断有关节炎,吃了一个月的止疼药坚持上班。一直熬到楼梯爬不上去了,核磁共振检查下来,的确是脊髓肿瘤。由于肿瘤对神经的损伤,手术7年了,我的右腿肌肉依然萎缩严重(肌力二级)。
不能总是一厢情愿地相信对自己有利的结果,要做最坏的打算,要付出最大的努力。治疗过程中,时刻保持理性。该检查就检查,想的多,行动的少,这是大忌。
面临瘫痪不得不治
当时,再不手术就瘫痪了,冒着巨大的风险做了脊髓手术。手术后明确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恶性的)。随后,进行了规范全面的化疗、局部放疗。现在来看,手术放化疗这三板斧是应该做的。唯一有点值得探讨的地方是——化疗的三套方案是一起用上呢,还是保守一点先用一套或两套,为复发留下后路,这个是有争议的。
做任何手术之前,医生都会权衡利弊,能否手术取决于风险收益比。
过度治疗、过犹不及
年春天,颅内再次复发。做了伽马刀(这是第二次伽马刀),病灶一个月后消失。由于担心伽玛刀局部治疗的局限性,我主动要求化疗,医生一开始不同意,理由为:我该用的药都用过了,肿瘤依然复发表明发生了耐药性。我不甘心,以身试法,化了三次,化疗结束两个月后,肿瘤再次复发。
如果当时不化疗,身体就不会那么虚弱,就很有可能不会那么快复发。任何治疗都要理性。
只做该做的治疗
这次复发,只做伽马刀,不再化疗。一直到年1月又复发,再次做伽马刀,仍然不做化疗。年7月,又一次复发,仍然只做伽玛刀(两个部位,共做了2次)。到目前为止,已经接近两年稳定。
关于中医中药,我个人感觉获益并不明显。一边服用,一边复发。或许是路子不对,或许是剂量不够。断断续续也喝了不少中药呢,年7月复发以后,我就不再服用中药。任何治疗都没有了。恰恰是不再治疗之后,身体慢慢休养生息,没有再复发。
纵观我9年抗战,治与不治,这是个问题。或许我的个例说明不了多少问题,但至少可以给患者朋友一点启发。有时候要把握战机,当机立断;有时候需要观察观察再看;而有时候不治疗就是最好的治疗。然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化差异巨大,因此,任何治疗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后记:此文发表于6年前,事后诸葛,谁都能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重来,或许当局者还是会重蹈覆辙。但是,仍然希望此文有用,因为思路是可以借鉴的。
杰人天相为作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