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疑难淋巴瘤诊断的一根拐杖
淋巴瘤是发生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年全球统计数据显示淋巴瘤已跃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7位,位居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第10位。淋巴瘤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我国淋巴瘤的诊断水平相对滞后,对淋巴组织良恶性病变鉴别能力较低、难度较大。
大多数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通过组织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可得出肯定诊断,大约5%~15%的病例表现复杂,即使做大量的免疫标志也难以鉴别其良恶性,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指标协助诊断,为疑难、早期或微量标本确定诊断提供了可能,是对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方法的重要补充。
二、基因重排辅助诊断淋巴瘤的原理
免疫球蛋白基因包括重链基因IgH、轻链基因IgK和IgL,TCR基因包括TCRA、TCRB、TCRG和TCRD。基因重排是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特征,在淋巴细胞发育的早期,B细胞中的Ig基因和T细胞中的TCR基因发生特定顺序的重排,在B细胞翻译成重链和轻链,并组成Ig,在T细胞翻译成两种形成的受体,以异源二聚体存在。由于基因的不同区域均有很多片段,导致各基因重排方式多样,再加上重排过程中的核苷酸丢失和随机插入等原因使每个淋巴细胞都有独特的重排形成,这保证了正常免疫反应中抗原受体的多样性。淋巴瘤是由于淋巴细胞成熟阻滞于某个阶段发生克隆性增生,所有细胞具有相同的重排方式即克隆性重排,这是克隆性增生和谱系来源的标志,已被公认为淋巴瘤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后监测的重要指标。不同阶段淋巴细胞起源的T或B细胞淋巴瘤均有克隆性基因重排。
三、淋巴瘤基因重排分析方法
1、Southern印迹杂交法
Southern分析已被应用于IgH、IgK、IgL及各种TCR克隆性重排的检测,并以其令人满意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视为基因重排检测的"金标准"。但由于需要较大量(10mg)新鲜或冰冻组织,操作复杂、时间过长(约两周),且需使用过射性同位素标记、易污染等缺点,仅适用于科研而不适用于临床诊断。
2、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毛细管电泳系统
PCR法可以用新鲜、冻存、石蜡、显微切割或细胞学标本,仅需要少量的DNA,时间短,敏感性高,是目前最常用的克隆性重排的检测方法。BIOMED-2协作研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引物和方法用于淋巴瘤基因重排的诊断,其产物采用毛细管电泳基因片段分析,为可疑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克隆性分析的标准方法。从理论上讲,采用BIOMED-2系统引物利用毛细血管电泳系统片段分析可以检出所有B和T淋巴细胞基因重排。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基因重排中的应用
⑴、准确定位基因重排在疑难淋巴瘤诊断中的作用
⑵、能够更合理开展基因重排检测
⑶、给疑难淋巴瘤诊断提供了重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