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参加健康体检后,对结果非常关心。这是必然的,然而对于体检报告单上的名项指标、检查结果等,真正能看懂体检结果是否正常的却不多,总有点摸不着头脑。

为了方便大家正确解读体检报告,我们整理了相关资料,并编辑成册,希望能帮助各位读者看懂体检报告,正确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本期为大家介绍体检报告中血常规的检查报告分析!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血常规的检查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血常规检查报告要怎么看?以下是血常规的检查报告分析: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

大于正常值,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小于正常值,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3.血红蛋白浓度(HB)(参考值:~),(单位:g/L)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脱水、大面积烧伤,补液的参考值;

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

大于正常值,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酒精性肝硬化、胰外功能不全、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再生之后、甲状腺功能低下;

小于正常值,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全身性溶血性贫血。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单位:g/L)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单位:10^9/L)

大于正常值,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小于正常值,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

大于正常值,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小于正常值,免疫缺陷、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

大于正常值,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

小于正常值,无重要临床意义。

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参考值:43~76),(单位:%)

大于正常值,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败血症、心肌梗死、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等;

小于正常值,见于伤寒、副伤寒、病毒性感染、疟疾、粒细胞缺乏症、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放射线照射、抗癌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10^9/L)

大于正常值,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小于正常值,免疫缺陷、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

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

大于正常值,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

小于正常值,无重要临床意义。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

大于正常值,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败血症、心肌梗死、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等;

小于正常值,见于伤寒、副伤寒、病毒性感染、疟疾、粒细胞缺乏症、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放射线照射、抗癌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15.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参考值:11~14.5),(单位:%)

大于正常值,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疗效观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贫血的分类;

小于正常值,比正常人的红细胞更整齐,临床意义不大。

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

大于正常值,血小板体积大小悬殊不均衡。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

小于正常值,提示血小板减少。

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

大于正常值,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脾切除、慢粒、巨大血小板综合症、镰刀细胞性贫血等。可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症;

小于正常值,脾亢、化疗后、再障、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

大于正常值,需要配合其他检查才能判断;

小于正常值,需要配合其他检查才能判断。

19.血小板压积(PCT)

大于正常值,血小板在血液中含的比例高;

小于正常值,血小板在血液中含的比例低。

目前+人已







































贵阳白癜风医院
二甲基亚砜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