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起每年的9月15日,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淋巴瘤联盟共同确定的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在第17个世界淋巴瘤宣传日来临之际,小编带大家认识下淋巴瘤。
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的肿瘤性疾病,起源于发生突变的单个淋巴细胞,突变后的淋巴细胞具有增殖和生存优势。淋巴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淋巴结、扁桃体、脾及骨髓最易受到累及。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和局部肿块是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可伴有某些器官的受压迫症状。病变侵犯结外组织,如胃肠道、骨骼或皮肤等,则表现为相应组织器官受损的症状,当淋巴瘤浸润骨髓时可形成淋巴瘤细胞白血病,常有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将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85%的淋巴瘤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流行学统计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5%-7%,年死亡人数超过20万。对比来看,东西方国家之间的流行病学特征存在差异,欧美国家发病率全球最高,亚洲相对较低。目前,我国淋巴瘤发病率约为6.3/1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约为9万人,已成为我国男性的第八大高发恶性肿瘤(占比约2.1%)。而北美的发病率约为13.9/10万人,全球男性肿瘤患者中的占比约为3%-4%。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它并非单一疾病,根据世卫组织的分类,淋巴瘤实际上是70多种不同亚型的“淋巴瘤家族”的统称。
不同亚型对应治疗方案不同
恶性淋巴瘤的首次治疗很关键,然而正确的病理诊断是关键中的关键。有别于其他恶性肿瘤,一旦临床发现怀疑是淋巴瘤的包块,应该进行病理活检,如手术切除肿大的浅表淋巴结或通过粗针穿刺获取体内深部淋巴结或肿大部位的组织。一旦病理类型确定下来了,会有不同的化疗方案,所以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和亚型分型判定是非常重要的。
惰性淋巴瘤病情进展缓慢,治疗可使病人部分或完全缓解,但可能反复复发。
侵袭性淋巴瘤病情进展迅速,末经治疗病人多在1~2年内死亡,规范化治疗可使80%病人获完全缓解,其中1/2的患者可治愈。
高度侵袭性淋巴瘤多发于儿童和青年,肿瘤生长极为迅速,发病时常己经播散,骨髓受累多见,未经治疗病人多在数周或数月内死亡,规范化治疗可使部分病人治愈。
总之,不同类型或亚型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类型淋巴瘤的不同形态学变异,其生物学行为也会有差异,从而导致临床治疗选择的不同。
因此,病理诊断过程中的淋巴瘤正确分类对于后续规范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诊断技术和设备水平的不断进步,放化疗方案的优化组合,以及各类靶向药物如美罗华、万珂、依鲁替尼等的使用,已使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淋巴瘤患者的生存周期得以延长,部分亚型的淋巴瘤甚至可以完全治愈。
淋巴瘤患者出院后如何进行自我管理?1.淋巴瘤患者出院后需坚持服药淋巴瘤的治疗是长期的,尽管在手术切除和综合治疗后病情极大缓解,但仍不能放松警惕。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停用任何药物以前,一定要咨询医生!2.坚持长期随访完成所有治疗后处于缓解期(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第一年每3个月一次;第二年每6个月一次;3年以上每年一次(不同亚型淋巴瘤随访时间可能不同,谨遵医嘱,医院或负责的医生处复查;医院有专门的淋巴瘤随访门诊,也可以去那里复查。复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心电图、腹部B超、心脏彩超、胸部CT、PET/CT等。淋巴瘤的治疗是长期的,淋巴瘤治疗后无瘤生存5年者仍有远期复发风险。淋巴瘤长期治愈后并发第二肿瘤的危险性仍然存在,通过随访,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远期疗效。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合理的饮食均衡饮食: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荤素搭配、酸碱平衡、色香味调配、不偏食、少食多餐、减少红肉的摄入,限制加工肉类摄入,选择低脂乳制品,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选用坚果或橄榄油,经常食用全谷物食物,限制添加糖摄入。5.适量的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利于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
运动量不宜过大;
注意运动方式应多元化:散步、太极、瑜伽等。
6.乐观的心态要有治愈的信心;
坦然面对常见不良反应与疾病反复;
多与家人和朋友交流沟通。
出现疑似淋巴瘤的症状,医院就诊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