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年10月19日下午三点,采访如约准时开始,接通总制片人柳红霞老师的电话,她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是熊顿的生日……”

如果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年,这一天正是熊顿降临到这个世界的日子;

28年后,她被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她根据自己真实的抗癌经历创作的漫画《滚蛋吧肿瘤君》在天涯和新浪微博上同步连载,与病魔抗争的积极向上精神吸引并感动了众多网友;

年,熊顿离世;

3年后,《滚蛋吧肿瘤君》电影上映,同名舞台剧首演;

8年后,一场疫情突发而至,在疫情结束的尾声,根据项瑶(熊顿)真人经历改编的电视剧《向阳而生》10月12日在湖南卫视开播……

中国人常常避讳论及生死,但这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课题,几乎所有中国家庭都能对治疗疾病这个话题产生强烈共鸣,几乎每个人身边的亲人、朋友都或多或少有经受病痛的经历,正是因为生死的话题份量过于沉重,以至于在艺术创作表达中大多是严肃的、拘谨的、哀恸的一面。特别是今年发生疫情以来,围绕着疾病、医患,创作、播出了一系列医疗类型的影视作品,充分反映出当下民众对于医疗健康的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