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原发性恶性肿瘤16例临床分析
作者及来源
骆明莲王永兵冉体斌易红程宏文
肿瘤研究与临床,,28(01):52-55.
多原发性恶性肿瘤(multipleprimarymalignantneoplasms,MPMN)也称多原发癌,是指同一宿主的单个和(或)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或2种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随着对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患者再发生另一个或多个肿瘤的机会也增加。临床上对MPMN的报道日渐增多,从二重癌到十一重癌都有报道[1],但以二重癌多见。现将我院肿瘤科年1月至年5月收治的二重癌16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自年1月至年5月收治各类恶性肿瘤例,其中MPMN16例(0.74%)。16例MPMN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同时性MPMN3例,异时性MPMN13例。16例患者一般资料、临床分期及治疗情况见表1。2 结果
16例患者中,第一原发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手术9例,第二原发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手术5例,均未手术7例。第一原发恶性肿瘤发生的部位:食管6例,肺2例,大肠2例,鼻咽1例,乳腺1例,睾丸1例,子宫1例,卵巢1例,肾1例。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发生的部位:食管4例,肺3例,大肠2例,鼻咽1例,乳腺1例,胃1例,睾丸1例,膀胱1例,胸腔1例,血液1例。第一、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发现间隔时间平均52.4个月(0~个月)。至年5月,8例死亡,8例生存。3 讨论
13.1 MPMN的诊断标准MPMN可分别来源于同一器官、成对器官、同一系统的不同部位或不同系统的不同器官。年Billroth首先报道。年Warren及Gates制定的标准[2]:(1)每个肿瘤必须有明确的恶性组织病理学改变;(2)每个肿瘤必须具有独立的病理类型;(3)必须排除第二癌为第一原发癌浸润和转移的可能。年Moertel等[3]对MPMN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同时性MPMN和异时性MPMN的概念,同时性MPMN是指多个恶性肿瘤发生间隔在6个月内,异时性MPMN是指多个恶性肿瘤发生间隔超过6个月。国内刘复生等[4]提出4条标准:(1)每个肿瘤均为恶性;(2)每个肿瘤都有各自的病理、形态特点;(3)肿瘤发生在不同部位或器官,互相不连续;(4)每个肿瘤一般有其特有的转移途径,诊断应排除转移癌和复发癌。有学者将同一器官不同部位发生两个以上的原发癌称为多原发癌,而在两个以上器官发生的原发癌称为重复癌。但大多数文献认为重复癌和MPMN为同一种疾病。大多数MPMN都能明确诊断,对于较为特殊的病例就需要注意:(1)病理类型相同者鉴别困难时,应从免疫组织化学或肿瘤分子生物学水平入手。(2)发生相同或不同组织器官的肿瘤部位应截然分开,病灶间至少有1.5cm外观正常的黏膜或上皮分隔;发生于同一部位者,相隔2.0cm以上的正常组织的病灶或间隔时间在5年以上者也是MPMN;部位邻近时,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癌与正常组织交界处有正常上皮移行,也可确诊。(3)排除第二原发癌为先证癌浸润和转移困难时,应依据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也可借助手术、病理、癌基因测定转移癌与MPMN。本组病例均符合上述标准。23.2 MPMN的好发部位及间隔时间MPMN的好发部位差异较大,主要依据各地区肿瘤的发生分布情况及收治患者类别而不同,如日本MPMN以消化道肿瘤为第一位,我国广东地区以鼻咽癌为最高。刘复生等[4]报道例MPMN临床病理分析中认为其好发部位为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王成峰等[5]总结例MPMN表明:第一原发癌好发器官依次为子宫、乳腺、食管、肺、鼻咽;第二原发癌好发器官依次为肺、食管、乳腺、子宫、直肠;单一器官、成对器官MPMN发生频度由高到低为乳腺、食管、肺、子宫、结肠;同一系统MPMN发生频度由高到低为消化系统、妇科肿瘤、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同一器官、成对器官、同一系统是MPMN高发部位;第二原发癌最常发生在第一原发癌治疗后1~3年内,平均5~7年,且间隔时间越短,预后越差。本组16例中第一、第二原发癌好发器官排在第一位的均为食管,考虑与本地区为落后山区,食管癌为本地区高发病有关。本组16例中1例发生在同一器官(食管中段),1例发生在成对器官(左、右睾丸),3例发生在同一系统(消化、泌尿系统)。本组16例中第一、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发现间隔时间平均52.4个月,与文献报道相似。33.3 MPMN的发病机制文献[6]报道,MPMN的发病率国外为1.2%~10.7%,国内为0.4%~2.4%。本组16例占我科同期收治的各类恶性肿瘤患者总数的0.74%,与国内报道相似。MPMN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年龄因素: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人均寿命延长,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快。细胞癌变是一个多基因、多阶段的过程,年龄越大,细胞修复功能越低,越有机会癌变。年老的人体组织细胞DNA更易发生突变、易位、扩增、丢失及移位等。年老的细胞自我繁殖能力下降,导致原癌基因及启动子活化,有助于细胞癌变。(2)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超重、高脂饮食对MPMN有一定影响。WHO吸烟定义,连续或累积吸烟≥6个月为吸烟者;不吸烟且每周至少1d有15min以上暴露于吸烟者呼出的烟雾为被动吸烟者。年WHO制定体质量指数(BMI)界限值为BMI≥25且30者为超重,BMI30者为肥胖。凡有白酒、啤酒、葡萄酒和黄酒饮酒史,且每月饮酒量50g者定义为饮酒,不考虑酒精饮料的分类、饮酒的类型(经常饮或偶尔饮等)和单次饮酒量[7]。(3)环境理化因素:如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大气污染,职业暴露,病毒、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的影响,EB病毒感染已被证实与鼻咽癌和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8]。(4)遗传、免疫缺陷因素:细胞癌变包括不同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抑癌基因如p53、p16、APC、BRCA1、BRCA2、PTEN/MMAC1等失活,癌基因如cyclinD1、c-erbB-2、myc、scr等过表达。研究显示约1%~10%的癌症患者可能发生二次原发癌,其患第二原发癌机会比健康人高11倍[9]。本组1例卵巢癌患者5年后出现乳腺癌,卵巢癌与乳腺癌均为激素相关性肿瘤,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5)放化疗因素:早在年就有报道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经化疗和放疗后发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0]。化疗药物氮芥、苯丁酸氮芥有致癌作用[11]。放疗所诱导发生的恶性肿瘤只表现为小概率事件[12]。放射线诱发恶性肿瘤的潜伏期为3~56年[13]。(6)医学技术水平提高因素:医学影像学、病理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的开展,使MPMN确诊率提高。而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亦导致MPMN发病率增高。43.4 MPMN的治疗MPMN的预后因素包括两癌发生的间隔时间、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及恶性程度等。付金金等[14]指出异时性MPMN较同时性MPMN预后好,两原发癌间隔时间越长,预后越好。MPMN的治疗原则应同第一原发恶性肿瘤,力争予以根治。根据MPMN的发生部位、病理类型、病情分期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采取综合治疗手段,能手术的尽量手术切除,结合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率,但在MPMN的化疗时,必须考虑相关药物的累积剂量,如蒽环类药物,对再程放疗的患者,要考虑放疗损伤。本组有5例发生第一、第二原发癌时均进行了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对于同时性MPMN易漏诊,要降低漏诊率;对于异时性MPMN,易误认为是肿瘤转移、复发,要减少误诊率。对于MPMN要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出名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