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读:
1.淋巴瘤与淋巴癌及白血病的关系
2.淋巴结肿大会癌变吗?影响投保吗?
3.相关基础知识:何杰金氏和非何杰金氏
4.关于淋巴瘤,重疾险如何买,怎么赔?
生活中有不少名人也有过他们的抗癌之路,像是:
01比较著名的《滚蛋吧!肿瘤君●记录与肿瘤抗争的病院日子》的漫画创作者——熊顿。熊顿是在年8月被确诊患有淋巴瘤,很不幸地在短短一年多后(年11月16日),肿瘤君永远地带走了熊顿。02谷歌全球前副总裁——李开复先生。在他五十一岁的时候(年9月),被确诊了患有淋巴癌,而且是第四期。当时,他宣布放下所有的工作,然后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年6月30日,他在微博上就表示:最近两次检查都看不到肿瘤了,已逐渐回归正常生活当中去。03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主持人——罗晶先生。在年7月被确诊为淋巴癌,即便期间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化疗,但由于医治无效,于年6月5日去世,终年48岁。04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的长子——李显龙先生。在年任副总理期间曾患上中期淋巴癌,但经过化疗最后康复,并在年从第二任总理吴作栋手中接过总理一职。我们可以在上面4个案例里看到的是,对于淋巴瘤,在不同的人身上它的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区别,有些能治愈,但有些效果却不理想。虽然同样都是淋巴瘤,为啥结果却大有不同?背后原因又是什么?
人体淋巴系统讲到淋巴瘤,首先要了解淋巴系统。淋巴系统遍布全身,由淋巴管组成的,淋巴管里面的液体叫淋巴液,淋巴液里面有淋巴球(又叫做淋巴细胞,它是白细胞的一种)。身体各个部位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淋巴结,一般是豆状大小,淋巴结又称为叫做淋巴腺。
当人体局部某个地方发生病变或者炎症的时候,那么这个部位附近的淋巴结里面的淋巴细胞会迅速地进行增殖,导致局部的淋巴结肿大,比如说当喉咙痛的时候,颈部的淋巴腺就会肿大,有点疼。这是正常的现象,当炎症消失的时候,淋巴腺肿大也会消失的;但如果是癌肿,往往不痛,用手触摸也没有不适感。
淋巴瘤与淋巴癌及白血病的关系淋巴瘤与淋巴癌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及淋巴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指淋巴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变得不正常和不受控制,过多淋巴细胞的聚集。尽管不带癌字,但它是名副其实的癌症(恶性肿瘤),没有所谓的良性淋巴瘤。淋巴瘤的复杂程度超出常人想象,种类超过种;即使肿瘤科医生,很多也只是知晓皮毛。诊治淋巴瘤,一定要找研究和诊疗方向是淋巴瘤的肿瘤科或血液科医生。
那淋巴瘤与白血病又是什么关系呢?淋巴瘤与白血病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二者同样是白细胞(淋巴细胞也是一种白细胞)癌变导致的。
不同点:癌变的白细胞种类不一样。在下图中,可以看到从骨髓干细胞开始,细胞通过不同的分化,可以生成不同的细胞类型,如果是对应红色的细胞发生癌变的话,那么它就被称作淋巴瘤;如果是对应蓝色的白细胞发生癌变的话,那么就会被称作白血病。白血病累及血液,淋巴瘤累及淋巴。白血病并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形成实体瘤,而是扩散在整个血液循环中。淋巴瘤是淋巴细胞等在淋巴结中癌变导致的一种恶性肿瘤,常见的发病区包括脖颈、腋下、腹部、骨盆等。
淋巴结肿大,会变成淋巴癌吗?淋巴结肿大是非常常见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当身体有炎症,相应的淋巴结就会发生肿大,属于免疫系统的正常的反应;当炎症消失的时候,该淋巴结肿大也会恢复正常。这个就不用太担心,一般是良性的,也不会发生癌变。但如果这个肿块迟迟不消,或者短时间内迅速增大,那么它有可能是因为淋巴细胞本身不正常的增殖而造成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早就医,确认它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对于淋巴结肿大,我们也可以进行粗略的自查。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可以去检查:
如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恶性的话,就是要去留意一下,及早就医;如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良性的,那么不必过于的恐慌。
淋巴结肿大与投保如果是淋巴结肿大,对投保是会有产生影响的。淋巴结肿大一般处理原则是延期。延期的意思并不是说保险公司就不接受投保了(拒保),而是说保险公司会认为目前情况无法判断到底风险是多大,所以会要求去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是否能接受投保。观察的时间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可能是三个月,半年,或一年。急性炎症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在治愈后可正常投保;其他慢性或恶性的情况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判断。
对于淋巴结肿大,重疾险的核保要求首先要确诊原因,需要是未被诊断为淋巴瘤、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艾滋病。其次是淋巴结炎/肿大,是否已痊愈6个月以上。简言之:如果淋巴结肿大,只要客户能明确病因是炎症引起,治愈后满6个月就能投保了。
淋巴瘤的分类根据发病时细胞形态的不同,淋巴瘤可分为两大类:何杰金氏和非何杰金氏。何杰金氏与非何杰金氏的分别是一种R-S细胞(ReedSternberg细胞),这种细胞只在何杰金氏中存在,在非何杰金氏中不存在。在病理的观察下,R-S细胞有多于一个细胞核,表面有CD30蛋白。
在淋巴瘤当中,绝大多数(90%)都是非何杰金氏,只有10%是何杰金氏,同时呢在这10%的何杰金氏中,其中有90%叫作经典何杰金氏,它的特点是多见于十五岁到三十岁的年轻人或者是老年人,如果是早期患者的话,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是可以根治的,相对来讲这个治愈率是非常之高的。在那90%的非何杰金氏中,其中有半数是属于低恶性程度,又叫做是惰性的。惰性淋巴瘤尚无法治愈,在短时间内它不会危害生命,临床上可先观察等待、患者酌情采用化疗、免疫治疗、放疗等。五年存活率可达70%。在90%的非何杰金氏里,剩下的半数属于叫侵袭性的淋巴瘤。如果是被判断为侵袭性淋巴瘤的话,一定要尽快的去做治疗,因为它的进展是非常快。侵袭性淋巴瘤对于化疗是很敏感的,所以是可以治愈的,只要接受规范性的治疗,基本上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是可以治好的。
淋巴瘤的分期淋巴瘤的分期也是相对比较特殊的,不能用其它恶性肿瘤分法,比如在之前讲癌症的课题中间有讲过的TNM分期(T代表肿瘤本身的大小或是侵犯范围,N代表周边淋巴结侵犯及转移,M代表远端转移)就不适用了。因为TNM分期中的N代表周边淋巴结侵犯及转移,而淋巴瘤就是发生在淋巴结里的,所以没办法通过这个分期的标准,所以对淋巴瘤的分期会用到叫做AnnArbor的分期法,以胸腹间的横膈膜为界线。
当淋巴瘤只在一个处淋巴结发生,叫第一期;如果它是在横膈膜的同侧两处以上发生,叫第二期;如果淋巴瘤是在横膈膜的上下,那么这个时候叫第三期了;如果说已经发生转移了,包括扩散到了非淋巴的器官,比如肝脏、肺,还有肾脏的话,这个就是第四期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常规的癌症分析中,经常会说到癌症的第四期基本上就是癌症的末期,这种是比较难治了,但在淋巴癌第四期并不等于癌症末期,只要接受适当检查与治疗,患者仍有机会摆脱癌症。
淋巴瘤的风险因素对于淋巴瘤,它发生原因尚不明确,近年有研究显示可能与下列一些高危因素有关,可以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去进行一些防范:
工作压力大
经常熬夜、长期过度疲劳
经常处于电子辐射或射线环境者
经常使用劣质染发剂、接触含苯或有机溶剂的化学制剂
遗传基因病变
病毒感染(如EB病毒,又称‘人类疱疹毒第四型’,也是鼻咽癌的一个风险因素)
体内免疫系统失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爱滋病及接受器官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剂)
淋巴瘤常见治疗方法何杰金氏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合并使用可减少一些副作用以及改善治疗的效果。它的预后较好,临床上第一或二期的病人,其治愈率可高达80%~90%;若是进入第三或四期其十年存活率则会降至50%~60%。因此,如同其他癌症一样,“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只可用于初期的病症,大多数需要以化学药物疗法来治疗。低恶性度淋巴瘤增长非常缓慢,甚至长时间不需治疗;只需要观察,也就是定期的检查和验血。侵袭性性淋巴瘤通常发展较为迅速,需要以密集强烈的化学药物疗法来治疗。患上非何杰金氏癌的儿童,几乎全都属于侵袭性淋巴瘤,主要以密集强烈的化学药物疗法。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预后视恶性度而定。低恶性度淋巴瘤不易根治,但五年存活率仍达70%;中高恶性度淋巴瘤侵袭性较高,存活率随期别增高而降低,但对化学治疗反应较好,约有30%至40%病人在治疗后能长期存活。
多位名人的抗癌之路回到前面提到的4位名人的抗癌之路,为什么他们会有不同的治疗结果出现?其实本质上还是因为他们患上不同种类的淋巴瘤,像是罗金和熊顿,他们患上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属于非何杰金氏,而且是侵袭性的(恶性程度是比较高的);而李开复患上的是滤泡型淋巴瘤,是惰性的,也是非何杰金氏,在年确诊为第四期的滤泡型淋巴瘤,在接受了标靶治疗,化疗做了六次后,就治愈了。
在淋巴瘤的治疗过程中,除化学治疗药物占重要角色,标靶治疗中的抗CD20的利妥昔单抗(学名:Rituximab,美罗华)是治疗重要的里程碑。在一九九七年的时候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在下图中显示了美国非何杰金氏的发病率、致死率和五年生存期变化图。红色的线显示出致死率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在九七年之前,致死率都是缓慢上升的;到了九七年的时候,它开始呈现了下降。这个下降的转折点就是因为利妥昔单抗批准上市,所以说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临床上还有很多先进的疗法,也是在不停的开发和实验中,比如像这些年比较有名的抗PD-1,抗体中的保疾伏(学名Nivolumab,商品名Opdivo)和吉舒达(学名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在对之前治疗无效或复发的何杰金氏淋巴瘤,达到近七成的治疗反应率;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治疗多种血液癌症疗法的重大突破,比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中国淋巴瘤治疗花费根据《中国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可以看到首次治疗的价格一般大概是30万元,非首次治疗价格会增加,患者自费比例近60%(扣除医保后),如果是免疫/靶向药物花费会更昂贵一些。在面临这些经济上的问题,通常会推荐重疾险作为解决方案,这也已经是每个家庭的刚需。在临床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只要有足够的资金量,那么必然是会有更多的选择。
重症理赔定义剖析在重疾险的投保和理赔当中,我们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