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上午,滴答滴答、嗡嗡嗡……伴随着血液分离机的声音,衡水医院(医院)康复医学科年轻的刘医生静静地躺在血液分离机旁的病床上,鲜红的血液流入机器,造血干细胞从外周血中慢慢地分离出来,慢慢聚集……
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医护人员顺利地从刘医生的体内分离出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随后这份生命的种子被迅速运往公里外的成都,流入到一名10岁的血液病患儿体内。
我市最年轻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当日上午,衡水医院陪同人员及省红十字会、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见证了这场爱心的传递。刘医生也由此成为全国第例、河北省第例、衡水市第1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作为一名90后,她也成为我市最年轻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刘医生的这场“髓缘”始于年。
年,市红十字会到衡水医院宣传造血干细胞知识,在宣传人员的带动下,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刘医生第一时间抽取血样志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今年7月,已经有些淡忘这件事的刘医生突然接到了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她有一名身患白血病的10岁小男孩与她的骨髓配型成功,问她愿不愿意进行进一步配型,并捐献造血干细胞。“当然愿意!”刘医生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两个月后,市红十字会再次通知她,“两人血液匹配很成功”,接下来将进行体检和捐献。得知这一情况后,刘医生马上安排好科室工作。随后动身前往石家庄河北医院准备造血干细胞捐献。
捐髓救人的决心从未动摇
从7月第一次接到通知到9月再次配型成功,这两个月对于刘医生一家来说是不平静的。在得知刘医生要捐骨髓后,她的家人极力反对,担心捐献会影响身体健康。但刘医生想着远在多公里外那个饱受病痛折磨的小男孩,决心从未动摇。她一直在做家人的工作,为家人科普捐献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打消家人的顾虑。
“捐献是救死扶伤的体现,每一个有爱心的人都不会见死不救,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医生,更应该义不容辞。我是在对骨髓捐献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决定做这件事的。”事实上,刘医生的确不是出于一腔热情草率做了这个决定,从今年7月得知匹配成功,她便开始通过学习强国APP等途径,对骨髓捐献有了一个全面系统且理性的认识。也是从那时起,已经因调理身体连续喝了2个多月中药的她开始有意识地保持清淡饮食,合理锻炼,预防感冒,只为让自己以最佳的身体状态完成捐献。
通过严格的健康体检后,11月16日,她入院开始接受为期5天的皮下注射动员剂。“打动员剂的那几天的确有些腰酸背痛,但健康人一两周内就可完全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我也是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这种捐献并不可怕,也希望更多健康、适龄的人能加入进来。”刘医生的闺蜜在捐献期间一直陪伴着她,并鼓励她树立信心,她的弟弟在采集期间也一直陪伴在侧,弟弟动情地说:“我是因为姐姐才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有如此大的意义,我为姐姐的善举感到骄傲,以后要是有机会,我也想献出自己的爱心。”大医为民守初心
11月21日上午,历经3个半小时,带着生命温度的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成功。
刘医生在捐献结束后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是一名医生,医者仁心,我愿尽己所能给予一个弱小的生命新生的希望。我的故事终有结束的那一刻,但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一直在延续,愿我们的每一个善念,每一个善举,能够给需要的朋友和家庭带去温暖与希望!”随后她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新弟弟”叮嘱道:“希望小小的你足够勇敢、足够坚强、足够乐观,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你是你家庭的希望。无论生活怎样对待我们,都不可以放弃,你要相信人间有真爱。希望你能战胜病魔,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22日下午,刘医生一行自石家庄归来,衡水医院党委书记郑辉,党委副书记曹双清及康复一科全体医护人员在康复一科医生办公室迎接刘医生的归来。郑书记高度赞扬刘医生的无私举动,他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等某些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刘医生这一举动是对我院‘人道博爱、大医为民’精神的完美诠释,这一挽救生命、充满爱心、崇高的人道主义善举,是新时期实践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我院在主题教育中开展的‘医院,当好人民满意的医生’大讨论活动的良好开端,我院全体干部职工要以刘医生为榜样,学习她高尚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立足本职工作,为衡水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相关链接
造血干细胞捐献(也被称为骨髓捐献)是造血干细胞捐献移植的前提,没有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就不可能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相匹配的概率是万分之一。根据我国的人口政策与状况,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代者只有从非血缘关系的人群中去寻找,由此可见,公民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性和意义之大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肿瘤的较为有效和理想的方法,已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不断地推广应用。我国血液肿瘤的发病率,仅白血病约为十万分之三,即每年约有近3.6万人得白血病。而这些病人中,大多数年龄在三十岁以下,其中十五岁以下的人群占比50%以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和不幸。虽然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特发肿瘤的理想方法,但要寻找与病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不被排斥的造血干细胞却不容易。
来源:衡水晚报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