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L(non-Hodgkin’slymphoma)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所有淋巴瘤80%~90%,其中有三分之二原发于淋巴结,三分之一原发于淋巴结外器官或组织,如消化和呼吸道、肺、皮肤、涎腺、甲状腺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央视著名播音员罗京就因为此病不幸去世。
在癌症患者外周血中,cfDNA(cellfreeDNA,游离DNA)的一部分来自肿瘤细胞的凋亡坏死或者活跃分泌,这部分被称为循环肿瘤DNA(ctDNA)。研究人员能够通过二代测序(NGS)技术敏感的检测到带有体细胞突变的ctDNA。NGS测序检测已经在许多淋巴瘤亚型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然而,NGS既昂贵又费时,限制了其临床用途。
与基于NGS的cfDNA检测方法相比,使用qPCR方法检测cfDNA浓度(或拷贝数)的方法虽然在癌症诊断中缺乏特异性,但是却拥有简单、方便、廉价的特点。在很多研究中,cfDNA浓度已被证实在多种实体肿瘤中与患者的总体生存(OS)相关。目前,cfDNA释放的机制尚不清楚,cfDNA的预后价值仍存在争议。
文献解读
今天解读的是一篇年发表于《AnnalsofHematology》杂志上名为“Plasmacell-freeDNAisaprognosticbiomarkerforsurvivalinpatientswithaggressivenon-Hodgkinlymphomas”的研究性文章。
该研究招募了病理金标准确诊的例侵袭性NHL患者以及26名健康对照。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不同化疗方案前和化疗期间采集外周血样本进行cfDNA的浓度检测。
所有侵袭性淋巴瘤患者治疗前cfDNA浓度基数值的中位数为13.7ng/dl,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的中位数7.4ng/dl(p0.)。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为14.7ng/ml,外周T细胞淋巴瘤(TCL)患者为12.9ng/ml,NK/T细胞淋巴瘤(NKTCL)患者中为12.4ng/ml。不同NHL亚型之间cfDNA浓度无显著差异。
NHL患者治疗前cfDNA浓度检测结果显示,晚期患者的cfDNA浓度明显高于早期患者,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化疗期间,NHL患者外周血中cfDNA水平较治疗前的基线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结束时相比,患者淋巴瘤复发时,cfDNA水平明显升高。
对DLBCL患者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IPI(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评分高(p=0.)、淋巴细胞减少(p=0.)、LMR低(p=0.)、低白蛋白血症(p=0.)和高cfDNA浓度(p0.)是不良预后的预测因素。
多因素分析发现,高cfDNA(HR=5.33,95%CI=1.72-16.52,p=0.)是预测EFS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
OS的单因素分析发现IPI评分高(p=0.)、淋巴细胞减少(p0.)、LMR低(p=0.)、低白蛋白血症(p=0.)和高cfDNA浓度(p=0.)是不良预后的预测因素。
多因素分析发现,高cfDNA浓度(HR=4.51,95%CI=1.35-15.05,p=0.)和淋巴细胞减少(HR=5.32,95%CI=1.58-17.86,p=0.)是OS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
对TCL患者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EFS的单因素分析发现IPI得分较高(p=0.)、低白蛋白血症(p=0.)和高水平的cfDNA(p=0.)为不良预后的预测因素。
多因素分析发现cfDNA高(HR=2.82,95%CI=1.10-7.20,p=0.)作为EFS的独立因素这预示着预后不良。
OS的单变量分析发现低白蛋白血症(p=0.)和高cfDNA(p=0.)为不良预后的预测因素。
对NKTCL患者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与低cfDNA浓度相比,高cfDNA浓度与EFS和OS差有关(p=0.和p=0.)。与cfDNA水平较低相比,较高的PINK评分与EFS较差(p0.)和OS较差(p0.)有关。
对治疗前的cfDNA浓度基线值进行分析,发现cfDNA水平较低的NHL患者EFS(Event-freesurvival,无时间生存率)和OS(Overallsurvival,总体生存率)较好(p0.和p0.)。
综上所述,文章的研究结果提示了治疗前cfDNA浓度作为NHL患者(DLBCL,TCL和NKTCL)一个潜在的预后标志物。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将cfDNA浓度与目前最好的临床模型(如IPI和PINK)相结合创建有用的预测模型。
往期推荐
我知道你在看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