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m.39.net/pf/bdfyy/

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复旦中山肝病之家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为癌症的3大治疗手段。目前,化疗药物种类繁多,在肿瘤治疗中掌握其机制及分类突显重要。今天我们将和大家聊一聊常见的化疗药物的分类及不良反应。

常见化疗药物的分类按细胞周期分类1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CCSA)

仅对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中某一期细胞有杀灭作用的药物。代表药:如:L-门冬酰胺酶、糖皮质激素(G1期)、抗代谢药(S期)、博莱霉素、平阳霉素(G2期)、植物碱类(M期)等。

2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CCNSA)

指对处于细胞增殖周期中的各期(G0、G1、S、G2、M)的细胞均有杀灭作用的药物。烷化剂、大部分抗肿瘤抗生素、铂类等。

按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来源分类1

烷化剂

烷化剂直接作用于DNA上,防止癌细胞再生。此类药物对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病、多发性骨髓瘤、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具有疗效。

代表药物:氮芥(HN2)、环磷酰胺(CTX)、异环磷酰胺(IFO)、环已亚硝脲(CCNU)、甲环亚硝脲(MeCCNU)、达卡巴嗪(DTIC)等。

2

抗代谢药

抗代谢药干扰DNA和RNA的合成,用于治疗慢性白血病、乳腺癌、卵巢癌、胃癌和结直肠癌。

代表药物:甲氨蝶呤(MTX)、氟脲嘧啶(5-FU)、阿糖胞苷(Ara-C)、6-巯基嘌呤(6-MP)、呋氟啶(FT-等。

3

抗肿瘤抗生素

抗肿瘤抗生素通过抑制酶的作用和有丝分裂或改变细胞膜来干扰DNA。抗肿瘤抗生素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广泛用于对癌症的治疗。

代表药物:放线菌素D(ACTD)、丝裂霉素(MMC)、阿霉素(ADM)、盐酸吡柔比星(THP)、博莱霉素(BLM)等。

4

植物类

植物类抗癌药都是植物碱和天然产品,它们可以抑制有丝分裂或酶的作用,从而防止细胞再生必需的蛋白质合成。植物类抗癌药常与其它抗癌药合用于多种癌瘤的治疗。

代表药物:长春新碱(VLB)、喜树碱(VCR)、长春地辛(VDS)、鬼臼乙叉甙(VP-16)、替尼泊苷注射液(VM-26)、盐酸伊立替康(CPT-11)、紫杉醇(TAXOL)等。

5

激素类

皮质类固醇激素用于治疗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癌症。当激素用于杀死癌细胞或减缓癌细胞生长时,可以把它们看成化疗药物。性激素用于减缓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生长。它包括雌激素、抗雌激素、黄体酮和男性激素。性激素的作用方式不同于细胞毒素药物,属于特殊的化疗范畴。

代表药物: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地孕酮、氟他胺、瑞宁得、来曲唑、抑那通等。

按药物的刺激性分类1

发泡性药物

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是必须高度警惕的一类药物。代表药物主要有氮芥、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吡喃阿霉素、更生霉素、放线菌素、丝裂霉素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等。

2

刺激性药物

外渗后引起局部组织灼伤或轻度炎症,无坏死的药物。代表药物主要有卡氮芥、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足叶乙甙、鬼臼乙甙、米托蒽醌、卡铂、顺铂、草酸铂、羟基喜树碱、紫杉醇、氟尿嘧啶等。

3

非刺激性药物

外渗后不对组织产生不良反应。代表药物主要有阿糖胞苷、甲氨喋呤、平阳霉素等。

常见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1)局部反应

表现:局部组织坏死、溃疡,化学性静脉炎等。常见药物:氮芥、MMC、蒽环类、长春碱等。

预防:深静脉插管或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给药。输液过程中出现穿刺部位疼痛时立即告诉护士,尽量减少穿刺肢体活动。

(2)全身性反应

1)骨髓抑制

为抗肿瘤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可表现为白细胞尤其是总细胞减少,严重时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可降低,同时还会出现疲劳、乏力、易感染、发热等。

预防和处理:

化疗期间及化疗后定期检查血常规,下次化疗开始前需要再次检测血象情况。当血象异常时,遵医嘱按需要予升白细胞、升血小板及纠正贫血治疗。特殊情况需要进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控制探视,预防交叉感染,必要时输血及输血小板等治疗。

接受化疗的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适当活动、保持充足睡眠;注意个人卫生,做好基础护理,避免接触感染源;饮食上宜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2)消化道毒性

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差、腹泻、便秘,有时可出现口腔粘膜炎或溃疡。麻痹性肠梗阻、胃肠出血及腹痛也可见到。

预防和处理:

化疗前,按医嘱使用止吐药物,注意休息;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呕吐后及时漱口,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和性质等。

腹泻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流食,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补充水分、电解质;注意口腔卫生,勤漱口,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和饭后漱口、刷牙,使用软毛牙刷,化疗7天后,要经常注意口腔内的变化,如有牙龈肿胀或疼痛,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过敏反应

有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荨麻疹、心动过速等。对于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程度较严重的化疗药物,如:紫杉类、博莱霉素、L-门冬酰胺酶等。

预防和处理:

如有过敏表现,应立即停药,联合应用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苯海拉明等,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升压药或支气管扩张药,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可给予吸氧,改善症状。

4)肾毒性

抗癌药物所致肾毒性在用药时即可发生,亦可以在长期用药或停药以后延迟发生,也可表现为氮质血症而无明显的肾脏毒性。主要临床表现为血肌酐升高,以及蛋白尿、高尿酸血症。

预防和处理:

化疗期间可多饮水,以稀释尿液,促进药物的排出从而减轻肾脏毒性反应,化疗期间应多注意尿液的色、质、量,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5)肝损伤

临床可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区疼痛、肝大、黄疸等。容易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大剂量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环磷酰胺、BCNU、阿霉素、依托泊甙、紫杉醇、替吉奥、奥沙利铂、长春碱类、曲妥珠单抗、索拉菲尼、舒尼替尼等。

预防和处理:

短期内出现的肝功能损害多为一过性,停药后可自行恢复。联苯双酯有助于降低转氨酶,但应缓慢减量以防“反跳”;类固醇激素对改善症状、防止肝纤维化有一定帮助;其他可选用维生素B、维生素C等。化疗结束后应抽血,检查肝功能是否出现异常。

6)心脏毒性

可有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功能异常等。患者可表现出无力,活动性呼吸困难,发作性夜间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时可有脉快、呼吸快、心脏扩大、肺水肿和胸水等。

预防和处理:

临床上以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最为常见,限制蒽环类药物应用总剂量;应用可降低蒽环类心脏毒性药物,如维生素E、辅酶Q10、ATP、乙酰半胱氨酸等;出现心脏毒性时,化疗药物应减量或停用。

7)肺毒性

临床症状主要为隐匿性发病的呼吸困难和咳嗽,可伴有发热。在病变初期,胸片检查可无异常征象,以后逐渐出现典型的弥漫性肺间质浸润的表现。常见引起肺毒性的抗癌药为博莱霉素、甲氨蝶呤、BCNU、环磷酰胺、丝裂霉素等。

预防和处理:

一旦发生肺毒性应立即停药,应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逐渐减量并维持足够长时间,必要时配合有效抗生素预防可能发生的感染,低流量氧气吸入缓解症状。

8)神经毒性

周围神经毒性,表现为肢端呈手套-袜子样麻木、灼热感,腱反射消失,感觉异常等。中枢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脑白质病,记忆力下降、痴呆、共济失调、嗜睡、精神异常等。

预防和处理:

避免接触过冷、过热物品及利器,防止受伤。适当运动,促进四肢血液循环,注意保暖。按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B12等。

9)脱发

这是化疗药物损伤毛囊的结果。脱发的程度通常与药物的浓度和剂量有关。

预防和处理:

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发水,洗发后避免用高温的吹风机吹头发,避免烫发和染发。脱发期间可以戴假发、帽子、头巾等来保护头皮。

10)其他

如听力减退、皮疹、面部或皮肤潮红、指甲变形、骨质疏松、膀胱及尿道刺激症、闭经、性功能障碍、男性乳腺增大等。

温馨提示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化疗药物的分类和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了一定的了解,下期科普我们将会详细介绍几种常见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记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