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晚期淋巴癌病患家属的对话感悟:“医疗保险不但不保命相反还成了催命锁”!
14年的某一天,一位46岁的癌症病人的女儿打来电话希望为她患有晚期淋巴癌的父亲预约。电话中了解到她的父亲已经被西医放弃治疗并转至Hospice。(这绝对不是个疗养院,这是给将死的病人等死的地方,除了等死和止痛别无治疗。通常病人被送到这里没多久就会与世长辞)她父亲的情况很糟,但还能吃些流质。病人的女儿是从她的一个同乡口中知道霍医生的,抱着一线希望打通了电话。鉴于病人的情况我们告诉她,“治疗一次后有好转则接着治疗,如无好转则另请高明!”她听后说与她妈妈商量以后再说!过了四天病人的妻子打来了电话希望霍医生出诊,并喃喃的说:“如果3个月之前知道这里就好了!”我了解到病人已经不能下地活动了,平时只能喝点汤,鉴于病人病情发展如此之快,我告诉她,“首先我们没有出诊的先例,类似这种病重的病人家属都是推轮椅过来的。再者,是你们会担心费用的问题,通常医生出诊费用是会翻倍的,万一病人不适宜治疗会浪费钱。”我问那家Hospice的地址,她说她说不清遂让她女儿再打电话来。病人的女儿再打电话来时,她希望了解治疗的把握。我告诉她,西医都放弃治疗了,对于我们而言也不可能对他给予百分之百的把握。还是那句话,“治疗一次后有好转则接着治疗,如无好转则另请高明!对于你父亲的现况我们因没看到其本人,无法判断病情,但对于类似这类西医让等死的病人,我们有三类情况发生:第一类是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好转直至治愈;第二类则是在短期治疗过程中癌瘤停留在原有的范围内,病人症状好转,带瘤生存的过程中缓慢治愈;第三类是来的时候已是频死边缘,高效止痛药都止不住痛直至痛不欲生的,这类病人通常在治疗后疼痛减轻或全无疼痛,在没有痛苦或少有痛苦中离去。但无论是哪一类情况都不是出诊救治的!”她说“哦!”这段通话就结束了。原以为她们不会再打电话来了,没想到过了半小时病人的妻子又打来电话要约下个星期一。我很奇怪病人的情况已如此之重了,病人的家属怎么还有时间拖延治疗。她说家里只有她和两个女儿,情况不好弄等等。想想对于一些不会开车的新移民这种情况的确是不好弄,但对于此类拖延病情的人我也不确定医师是否想接。于是我就告诉她,我将她们家的情况告诉医生后如果医生接诊再打电话给她。霍医生说,“算了,我们还是看看这位46岁的病人吧!没准有得救呢!找到我们头上,能救不救,总归是于心不忍!你告诉她我出诊,有得治疗就不加收出诊费按就诊病人收费就好了,没得治疗就不用收费啦!”这整个是一趟义务出诊呀!但我没有异议地回了电话过去,并将医生本意告诉了她们。病人的妻子感激之情不于言表,连声谢谢后我们确定到时打电话通知她们。
本来没有出诊的先例,但面对一位被西医宣布无救的46岁的晚期淋巴癌病人已在hosipice待了三个月,虽然他已经不能下地活动了,但也很难说不是没有希望的,面对家属的恳切之心,考虑到家属的难处,霍医生还是动了恻隐之心,最终决定义务出诊。谁知到了那里,患者本人因怕花冤枉钱,并不愿意诊治。这可急坏了他的妻子,他妻子说:“你不是答应看了,我才请霍医生来的吗?”面对病人如此态度,霍医生语重心长地说:“我是因为听说你只有46岁,才答应来看看,你要是64岁我也就不来这趟了,如果有得治而不治实在是可惜,这次来我看看你什么情况,如果真的是很糟糕,我这趟来也不会收你钱,如果是有希望,给你治疗一次试试,共四天的药吃完后你感觉有好转,我们就接着治,等治好了你还可以赚更多的钱呢!如果这次治疗没好转,你也就不需要再花钱治疗了。”听了霍医生的这番话,患者这才伸出手来让先生把脉。把完脉后先生告诉他:“我治过比你更严重的病人,你这个情况还是可以试一试的。“患者及其家属都愿意一试。时间已不早了,于是叫他太太第二天早上再拿药。谁知他的太太自移民来纽约后就没坐过公交车,她更愿意走路。第二天早上,她打电话说她已到我们诊所附近,但不知往哪个方向走了。问她路标,她表示英文的路标她也说不清楚,我让她看看附近的门牌号码,她说出来后,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近,等我走出门却不见她,几经周折,最后不得不叫她在原地等我,于是来回花了将近半小时才回到诊所。在找到她后返回诊所的路上她给我们讲述她先生的治病经过,虽然她操着福州话的口音让我听起来很是费力,但我还是努力的听着,因为我知道这必是一个可以让人提高认知的故事。她说:“两年前他先生被发现淋巴癌,化放疗治疗都无效好在还能行走,但医生于三个多月前告诉她们要想根治只有更换骨髓才有希望。虽然保险会支付这笔费用,但她当时是不想他先生换骨髓的,没办法他先生想做骨髓移植术,于是就做了这个手术。谁知手术后他的先生病情就急转直下,最后西医告诉他们没治了,就将他医院,前三个星期开始不能走路,三个月过去了,他虽然每况愈下,到现在只能喝些汤但至少还活着。前不久女儿才从同乡那里知道了你们,所以上星期六打了电话后才说服他。哎!要是三个月前知道霍医生就好了!”以我这多年来对在美国的病人及家属的认知,我说:“其实三个月前你们即便是知道霍医生,你们如果能选择保险支付的治疗同样也是不会选择中医治疗的,更何况当时西医是给你们希望了的!你说是不是?!所以也遗憾不来的。”她说:“是呀!有保险付钱,谁会选择自己付钱呢!奇怪保险为何不付中医治疗。”我接着说:“这个问题你应该问美国政府,不过现在看来有保险就真的好吗?如果没有这分政府的医疗保险,恐怕你们早就选择中医治疗了,毕竟中医治疗费用比西医要少得多,也无伤害性,如此看来医疗保险不但不保命相反还成了催命锁,锁住了你们的正确选择!”之所以我会有如此感慨是因为十年前也有同样的悲剧发生,那则悲剧则实在是不该发生的悲剧,要知道那个病人明明就是在中医治疗下有好转了,但她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从此断送了本可鲜活的生命!我不得不重提那位已逝去的患者:只治有緣人---晚期肺癌化疗失败的病人中医治疗有效后竟会退场。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留言板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