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有些人常说一句话:“如果人的一辈子一定要得上一种癌,那么就选择得甲状腺癌吧”,这只是基于乳头状癌的良好预后而言,但是不代表所有的甲状腺癌预后良好,可以选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勿选择未分化癌(它比一般的癌可怕的多)。
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中位生存时间约为5个月,1年生存率约为10%-20%。尽管ATC仅占所有甲状腺肿瘤的2%,但由于ATC侵袭性极强,疾病进展迅速,因ATC导致死亡的患者占甲状腺肿瘤死亡患者的14%-39%。ATC好发于70岁左右的老年人,女性相对多见;时常侵犯食管、气管等甲状腺周围组织,ATC患者主要因颈部出现迅速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而就诊,其次是以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就诊,近50%的ATC患者在就诊时发现有远处转移,25%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疾病的后续发展中出现远处转,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是肺,其次为骨和脑,肝脏等腹部转移少见。治疗文献建议采用手术联合放疗等综合治疗模式。
ATC肿瘤的细胞学特征表现为多核细胞,伴有大的异形细胞核以及多种不典型细胞有丝分裂。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生长类型为纺锤样细胞、鳞样细胞、多形巨细胞,以一种表现为主或几种混合。ATC可能来源于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WDTC)的去分化。研究表明,高达80%的ATC患者有甲状腺肿病史;20%-90%的ATC病例,组织学检查显示ATC与WDTC共存,或患者既往有WDTC或分化差的甲状腺癌手术切除史。
超声表现:肿块体积大,常常累及整个甲状腺,病灶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一般呈低回声,内一般无条索状或网格样高回声,可伴有大小不等的钙化,侵袭性强,常侵犯周围组织,早期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常见。CDFI:一般血流丰富,也可不丰富或血流不明显。
总结:年龄较大(70岁左右),尤其是女性,出现迅速增大的无痛性颈部肿物,质硬且固定,尤其是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超声显示肿块巨大、形态不规则,侵犯周围组织,颈部发现转移淋巴结及远处出现转移时,此时要高度怀疑甲状腺未分化癌。
注意:此病的诊断需要提示未分化癌的可能性,如果只分类或者考虑恶性,由于甲状腺癌良好预后,且患者普遍年龄较大,考虑到手术风险较高,容易被患者家属及外科医师放弃积极手术治疗,从而耽误治疗。
男,70岁,甲状腺右叶比较大的低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内见微钙化,侵犯周围组织,血流不丰富,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
女,82岁,甲状腺右叶巨大肿块,侵犯整个甲状腺,形态不规则,内见微钙化,侵犯周围组织,血流稍丰富。
参考文献:
王佳峰,朱栩杭,谭卓,等.56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6).
陈国芳,刘超.年美国甲状腺学会甲状腺未分化癌诊治指南解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30(4):-.
欢迎阅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