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lymphoma,HL)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在我国,HL的发病率不似欧美国家之高,但该病却是最早可被治愈的肿瘤之一,并被视为药物治疗恶性肿瘤之典范。

据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病理学组的数年回顾性调查,我国的HL仅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9%~10%,远低于欧美国家近30%的发病率。加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特别是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的B细胞淋巴瘤之临床研究,如以CD20单抗为代表的免疫化疗以及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新药研究,活跃于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杂志,有关我国的HL前瞻性临床研究和方案探索,在我国的学术期刊和专业会议上凤毛麟角。反观欧美国家,例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研究组、欧洲如德国霍奇金淋巴瘤研究组(GermanHodgkinStudyGroup,GHSG)、意大利淋巴瘤研究组织、欧洲肿瘤合作组织等,面对临床上出现的困惑或问题,通过前瞻性或回顾性多中心对比研究,均有大量的循证医学结果发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期介绍的有代表性的5篇文献即是其中的范例。

HL是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较高的恶性肿瘤,随着放疗技术和化疗药物优化组合,尤其是化放疗综合治疗的应用,早期HL的10年总生存率已接近90%,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对于晚期HL即m/W期或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nB期患者,目前认为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特别是ABVD方案仍然是标准方案。近年来应用BEACOPP方案和StandfordV、CEC方案等,其疗效和毒性仍有争论。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怎样体现个体化治疗,依据哪些因素选择上述方案则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焦点和热点。

纵观历史,从年DeVita首次报道M0PP方案治疗晚期HL,有效率高达80%,长期无病生存率35%~52%;到改良的C0PP方案、BCVPP方案等,其疗效与M0PP方案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仅有50%的患者可以治愈,且烷化剂的应用增加了不育和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年Bonadonna发表了ABVD方案对M0PP方案耐药患者的研究数据,该方案可使75%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其后很多临床研究重复了该方案的疗效,而且ABVD方案具有毒副作用低、与M0PP方案无交叉耐药的优点。随后以意大利米兰为代表的研究组采用M0PP/ABVD方案交替方法,以期提高完全缓解率并克服耐药的出现,获得了成功。由于M0PP方案中含有氮芥和甲基苄肼,有明显的生殖系统毒性且致癌,故大多数学者认为ABVD方案可以作为HL一线治疗的标准化疗方案。针对HL的化疗研究表明,化疗药物的剂量强度与晚期HL的治疗疗效存在相关性,故GHSG设计了BEAC0PP方案,并在系列的n/m期临床试验中证实了该方案的良好疗效。著名的HD9和之后的HD12研究便应运而生。同时BEACOPP方案又可分为常规剂量组和增强剂量组,后者的毒副反应特别是骨髓抑制也引起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