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肺癌杂志年10月第19卷第10期ChinJLungCancer,October,Vol.19,No.10
朱以香邢镨元李峻岭
作者单位:北京,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医院(通讯作者:李峻岭,E-mail:lijunling
cicams.ac.cn)肺癌是全世界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肺鳞癌(squamouscelllungcancer,SQCLC)作为肺癌的一种常见的病理类型,全世界每年约40余万人因其致死。其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但是大多数患者确诊的时候已经是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尽管分子靶向治疗在肺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但是对肺鳞癌而言,尚无特异性的分子靶标药物,因此,对于晚期肺鳞癌的标准治疗仍是含铂双药方案。而大多数患者经历了一线、二线治疗失败后都面临无药可用的状态。本文旨在对晚期肺鳞癌的常规治疗进行系统性的综述,探讨晚期肺鳞癌的治疗方案以及发展方向。
肺肿瘤;化疗;靶向治疗
肺癌仍是全球癌症发病率及癌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在诊断的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约为85%,其中肺鳞癌约占20%-30%,是NSCLC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2]。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其发病与吸烟密切相关[3]。而且,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过去的十几年中,晚期肺鳞癌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仍旧是含铂双药的化学治疗。尽管分子靶向治疗在晚期肺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里程碑式的作用,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以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ALK)抑制剂克唑替尼、色瑞替尼等,临床研究证实该类药物在EGFR突变的患者中,客观缓解率约为50%,中位生存时间可延长10个月-11个月[4,5]。但遗憾的是,分子靶向药物在晚期肺鳞癌患者中疗效并不明确,因此,晚期肺鳞癌的治疗效果远远不如肺腺癌。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晚期肺鳞癌的治疗以及一些相关的临床研究,从肺鳞癌传统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及抗血管生成药物总结晚期肺鳞癌的治疗及获益。
1细胞毒性药物(cytotoxicchemotherapy)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推荐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CooperativeOncologyGroup,ECOG)体能状态评分(performancestatus,PS)为0分-1分的晚期肺鳞癌患者应给予含铂两药化疗方案作为一线治疗。Azzoli和Reck的研究证实,标准含铂两药化疗方案总缓解率为25%-3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约为4个月-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约为8个月-10个月[6,7]。有效延长了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在一项大型随机III期研究[8]中,1,例IIIb期-IV期NSCLC患者被随机分到培美曲塞+顺铂(n=)及吉西他滨+顺铂组(n=),最终两者OS无明显差异,但是在亚组分析中,对于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顺铂组明显优于吉西他滨+顺铂组,中位OS分别为11.8个月和10.4个月(HR=0.81,95%CI:0.70-0.94);而在鳞癌患者中正好相反,培美曲塞+顺铂组总生存劣于吉西他滨+顺铂组(HR=1.23,95%CI:1.00-1.51)。Liao等的研究[9]指出: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在内的含铂两药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在肺鳞癌患者中总生存时间相同。最新的NCCN指南也延续了以往的观点,将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铂类双药作为肺鳞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此外,一项III期临床对照研究显示,在肺鳞癌患者中,白蛋白紫杉醇+卡铂对比传统紫杉醇+卡铂,具有更高的总缓解率(41%vs24%,P0.),且毒副作用发生率低[10]。另外一项随机II期临床对照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该研究纳入了例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晚期肺鳞癌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别接受白蛋白紫杉醇+卡铂和吉西他滨+卡铂治疗,结果显示,虽然总生存相同,但前者的客观缓解率高(40%vs19%)[11]。
替吉奥(S-1)是一种由替加氟、吉莫斯特和氧嗪酸钾3种成分按照摩尔比1:0.4:1组成的口服的氟尿嘧啶衍生物[12]。一项随机III期临床研究显示,S-1作为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方案效果显著。该研究纳入了例晚期肺鳞癌患者,S-1+卡铂组对比安慰剂组的中位OS分别为14.0个月和10.6个月(HR=0.,95%CI:0.-1.)[13]。
尽管接受了含铂两药的一线化疗后,肿瘤不可避免的都会出现进展。对于一线治疗失败后,NCCN指南推荐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和厄洛替尼为NSCLC的标准二线治疗方案。而对于肺鳞癌患者,多西他赛优于培美曲塞和厄洛替尼[14]。但是由于多西他赛显著的毒性反应,临床应用大多受到限制[15]。近期一项关于晚期肺鳞癌二线治疗的研究表明,针对既往化疗失败的老年肺鳞癌患者,白蛋白紫杉醇安全有效(中位PFS6.6个月,中位OS10.9个月)[16]。
2靶向治疗
对于晚期或者转移的NSCLC患者,FDA批准EGFR抑制剂为EGFR突变型的一线化疗药物。包括第一代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第二代EGFR抑制剂:阿法替尼。但是不同于在肺腺癌中EGFR的高突变率,肺鳞癌患者的EGFR突变率往往小于5%[17]。来自Shukuya等[18]的研究指出,EGFR突变的NSCLC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治疗,根据病理类型不同,鳞癌和腺癌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36%和69%,PFS分别为3.1个月和9.4个月。但值得肯定的是,肺鳞癌EGFR突变型的总反应率明显高于野生型,分别为25%和9%[19]。在肺鳞癌中ALK突变率虽然较EGFR突变率更低,仍旧有一些个案报道[20]。因此,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推荐对于年轻、不吸烟的鳞癌患者应该接受EGFR突变和ALK扩增检测[21]。来自Shepherd等[22]的一项随机III期临床研究表明,尽管在NSCLC中厄洛替尼组对比安慰剂组,可延长PFS(2.2个月vs1.8个月,P0.)及OS(6.7个月vs4.7个月,P0.),但在鳞癌患者中,两者的OS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来自Kim等[23]的临床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观点,在二线肺鳞癌患者中吉非替尼对比多西他赛,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值得北京白癜风的权威专家乌鲁木齐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