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通常需要每天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抑制艾滋病病毒,如果停药,病毒数量会在两至三周内飙升。如果病人18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不是代表治愈了呢?在治疗中一个人种的骨髓工体发挥了作用,此人种骨髓是抗艾良药?而他可能是全球第2个治愈“艾滋病人”。

援引都市快报报道:英国首都伦敦一名携带艾滋病病毒(HIV)的男子三年前接受骨髓移植,“继承”捐赠者的基因突变,超过18个月没有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有望成为继“柏林病人”后第二名成功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通过抗艾滋病药物的治疗,艾滋病人与常人无异,寿命与常人接近。不过艾滋病,依然有很多的并发症,让人生不如死,所以要洁身自好。不过很多艾滋病患者是不甚被感染的,比如血液感染、母婴传播等。去年的基因编辑婴儿在深圳诞生,消息引发轩然大波,科学家的解释是: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外界对艾滋病是恐怖的,贺建奎在基因编辑过程中改动了七对夫妇孩子的胚胎,目的是使得艾滋病人也能有健康的后代,让胚胎有少数人能抵抗艾滋病病毒的特征。其实抗艾特征,就是对CCR5基因修改,因为病毒是通过CCR5基因受体入侵。为什么从胚胎时编辑基因,说白了就是让婴儿在出生前CCR5基因变异或缺失,关闭HIV病毒入侵人体的大门。

不过这个编辑胚胎存在伦理问题,因为研究人员们在受精卵中,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技术,对CCR5基因进行了修改有很多的风险,比如人类基因池污染。那么除了基因编辑,就没有办法能治愈艾滋病吗?答案可能会不断被发现,通过骨髓移植的办法,同样可以获得变异的CCR5基因,从而关闭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的大门。

只有北欧人种的骨髓有效?

据了解,不是所有人种的骨髓都可以在移植后产生CCR5基因突变。而这个人种也是比较稀少的人种——北欧人后裔,主要分布在芬兰、挪威、丹麦,欧洲的三大人种有北欧人种、阿尔卑斯人种、地中海人种。而北欧人的骨髓中有很多突变基因,移植到患者身体中,患者CCR5基因突变,比正常基因少了32个碱基,导致CCR5蛋白结构不完整、没有生物活性,无法被艾滋病病毒所利用。

据了解,全世界第一例被治愈的艾滋病是“柏林病人”,他就是蒂莫西·布朗,于年出生,现居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一名抗艾滋病活动家。布朗是名同性恋者。年他正准备在德国上大学,却发现自己通过性接触患上了艾滋病。从年开始,胡特尔医生为布朗陆续做了两次骨髓移植手术。第一次手术后,白血病一度复发。第二次手术后,白血病没有复发,艾滋病病毒也检测不到了。

年2月,布朗的康复情况得到权威机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认可,当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还配发了社论,认为这是艾滋病治疗的新思路。前面说的伦敦病人已经有18个月没有检测到艾滋病病毒,如果两年后伦敦并入体内依然没有艾滋病毒,那么也可能被确定为治愈。

但是主治医师拉温德拉·格普塔说,“伦敦病人”属于“功能性治愈”,定性“治愈”为时尚早。那么什么是功能性治愈?与治愈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所谓功能性治愈,就是艾滋病病毒没完全杀灭,但人体免疫机制能控制它们,在某些条件下,还是有复发可能性,与根治不同。

值得一说的是,有研究证明“柏林病人”之所以被治愈,骨髓捐赠者的基因突变或是移植物抗宿主病起到了显著作用。”因为“柏林病人”的治疗方式已经至少在两个有淋巴瘤的HIV感染者中尝试过。然而,在这些情况下,骨髓供体没有发生CCR5基因突变。病人最初看起来是没有HIV病毒了,但几个月后病毒又会出现,病人不得不重新开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不过伦敦病人已18个月没有检测到艾滋病毒,很有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他也可能是接受骨髓移植后产生CCR5突变基因的第二例成功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编辑:徐金荣

本期话题:如果能促使供体发生CCR5突变基因,是不是就能治愈艾滋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