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的费用 http://m.39.net/pf/a_4791372.html

编者按:免疫疗法近年来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异军突起,尤其是对于一些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癌症晚期患者,配合化疗等其他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生存机会,运用得当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广州医院微创介入科利用介入治疗+免疫治疗的方法,获得一些十分成功的案例,现推出何明基教授提供的临床个案分享。

病例1:肺癌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使用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插管化疗灌注)+免疫治疗病例。

病人,男、72岁。年6月因“颈部肿大一周余”医院就医,活检为肺低分化腺癌。在当地行2次(6月19日、7月9日)全身化疗,但病情进展,咳嗽、咳痰加重,颈部淋巴结进行性增大,颜面部、颈部明显肿胀。7月23日到我科就诊,查体:双侧多发颈部淋巴结肿大,颜面部、颈部明显肿胀,胸壁、腹壁见多发曲张静脉。诊断:1、右侧纵膈型肺腺癌(T4N3M1a,IVA期),2、颈部、锁骨上、纵膈、肺门多发性淋巴结转移,3、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治疗经过: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插管化疗灌注3次)+免疫治疗(静脉滴注PD-1针治疗3次)。

治疗效果:症状和体征均明显好转。年10月之后,因为经济困难而停止了介入治疗和免疫治疗,但病人自我感觉愈来愈好,体重增加了3公斤。颜面部、颈部未见肿胀,无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及至今天(年5月4日,已停止治疗7月余)电话随访,病人状况良好,自述无明显不适。

病例2、晚期肝癌,介入治疗联合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

男,45岁,因腹痛1月余入院。诊为肝左叶巨大肝癌并门静脉左支、主干癌栓(箭头所示)。经过载药微球和碘化油化疗栓塞,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肝内肿瘤、癌栓明显缩小,门静脉主干再通。治疗期间发生肺转移(箭头所示),联合PD-1针2次治疗后,肺转移灶消失,肝内肿瘤和癌栓完全灭活!现患者已生存超过1年,该例晚期患者得益于微创介入、分子靶向药物和PD-1的免疫治疗的结合。

自从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成功推动肿瘤免疫疗法的科学家后,免疫疗法如日中天,它不仅革命性地改变了癌症治疗的效果,还革命性地改变了治疗癌症的理念。免疫疗法相对于传统化疗或靶向治疗,有一个最大的本质区别就是免疫疗法针对的是免疫细胞,而不是癌症细胞。免疫疗法的靶点是正常免疫细胞,目标是激活并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而不是直接损伤。

免疫疗法之所以让人激动,被患者称之为“神药”,主要因为以下三点:

1、免疫疗法能够治疗已经广泛转移的晚期癌症。部分标准疗法全部失败的晚期癌症患者,使用免疫治疗后,依然能取得很好的效果。2、免疫疗法有“生存拖尾效应”。能响应免疫疗法的患者,有很大机会高质量长期存活,这些曾经被判死刑的晚期癌症患者通常被称为“超级幸存者”。这种“拖尾效应”是免疫药物和化疗或靶向药物最大的区别。3、免疫疗法是广谱型的。它适用的患者群体包括十多种癌症类型,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霍奇金淋巴瘤、头颈癌、膀胱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等,使异病同治成为了现实。

免疫疗法虽然对一些病例很有效,但如果结合介入治疗,其效率会更高,可起到1+1大于2或者1+1+1大于3的效果。所以恶性肿瘤,特别是晚期者,更要强调综合治疗,如果单打一的话,很可能错失良机!

我们广医二院微创介入科在年就使用了该疗法,是国内最早使用的单位之一,已经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和众多的成功病例。需要提醒的是,免疫疗法的疗效是肯定的,但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时间尚短,个别患者偶有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或严重并发症,但只要对症处理,大部分患者的预后还是比较好的。所以使用时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何教授咨询或联系方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