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淋巴瘤可治愈,

精确诊断规范治疗很关键

受访专家:

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方炳木

年8月13日,一部名为《滚蛋吧,肿瘤君》的电影上映,感动了诸多影迷,获得了诸多口碑和票房。事实上,这部电影是以主题漫画“直播”自己抗癌经历的身患淋巴癌的80后女漫画家熊顿的故事改编而来。年,熊顿离世,年仅30岁。熊顿真名项瑶,系丽水市松阳人。

熊顿的抗癌漫画,因其笑中带泪、鲜亮诙谐的绘画风格,在天涯论坛上拥有超过万人次的点击率,成为头条热贴,其可爱滑稽的形象,幽默调皮的语调,称淋巴瘤为“肿瘤君”之坚强乐观的精神也感动了无数网友。

自被查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这个生性乐观、内心强大的姑娘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了自己治疗过程中的趣事,表达了自己战胜病魔的信心。年5月,熊顿病灶再次增大,纵隔弥漫大B淋巴瘤,属于复发难治病例。

遗憾的是,熊顿最终没能挣脱肿瘤的魔爪。这也让人们把焦点再一次聚集到淋巴瘤的问题上。这个病究竟有多可怕?为什么会患病?有预防措施吗?患病后该如何应对呢?

小编特约请医院副院长、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方炳木,为大家解读恶性淋巴瘤相关科普知识。

每9分钟新增1名淋巴瘤病人

数据表明,目前全球平均每9分钟就有1名新发淋巴瘤病人,每年死亡人数超过20万。作为我国常见的十大肿瘤之一,每年新增患者约2.5万人。在过去20年,淋巴瘤发病率增加了75%,在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中位居第3位,目前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早期误诊率非常高。

方炳木主任医师:小至儿童,大到老人,都可以发生淋巴瘤,这是属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

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健康卫士,他们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机体内衰老坏死的细胞,维护机体内环境。如果淋巴细胞发生了恶变,就相当于“卫兵叛国投敌”。

淋巴瘤有70多种病理类型

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种病理类型,大体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在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占绝大多数比例,并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

方炳木主任医师:熊顿患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亚型,在我国所有的非霍奇淋巴瘤病例中约占40%-50%的比例。这类肿瘤侵袭性强,进展比较快,恶性程度比较高,人们熟悉的央视主持人罗京、青年演员李钰,都是罹患此病后一年左右时间内,因病情迅速恶化而不幸病逝的。

不同部位症状不同

淋巴细胞既可以在它的出生地(胸腺、骨髓)发生恶变,也可以在它战斗的岗位上(淋巴结、脾、扁桃体及全身其他组织和器官的淋巴组织)出现变化,所以,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是复杂多样的。

方炳木主任医师:淋巴瘤既可以发生在结内也可以发生在结外.侵及淋巴系统以外的器官,表现为相应器官的受侵、破坏、压迫或梗阻。如胃肠道淋巴瘤的表现如同胃癌和肠癌,可出现腹痛、胃肠道溃疡、出血、梗阻、压迫等症状;皮肤淋巴瘤常被误诊为银屑病、湿疹、皮炎等;侵及颅脑,可能出现头痛、视物模糊、言语障碍、意识不清、性格改变、部分躯体和肢体的感觉及运动障碍,甚至瘫痪;侵及骨骼,可致骨痛、骨折;侵及鼻咽部,可出现鼻塞、流涕、鼻出血等,类似于鼻咽癌的表现。

淋巴瘤首次诊治很关键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模式已经从单纯的放疗和化疗进入生物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综合治疗时代。淋巴瘤已成为能够治愈的一类恶性肿瘤。

方炳木主任医师:淋巴瘤的治疗目标已不再是缓解症状,而应是获得治愈。除了淋巴瘤类型分期是否准确,首次治疗方案选择及治疗的强度、密度,决定了淋巴瘤能否有效治愈。如果病人一开始就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就更有希望在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中获益。

目前,有许多早期淋巴瘤患者经过治疗后,能够完全获得治愈,即使非常晚期患者,在接受与其分期相应的规范治疗后疗效明显提高,如4期淋巴瘤常规治疗下,5年生存率仅20%,而采用干细胞移植支持的综合治疗可获得接近70%的5年无病生存率。

坚持连贯性复诊

像熊顿这样,在此后几个月至数年内,他们中的一些人又复发了。

方炳木主任医师:确实如此,相对于其他的肿瘤,淋巴瘤的复发率比较高,几乎有三成的概率。复发的时间间隔越短,预后就越差。因此,千万不要因为痊愈而“放松警惕”,或是因为恐惧而“讳疾忌医”,淋巴瘤患者如果不能坚持连贯性复诊,都有可能错失宝贵的“再治疗”机会。

在规定疗程治疗结束的半年内每月返院随访一次,一年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3年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直至5年后可改为每年复查一次,坚持终身。

方炳木医师

血液科联系









































北京白癜风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