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志物的个体化治疗是肺癌治疗的发展方向,每年都有大量新的研究成果问世。为了能及时交流国内外肺癌个体化治疗和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推进我国肺癌个体化治疗和相关研究的健康发展,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医院承办的“第六届中国肺癌个体化治疗大会(CCLCPT)、第三届全国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培训班”于年3月18-1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第三届全国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培训班

3月18日的第三届全国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培训班中,石远凯教授就“肺癌精准靶向治疗进展”做了精彩的演讲,过去一年里全球肺癌领域的各项优秀成果颇多,特别是我国在自主研发的肺癌靶向药物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同时也在国际上得到一定的话语权。

医院病理科的曾瑄教授就现在越来越受临床医生们重视的“血液标本基因检测”进展做了详细的介绍。医院病理科的王征主任为大家分享了“免疫组化技术在细胞学标本分子病理检测中的价值”。中医院检验科的韩晓红主任紧扣主题,为大家带来了“肿瘤个体化治疗伴随诊断研究进展”。

第六届中国肺癌个体化治疗大会

3月19日,第六届中国肺癌个体化治疗大会正式召开。中国工程院孙燕院士、程书钧院士担任大会主席,樊代明院士、陈志南院士、于金明院士作为演讲嘉宾出席了会议,MD.安德森癌症中心WuXifeng教授、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南方医医院院长罗荣城教授等众多名家大腕再次齐聚一堂,大会执行主席中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教授担任会议主持人。

大会执行主席石远凯教授

中国工程院程书钧院士

程书钧院士为大会致辞:我国肿瘤发病率持续攀升,尤其是肺癌,未来发展形势堪忧。所以肺癌的防治或将成为未来肿瘤领域防治焦点之一。肺癌的预防方面仍非常艰难,目前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吸烟等一系列问题。肺癌的治疗方面,特别是肺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靶向药物研发成功,靶向治疗在肿瘤的治疗上是非常巨大的进步。然而,当前我们所用的靶向治疗还不足以征服包括肺癌在内的恶性肿瘤的治疗问题。所以治疗晚期肿瘤患者不能只局限于治疗肿瘤本身,还应考虑宿主因素。

《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共识()年版》全国巡讲启动仪式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年版)》,但是近些年晚期肺癌的治疗进展迅速,治疗选择显著增多,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晚期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专家,结合近年来肺癌病理、分子遗传学及诊断和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制定了《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疗专家共识(年版)》,今年将在全国各地进行一系列巡讲活动。

第六届中国肺癌个体化治疗

大会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为大家带来了非常幽默、满腹激情的主题报告:走向医学发展新时代。“Ifyouwanttogofast,goalone;ifyouwanttogofar,gotogether.”,樊院士说道,“若要走得快,独自前行;若要走得远,结伴同行”。整合医学是从人的整体出发,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修整、调整,使之成为更加符合、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的医学体系。

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

肺癌个体治疗TKI专场

十多年来,中国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及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显著地改善了中国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由于遗传背景的差异,中国及亚裔肺癌患者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西方患者,使更多的中国患者能够从EGFR-TKI的治疗中获益,也使中国肺癌的临床和相关的转化性研究成果丰硕,在世界的舞台上经常可以听到中国的声音。我国自主研发的一代EGFR-TKI埃克替尼获得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我国自主研发的针对EGFRTM突变的第三代EGFR-TKI艾维替尼的临床研究正在顺利的进行之中,这无疑对第一代EGFR-TKI耐药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肺癌个体治疗TKI专场中,首都医科医院张树才教授、医院焦顺昌教授、河南省肺癌诊疗中心马智勇教授、中医院王燕教授分为四个讨论组,分别围绕“对于EGFR突变患者,临床如何更合理选择治疗策略?”、“我们如何面对EGFR-TKI耐药后治疗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的艺术?”、“精准医学时代,分子检测对肺癌临床实践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四个题目进行了深入探讨。

AKL诊治专场

棘皮动物微管样蛋白-间变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的发现及其抑制剂克唑替尼在中国的上市,使得中国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我国自主研发的ALK抑制剂CT-已经开始临床试验。

解放军医院的胡毅教授和第医院的郭乔楠教授分别就《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疗专家共识(年版)》从内科到病理部分进行了解读。医院的赵琼教授为大家呈现了年WCLC大会上的精彩信息,靶向治疗仍是目前的热点,一代EGFRTKI治疗的优化、后续ALKTKI的临床研究正在火热进行中。广州医院的杨海虹教授为大家带来了“ALK阳性NSCLC的全程化管理”,相比EGFR,ALK更容易出现其他旁路激活,因此建议ALK抑制剂应该早用早好。

随后,由中国医院赵明芳教授、医院武春燕教授、医院姚文秀教授、医院史美祺教授、医院肿瘤中心涂海燕教授作为研讨嘉宾,围绕ALK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研讨内容包括:对于晚期或局部晚期患者,在标本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优化组织病理分子病理送检流程?如何看待目前NGS的血液标本检测?是否能替代ALK的组织标本?对于ALK阳性的NSCLC患者,一线治疗如何考虑?真实世界中如果患者由于某种原因一线没有接受克唑替尼,一线用了化疗,何时是最佳换用克唑替尼时机?研讨嘉宾们对上述问题分别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会议最终在热烈的肺癌GPS病历挑战赛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医院、中医院、解放军医院、医院的四个团队参与了精彩的病历讨论。

癌症是全人类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和精准治疗是未来肿瘤治疗和研究的方向,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并将导致肿瘤治疗的革命性变化。本次会议无论对我国肿瘤个体化治疗还是分子诊断技术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我们正在迎接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前景无限!

会议视频将陆续上传至亦邻网网站/APP,欢迎免费观看~

长按下方







































白癜风治疗的方法
好口碑白癜风医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