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蓬明
来源:暖男孙大夫( 这是来自我参加的广西阴道镜医生之家的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发生自神经内分泌细胞(neuroendocrinecells)一大类肿瘤,恶性者称为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carcinoma,NEC),而发生在子宫颈的神经内分泌癌根据WHO分类标准包括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四种。第4版WHO()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分类中,在子宫颈肿瘤中是如图分类和定义的。
图2WHO第4版关于子宫颈肿瘤中神经内分泌肿瘤命名和编码
其中,宫颈小细胞癌(smallcellcarcinomaoftheuterinecervix,SCCC)是一种罕见、生物学行为独特的妇科恶性肿瘤。由于该病罕见、最有侵袭性、预后差,临床特点及处理尚不规范,因此回顾性相关文献,以期大家能够有所了解。宫颈小细胞癌极其罕见,约占宫颈恶性肿瘤的1%~6.5%。过去多将其诊断为未分化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宫颈小细胞癌属于一种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该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人体内存在弥漫性内分泌系统(APUD),神经内分泌细胞及神经内分泌小体分布于全身各处。推测可能是某种肿瘤发生后,由于恶性细胞的多功能分化特性,肿瘤细胞在癌基因活化后调节蛋白表达各异,其分化方向和分化程度不同,构成肿瘤的异质性和多样性,产生神经内分泌分化,形成了NEC。组织学研究显示,正常宫颈存在嗜银细胞,属于弥漫内分泌系统的一部分,过去认为宫颈小细胞癌即起源于这些嗜银细胞,但新近的研究显示,小细胞癌常和鳞癌或腺癌合并存在,在胃肠道也有混合性神经内分泌癌(起源于内胚层的干细胞)的报道,故目前认为,至少在部分病例,可能尚起源于宫颈柱状上皮下的储备细胞。本病恶性程度高,易复发,易转移,早期即可有淋巴结转移和血液转移,转移部位依次为肺、骨骼、肝、脑、肾、乳房、锁骨上,患者多数死于癌转移。
诊断和鉴别诊断: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症状及妇科检查与一般的宫颈鳞癌、腺癌或鳞腺癌并无明显差别。此前的文献认为,宫颈小细胞癌的巴氏细胞学检查多为阴性,但近年来随着细胞学制片技术及TBS分类系统的广泛应用,有文章报道宫颈小细胞癌在筛查时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细胞学异常,多数细胞学检查结果为HSIL(高度病变)[,本例患者的TCT检查就报告为HSIL。因此宫颈疾病的早期筛查能够提高该病的发现率和诊断率。组织学形态上,宫颈小细胞癌酷似发生在肺内的小细胞癌:细胞体积小,短梭形或园形,大小较一致,胞浆少而模糊不清,核深染,无核仁或核仁不明显,染色质呈细颗粒。肿瘤呈片状分布,弥漫浸润性生长。因为此特征,故常和发生在食道、胃和小肠、唾液腺、宫内膜和卵巢等部位者并称为肺外小细胞癌。如作电镜检查,可见胞浆内电子高密度核心的膜被神经内分泌颗粒。宫颈小细胞癌形态上必须与恶性淋巴瘤,以及低分化的鳞癌或腺癌相鉴别。
图3镜下病理图片(源自生物秀)
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诊断,肿瘤细胞可显示多种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在众多的神经内分泌(neuoendocine,NE)标记抗体中主要有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嗜铬粒素A(chromogranin,CgA),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和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celladhesionmolecular,NCAM,又名CK18或CD56),Lea7是NE分化的特异性抗体。其中尤以NSE、CgA和Syn最有意义。与鳞癌或腺癌不同的是,小细胞癌的间质中很少能见到炎症细胞浸润,癌细胞形态较为一致,而分化差的鳞癌或腺癌有时能见到典型的鳞癌或腺癌结构,并常见到两者之间的过渡现象。有文献报道,小细胞癌可合并鳞癌成分,但两者之间独立,并无直接延续关系。
治疗:由于宫颈小细胞癌发病率低,患者就诊时多数已是中晚期,而且各中心累积的病例数有限,目前尚无规范的治疗方案。尽管采用较为积极的联合治疗,如术前放、化疗,术后化疗等,绝大多数患者仍在1-2年内死亡,属侵袭性高、预后极差的高度恶性肿瘤。单纯治疗方式的患者其生存时限显著短于综合治疗的患者。因为该疾病易转移,故手术采用根治性全子宫切除为主,尽可能切除癌灶,淋巴结活检有助于预后判断。术后可采用放疗或化疗,放疗以局部治疗为主。文献报道的采用的化疗方案不一,包括VAC(长春新硷、阿霉素、环磷酰胺),PE(铂类+VP-16),PP方案(卡伯+培洛霉素),PDD+5-Fu方案。但总体疗效仍不理想,各期别累计5年生存率仅为14%,最近文献报道采用PAE(铂类+阿霉素类+VP-16)辅助化疗其5年生存率为29%,鉴于泰素联合卡铂的治疗方案在肺癌中亦取得较好效果,有学者采用该方案治疗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预后:与同期的子宫颈鳞癌、子宫颈腺癌比较,SCCC预后生存时间显著缩短。该类疾病从确诊到死亡平均生存14.9个月(3-个月),对疾病临床分期高于1B1期的患者,其生存时限尚未有超过30个月的确切文献报道。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淋巴洁有无转移、瘤体大小、临床分期。有限的临床资料表明非吸烟患者其生存预后好于吸烟者。淋巴结转移和病灶直径2CM者生存时间显著缩短。而且目前还没有比较明确的癌标记物能够预测SCCC疾病的预后情况。而有文献及台湾地区经验认为监测血液中NSE或CgA可作为肿瘤预后判定指标。
图4NET系统
( 经验:总结经验我们认为:1,宫颈细胞学筛查有助于提高本病的发现率和诊断率;2,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应采用手术为主,放疗、化疗,生物辅助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应该尽可能进行手术,术后的放疗和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模式,而生物治疗如给予重组GSF生成因子、促红细胞生产素、胸腺肽等生物因子辅助治疗,有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此类患者极易复发,故治疗后续仍应积极随访,随访时限可以为4周,根据随访中发现转移病灶,早发现早治疗。总之,限于SCCC疾病的发病率,该疾病的整体治疗方案还有待于META分析的进一步总结。
极速前进!
中国妇产科在线、最美医生App视频播放全面更新,
更流畅的播放,更大的承载量,看视频告别卡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