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和老李两个60几岁的病友在我的门诊外头聊了起来。老张:“我一年前发现淋巴癌,医生说是第叁期,把我吓得要死,可是他跟我说,暂时可以不用治疗,只需每三个月回来追踪就好。”老李顶着光头,戴着口罩,一脸狐疑地说:“我也是淋巴癌第三期,医生却说要用化疗和生物免疫治疗,三个星期打一次,打了两次,头髮都掉光了,白血球也掉很低,更不用说打完后吐了好几天呢!”   的确!这是淋巴瘤患者内心常有的疑问,同样是淋巴癌第叁期,为什么有的人只需观察,不用太早治疗,有些人一诊断就得拼老命,接受密集的化疗?   什么是淋巴瘤?   乍听之下,好像不怎么可怕嘛,瘤而已啊,又没说是癌,搞不好是良性的。然而,事实上“淋巴瘤”就是“淋巴癌”,完整的名字叫做“恶性淋巴瘤”,临床上并没有“良性淋巴瘤”这种疾病或称呼。如果是因为发炎或感染引起(常伴随疼痛)的良性淋巴结肿大,我们称之为“淋巴发炎”,病理上可能会用“淋巴增生”这种字眼,但这跟淋巴瘤完全是不同的疾病。   淋巴瘤如何产生的?   一个常见的误解就是以为良性的淋巴肿大,如果不治疗让它消掉,放久了就有变成淋巴瘤的危险。   其实,绝大多数的淋巴瘤并不是由良性淋巴肿大转变来的。当然会有一些例外,譬如有几种淋巴瘤亚型确实和某些特殊的病原菌长期的感染有关,较为人知的像是多数原发性MALT胃淋巴瘤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有关,非洲型Burkit氏淋巴瘤和一部分周边T细胞淋巴瘤则可能与EB病毒关係密切。   不过,大部分淋巴瘤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跟酗酒或其他常见的环境致癌物或饮食习惯似乎没有什么关联性。   淋巴瘤的类型   淋巴瘤,宛如千变女郎般,不只病人一头雾水,甚至连大部分非医治淋巴瘤的医师可能也都看不懂,您可能难以想像,淋巴瘤居然有五、六十种亚型,多到连记名称都不容易。最简单的分法,就是分成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slymphoma)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两大类。   和其他癌症一样,确诊淋巴瘤后,医师会帮病人做分期检查,淋巴癌的临床分期(常用AnnArbor分期法),是以横膈膜为界线,分为四期:   第一期:淋巴癌仅局限在一个淋巴区。   第二期:两处或多处淋巴区的侵犯,但都在横膈膜的同一侧。   第三期:横膈膜上、下两侧都有淋巴区的侵犯,或脾臟被侵犯。   第四期:非淋巴器官(如骨髓、肝、肺等)被侵犯。   另外,如果有超过38c无法解释的发烧、夜间盗汗和六个月之内体重减轻10%以上的症状,会在期别后加上一个“B”;如无上述症状则加上一个“A”。例如病人在颈部及腋下皆有淋巴癌,但没有发烧、夜间盗汗和体重减轻等现象属于ⅡA期;若有任何一个症状则算是ⅡB期。   淋巴瘤怎么治疗?   那么多种亚型,治疗上有何不同呢?原则上,淋巴瘤的治疗如同急性血癌,大都是以化学治疗(药物)为主,但特殊几类,例如第一、二期何杰金氏淋巴瘤和低恶性度淋巴瘤,可能只须做放射线治疗;胃的MALT淋巴瘤常和幽门螺旋杆菌息息相关,研究显示,居然可以用短时间的抗生素治疗,不需化学治疗,就能达成有效杀菌和抗癌的双重效果,这是癌症治疗史上的一个特例---竟然能用抗生素来治癌!   恶性度高的淋巴瘤虽然长得快,但对化学药物反而常较敏感,因此从第一到第四期,多半以足量的组合型化学治疗来医治,有一部分病人可以根治,但也有一些人的治疗成绩不佳,预后较差。B淋巴瘤可再加上生物免疫治疗来提升疗效和根治率。恶性度低的淋巴瘤,长得慢,即使不治疗,也常可活很久,缺点是反而不容易根治。因此无症状的病人,可以先不治疗,等有症状再来治疗都还来得及。   回到老张和老李的对谈,基本可以看出,老张可能是恶性度低的淋巴瘤,因无症状,所以医师建议只做追踪观察,不需太早接受治疗。老李应属恶性度高的B细胞淋巴瘤,因此医师给予较强的组合型化学治疗合并生物免疫治疗,以期有机会根治癌病。

转自生物治疗科学网









































白癜风哪个医院能治疗得好
局部白癜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