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术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几个方面。
适用于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
骨髓穿刺疼么?骨髓穿刺是在局麻的情况下,将穿刺针刺入骨盆侧边的髂前或髂后上棘部位的骨髓腔内,抽取少量骨髓液进行化验检查,必要时也可以选择胸骨柄进行穿刺。这些部位一般无重大血管和神经通过,所以不会造成严重损害,对身体的感觉、活动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骨髓穿刺后注意什么?骨髓穿刺后医生将穿刺点用无菌敷贴覆盖后,患者家属应辅助压迫穿刺点5到10分钟。
术后3日内穿刺部位勿用水洗,防止感染,72小时后取下敷贴。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发现有渗血、渗液应及时通知穿刺医生,更换敷料。
淋巴瘤患者为何要做骨髓穿刺?①淋巴瘤是恶性的肿瘤,是否有骨髓的侵犯,必须要做骨穿才能明确的。
②骨髓穿刺也是淋巴瘤分期的重要依据之一。③这些结果是临床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放化疗的重要依据。什么是PET/CT?PET/CT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医学分子影像设备,中文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等于PET+CT,包含PET(功能分子影像)与CT(解剖影像)的最优化组合;即同时具有PET和CT的功能,但它绝不是二者功能的简单叠加,因为PET与CT优势互补,“1+12”。PET/CT除了具备PET和CT各自的功能外,其独有的融合图像,将PET图像与CT图像融合,可以同时反映病灶的代谢,可以早期诊断疾病的同时,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PET/CT工作原理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细胞是人体内的“强盗”,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代谢特点,特别是恶性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比正常细胞快,能量消耗相应增加,葡萄糖为组织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需要葡萄糖的过度利用,因此恶性肿瘤摄取的葡萄糖远远高于其它正常组织。
18F-FDG(氟脱氧葡萄糖)是葡萄糖的类似物,是临床最常用的显像剂;18F-FDG能反映体内葡萄糖利用状况。肿瘤细胞内可积聚大量18F-FDG,但是18F-FDG仅仅是葡萄糖类似物,肿瘤细胞摄取后不能进一步代谢,属于“只进不拉”,能在肿瘤细胞内积聚,经PET/CT显像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量及肿瘤内的放射性分布。同时肿瘤细胞的原发灶和转移灶具有相似的代谢特性,一次注射18F-FDG就能方便地进行全身显像,18F-FDGPET-CT全身显像对于了解肿瘤的全身累及范围具有独特价值。淋巴瘤患者为什么要做PET/CT?什么是活检?活检是“活体组织检查”简称,亦称外科病理学检查,是指应诊断、治疗的需要,从患者体内切取、钳取或穿刺等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技术。
淋巴瘤患者为什么要做活检?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不管病灶的深浅、位置、大小、形状、硬度如何,必须进行病理活检才能诊断或排除淋巴瘤。1、浅表淋巴结可以行切除活检2、深部病灶则需要在B超或CT引导下行粗针穿刺活检3、胃肠道、鼻咽部、呼吸道病灶可以行内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4、胸腔或盆、腹腔病灶可以行胸、腹腔镜检查和活检,5、必要时可能需要开腹、开胸探查取病理组织。虽然比较麻烦,但对于确诊淋巴瘤是不可缺少的。
医护精诚合作,助力战胜疾病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