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濒临死亡”到“身强体壮”,村里人怀疑她的癌症被误诊了!                            

家住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镇省庄村的李小省是个能干的女人,她每天除了在家带孙女、外孙,还做饭、洗衣、打理田地和菜园。而村里人都知道,身体强健,每天忙得团团转的她五年前曾遭遇过一场“生死劫难”!她得的是大家都闻而生畏的一种病——癌症。

现在,让大家都为之疑惑的是:五年前那个濒临死亡,全身乌青,神志不清,连家人都不认识,瘦得皮包骨头,曾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的淋巴瘤病人怎么可能恢复得这么好?!当年她得的病究竟是不是癌症?是不是被误诊了呢?

在李小省的病历上,记录着她的诊断结果是淋巴瘤。究竟她的病是否被误诊?李小省和她的家人讲述了她的生病过程。

              

年3月26日,李小省及家人向袁希福院长讲述她的病情

              2从“重度晕迷”到“意识模糊”,全村人都纷纷为她“送行”……

李小省的病情要从5年前说起。

年,在山东打工的李小省经常感冒,治疗多次后不仅无效反而病情越来越重,不得不于年2月回济源老家治疗。李小省说:当时回到济源下火车时,她两腿发软,连路都不会走了。第二天,她立即到当地卫生院输了7天液,但依然高烧40℃,家人医院,检查发现,病人“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怀疑恶性淋巴瘤!”住院第二天,她就开始昏迷,一直昏迷了三四天。李小省的儿子回想起母亲昏迷的那几天,说:“当时我妈一直昏迷,心里很害怕,我每天陪在妈妈身边,像是跟死人睡了几天一样!”

当时的李小省全身乌青,不发烧时体温不足35℃。医生看到李小省病情危重,就告诉她的家人:“她这个病是个无底洞,治到最后只能是人财两空!”

医院多次下病危通知,并劝家属立医院!

而李小省的家人担心还没将她送到郑州就会出现生命危险,医院抢救,医院看到病人的情况拒绝接收。无奈之下,李小省被救护车火医院急救科!

医院连续抢救后,李小省终于醒了过来。醒来的她虽然有了意识,但没有知觉,连自己的儿女亲人都不认识。

年3月1日,李小省医院做了全面检查,诊断结果为:“双侧颈部、纵膈、双侧腋窝、腹膜后、双侧腹肌股沟区多发淋巴结,符合淋巴瘤表现。”

医院已经确诊,但李小省的儿子还是想请更权威的医疗机构进一步确诊。他在网上搜医院,并找到了在国际上治疗淋巴瘤非常权威的北京大学医学院的一位姓赵的博士(病人儿子口述)。还通过医疗机构把母亲的各种病历资料寄到广州,请专家会诊。医院都确诊李小省的病为淋巴瘤。

医院住院20多天后,李小省身体稍微好转就开始化疗,但化疗第1次,原本身体就虚弱的她出现不思饮食症状,体虚乏力加重,头发也掉光了。

无法接受2次化疗的李小省不得不出院回家。回家两个月,李小省几乎无法动弹,因腿脚不能弯曲,需要两个人架着走。她依然无饥饿感,不想吃饭,瘦得包皮骨头,体重从原来的多斤下降到80多斤!丈夫看她身体越来越差,又心疼又着急,不禁骂她:“你一口饭都不吃,这是在等死啊!”

李小省的病情不仅牵动着全家人,也牵动着全村人的心。李小省回忆说:“那段时间,村里好多人都知道我得了重病,快不行了,一茬一茬的人都去家里看望我,虽然我当时意识模糊,但我知道一多半人都在哭……”

李小省年3月1日医院所做的PET-CT检查报告单

              3从“不思饮食”到“有饥饿感”,仅服一付药就初尝希福中药功效!

正在这时,家人得知五龙口镇省庄村一位患乳腺癌的乡邻得病后一直到医院服中药,每次去看病,她都拿着一个蛇皮袋去取药。亲眼看到这位同乡身体那么好,李小省的家人也想去试试。那段时间李小省的母亲天天哭,她知道自己女儿的生命没有多大希望了。当她得知家人准备给女儿找一位专治肿瘤的中医专家看病时,她哭着说:“赶紧去吧!哪怕死也要去!”

虽然知道李小省的病没有太大希望,但她的家人还是决定去医院试试。年7月1日,全身虚弱无力,由于胃部撑胀、低热等原因已连续十多天不能入睡的李小省被两个人架着走进了医院的大门。

袁希福院长为她细心诊病后,为她开了20付草药。

李小省非常清晰地记得自己服用中药后的情况,她说:“回去当天我就开始服中药,从7月1号吃了药后,第二天我就感觉肚子饿,想吃饭了。而前几个月一直都不知道饿,不想吃东西,慢慢的先吃一根香蕉,接着可以吃排骨汤,面条……家人看我能吃饭,都很高兴。吃饭后,我的身体也开始慢慢觉得有劲了。服药20天中,仅发过一次低烧,胃部撑胀缓解,不再失眠了。”

继续服药后,李小省各种身体不适完全消失。看到病人身体好转,袁希福院长告诉李小省的家人:“根据国际抗癌联盟有关学术声明,淋巴瘤、白血病、小细胞肺癌适合化疗,现在病人身体逐渐好转,建议继续化疗。”

李小省马上听从了袁希福院长的建议,医院开始边吃中药边化疗。化疗中,李小省未再像第一次化疗时那样出现身体明显不适症状,这一次化疗时,也不像第一次化疗时那样脱发严重,而是慢慢长出了头发。就这样,化疗加服中药治疗后,李小省的病情慢慢好转,化疗结束后,她坚持服用中药,服药一年半后,袁希福院长建议她改为春秋两季巩固用药。

李小省身体康复后在自家菜园劳动

              4从“同情悲伤”到“指指点点”,全村人都为她“死而复生”而震惊!

身体刚刚恢复的那段时间,李小省说:“我那几个月都不敢进村,大家看到我就像看到稀罕动物一样。本以为我就要死了,没想到短短几个月身体就恢复得那么好,大家见我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有的甚至大老远对我指指点点,我知道他们对我死过一次又活了过来的事感到震惊!”

“为了锻炼身体,也为了让大家知道我的身体彻底好了,服药半年后,我天天早上到村里去跑操,晚上就去人多的地方跳舞。”直到年5月,李小省迎来了孙女的降生,她停止外出锻炼,专心在家带孙女、做家务。

李小省感激地握住袁希福院长的手

              5从体重“不足90斤”到“将近斤”,李小省感慨地说:“我能活到现在很知足了!”

如今,李小省面如常人,体重增加到将近斤,比生病前的体质还好。从她身上已经看不出一丁点儿病人的影子。年10月14日,李小省到医院进行秋季巩固用药前,医院进行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回想当年李小省病情危重时那种万念俱灰的彻骨之痛,再看看她现在恢复得这么好的身体,李小省的全家都有太多的话要说,她的母亲满面笑容地说:“前不久,她(李小省)在济源住院时的医生问我:‘你闺女还在吗?’我回答说:‘在!她现在身体特别好!’我闺女当时的情况的确很危险,不仅是医生,我们也没想到她经过中药治疗身体能恢复得这么好!”

李小省得癌症后“死而复生”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当地许多病人听闻她的事都找她来打听,李小省全家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将她的治疗过程、袁希福院长的治癌理念和医院的地址、电话告诉她们。

李小省的女儿说:“我妈生病的事很多人都知道,我的婆家在济源市区,小区里有一位邻居得了宫颈癌,医院医生说她病情很严重,没法治了。她们知道我母亲是被袁希福院长治好的,就向我打听。她找到袁希福院长后,袁院长告诉她说病情并不严重,医院吃中药,现在两年多了身体特别好!”

曾经历过一场“生死劫难”,在鬼门关里走过一遭又重获新生的李小省,在身体康复后看淡了生死,也更懂得生活,心态越来越好,脸上常常挂着笑容。每次谈到自己的病,李小省总是坦然又意味深长地说:“我是农村人,不会说话,但我知道治这个病中医比西医强,袁希福院长的医术确实好,医院的药真的管用!能活到现在,我很知足!”

袁希福院长与李小省夫妇合影

              6后续

年3月26日,在探访了焦作武陟的食管癌康复明星刘广德后,我随袁希福院长一行驱车西行,来到了太行山南麓的济源市五龙口镇省庄村,见到了健如常人,谈笑风生的李小省。李小省和他的家人再一次向我们讲述了她的治疗过程及现在的生活状况。

在她家门前的菜园里,李小省拿起锄头向我们展示了她日常的劳动生活,举手投足间充满了自如的力量。亲眼看到李小省正常的生活和健壮的体魄,我们由衷地为她身体康复得这么好而高兴,亲眼目睹李小省家四代同堂,儿女双全,子孙和乐的场面,我们发自内心地向她送去祝福,祝愿李小省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袁希福院长和李小省全家合影

作者感悟

一粒尘埃,在空气中凝结,能阻止它陨落的命运,终能在自然的磨砺中生成风雨。即使再渺茫的开始,甚至是毫无希望,如果坚持一种绝不放弃的信念,方可见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时。在与李小省的家人交谈时,他们传递着一种“即使亲人生命垂危,医院将其拒之门外,即便无路可走,希望渺茫,也绝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执拗的信念,创造了李小省“死而复生”的传奇。

无意去歌颂中医的伟大,更不想刻意赞颂袁希福院长这位中医治癌名家的功绩,但一桩桩真实奇特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一位位重疾缠身,面临死亡,又奇迹般康复,恢复正常生活的癌症病患活生生地站在我们眼前;一个个和睦的家庭因袁希福院长的医术而幸福永续。我方能体悟到:袁希福院长救活的不止是一个个垂危病人的生命,而是改写了千千万万个面临生死离别家庭的命运!

在重如泰山的事实面前,我从心底升腾出对中医的敬仰,对袁希福院长由衷的敬佩,以及对生命的敬畏!

希福中医·传递希望

患者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