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头对头3期试验显示,对比本妥昔单抗(brentuximabvedotin,Adcetris),复发性或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使用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Keytruda)的治疗效果更好。该研究发表在了《柳叶刀肿瘤学》上,其结果支持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复发或无法进行该移植的患者优先选择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简介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阻断剂,能结合PD-1并解除PD-1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目前该药已被批准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本妥昔单抗是一种抗体—药物结合物(ADC),靶向CD30受体,CD30存在于大多数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细胞表面和几种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但在健康细胞上并不常见。本妥昔单抗由抗CD30单克隆抗体、蛋白酶可裂解连接物和细胞毒物甲基奥瑞他汀组成。本妥昔单抗在血液中是稳定的,其结合到癌细胞表面的CD30受体上面之后,会被癌细胞胞吞,从而在癌细胞内部释放甲基奥瑞他汀。甲基奥瑞他汀破坏癌细胞内的微管网络,继而使癌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受阻,启动细胞凋亡。此外,甲基奥瑞他汀还会通过旁观者效应进入相邻的癌细胞中,继续杀灭其他的癌细胞。霍奇金淋巴瘤(HL)是淋巴瘤的一种独特类型,为青年人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初发生于一组淋巴结,以颈部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常见,然后扩散到其他淋巴结,晚期可侵犯血管,累及脾、肝、骨髓和消化道等。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可分为4种组织学类型: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耗竭型。试验目的加拿大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的通讯作者JohnKuruvilla博士及其同事指出,尽管本妥昔单抗在治疗复发性和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该CD30导向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具有显著的局限性。例如,虽然四分之三的患者在HSCT后服用该药物出现缓解,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为5.6个月,且近半数患者(42%)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为了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转向帕博利珠单抗(一种抗PD-1抗体),目前该药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在2期KEYNOTE-(NCT)试验中,72%的复发性或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出现客观缓解,随访27.6个月后,患者的中位PFS为13.7个月。鉴于帕博利珠单抗在这种情况下的明显疗效,Kuruvilla博士及其同事试图通过直接对比该疗法与本妥昔单抗,来确定其疗效。试验设计开放标签KEYNOTE-试验(NCT)比较了2种系统疗法在复发性或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成人患者中的疗效,这些患者有可测量的疾病,ECOG表现状态为0或1,并且不适合HSCT或在HSCT后复发。研究人员从20个国家的78家医院招募了名患者,按照1:1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每3周静脉注射mg的帕博利珠单抗,另一组每3周静脉注射1.8mg/kg的本妥昔单抗。患者在年7月至年7月之间随机分组,从随机分组到数据截止的中位时间为25.7个月。试验结果帕博利珠单抗组的PFS为13.2个月(95%CI,10.9-19.4),而本妥昔单抗组为8.3个月(5.7-8.8)(HR,0.65;95%CI,0.48-0.88;P=0.)。PFS的益处在大多数患者亚组中是明显的。通过盲法独立中心审评,帕博利珠单抗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65.6%,而本妥昔单抗组为54.2%,估计百分比差异为11.3%(95%CI,0.2-22.1;P=0.)。这被认为是不显著的,因为预先确定的显著性阈值为0.。帕博利珠单抗组和本妥昔单抗组最常见的3级或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为肺炎(分别为4%和1%)、中性粒细胞减少(2%和7%)、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1%和5%)和周围神经病变(1%和3%)。除肺炎外,其他不良事件在本妥昔单抗组更为常见。然而,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在帕博利珠单抗组(16%)比本妥昔单抗组(11%)更为常见,帕博利珠单抗组有1例患者出现5级肺炎。总结Kuruvilla博士及其同事写道,对于HSCT后复发或不适合HSCT的患者,本妥昔单抗和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应被视为显著进步。然而,他们表示新的数据显示帕博利珠单抗可能是许多患者的首选。研究人员写道:“尽管先前的本妥昔单抗试验显示,无法进行自体HSCT(由于化疗难治性疾病)的既往接受过两个或以上疗法的患者使用本妥昔单抗后出现缓解,但KEYNOTE-试验的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可在二线治疗中,给相当大比例的患者带来缓解,这样患者就可以避免接触到更常规的挽救性化疗和放疗。”

参考资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