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西达本胺联合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治疗初治、MYC/BCL2双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I期试验(DEB试验)

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号

L/3

关键入组标准

1.年龄范围≥18岁、≤80岁,男、女均可;

2.既往未接受过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针对淋巴瘤的局部放疗(除外用于缓解肿瘤相关症状的局部放疗)、外科治疗(除外肿瘤或病理组织活检以及不针对淋巴瘤的外科切除);

3.组织病理学确诊为(下列条件需同时满足):

(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且CD20阳性;

(2)“MYC/BCL2双表达”:MYC和BCL2同时表达,免疫组化WHO标准:MYC≥40%,BCL2≥50%;

(3)非“双打击”或“三打击”:FISH检测显示应不伴有“MYC和BCL2重排”或“MYC和BCL6重排”或“MYC和BCL2和BCL6重排”。

关键排除标准

1.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或软脑膜转移;

2.既往或当前合并有原发中枢神经系统DLBCL、原发性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性渗出性DLBCL、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具有介于DLBCL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之间的特征(灰区淋巴瘤)、原发性皮肤DLBCL、惰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EB病毒阳性皮肤黏膜溃疡、慢性炎症相关DLBCL、淋巴瘤样肉芽肿、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ALK+大B细胞淋巴瘤、浆母细胞淋巴瘤、HHV8+DLBCL,NOS、原发性睾丸淋巴瘤;

3.转化性淋巴瘤,即由其他类型淋巴瘤,如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B细胞淋巴瘤转化而来。

如果您或者身边的患者想要加入此项临床研究,请与相关专家联系

-

专家

门诊时间

冯继锋主任医师

周二下午

吴剑秋主任医师

周二下午

简介:

冯继锋党委书记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专业特长:医学博士,长期从事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在药物剂量、疗效和毒性关系、生物靶向治疗及综合治疗模式等方面有深入研究。精通恶性肿瘤化疗、内分泌和分子靶向治疗,尤其擅长乳腺癌、肺癌、恶性淋巴瘤等晚期肿瘤的内科诊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吴剑秋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主要从事淋巴瘤的诊治和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探索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开展和参与淋巴瘤治疗相关的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

温馨提示:往期临床研究项目信息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