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医院血液科的医生在接受患者咨询。当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淋巴瘤宣传日”,该院血液科举办了主题为“积极战胜淋巴瘤,共创美好新生活”的淋巴瘤患教会。通过淋巴瘤专题知识讲座、现场咨询等形式,让众多患者及家属重新正确认识淋巴瘤,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肿瘤界,有一条神出鬼没的“变色龙”,它常常用各种隐匿的方式“游走”于我们的身体:或是脖子,或是腋下,或是腹腔;它常常用各种不经意的信号提示它的存在:或是感冒发烧,或是小小肿块。它很凶险,可以致命;但是只要及时抓住这个家伙,就根本不用害怕——没错,它就是淋巴瘤!对付这条“变色龙”,
三个字:早!准!稳!
早:及早发现很重要
淋巴瘤是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类。在我国,后者较常见,占总发病率近90%,其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所以一般我们谈到恶性淋巴瘤,通常就是指NHL,其中又以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为多见。
淋巴瘤凶险,但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后很好。不过,因为淋巴瘤是属于淋巴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淋巴组织遍布全身各处,同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人体全身各组织器官都可能受到侵犯,症状复杂多样,而且有些不典型,所以早期有时不容易被发现。
一般而言,淋巴瘤“最喜欢”在淋巴结处发生。因此,平时不妨摸摸颈部、腹股沟和腋下等淋巴结位置,如果发现有肿块——注意,这些肿块不痛,而且摸起来很光滑饱满,又不断增大,就要警惕是淋巴瘤的可能,医院血液科来检查,并根据情况进行B超、影像学检查、淋巴结或肿块穿刺、活检以排除淋巴瘤。
淋巴结遍布全身,一旦发生病变,淋巴瘤就会在全身发展。如果累及鼻咽部,可表现为吞咽困难、鼻塞、鼻出血;如果累及纵膈和肺,会引起咳嗽、胸闷、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如果累及胃肠道,会出现腹痛、腹泻、便血、腹部肿块等症状,常因肠镜检查或肠道肿块切除手术而发现。还有少数患者有较隐匿的病灶,如低热、皮疹、皮肤瘙痒、夜间出汗增多和消瘦等全身症状。
准:精准治疗不可少
随着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新药的不断推出、综合治疗经验不断积累,淋巴瘤患者无论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生存都有很大提高,如果能及时诊断,进行规范化、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患者的预后就会良好。
我们倡导以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为依据的个性化循证诊断及治疗。首先,病理检查是确诊淋巴瘤的最可靠手段,对明确淋巴瘤的类型,以及制订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先进的PET/CT技术可对肿块进行良恶性的鉴别,对分期和治疗后疗效的评价也很有价值。
淋巴瘤发病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因此,需要整合优势学科,通过由病理科、超声科、放射科、放疗科等组成的综合诊疗学科群,开展分子影像学、分子病理学及临床研究,建立淋巴瘤规范化诊治流程。在循证医学前提下,探讨病理类型、临床指标、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异常对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最佳效果,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且减轻经济负担。
淋巴瘤90%的复发和转移主要发生在最初5年内,只有定期随访,才能及早发现复发和转移。
稳:稳定心态筑防线
目前从临床来看,恶性淋巴瘤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而中老年人群较为多见,但是确切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通常认为这可能与病毒感染和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此外,细菌感染如幽门螺旋杆菌,也会导致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环境因素如长期杀虫剂或农药接触,以及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或麻黄素等,都可能诱发淋巴瘤。但最关键的问题,应当减轻压力,懂得适度放松和调整身心。
淋巴瘤发病率增高,与社会发展中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密切相关。淋巴瘤更加“青睐”城市人群,尤其办公族长期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容易急躁、焦虑、暴躁等,加上饮食不当、经常加班、长时间处于一种疲惫状态,就会导致身体免疫功能低下,让病魔乘虚而入。
研究还发现,淋巴瘤患者中大约有40%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与淋巴细胞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关系?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而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尤其要注意日常生活保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谨防淋巴瘤侵袭。
稳定心态,筑牢身体防线,这不仅是对于淋巴瘤而言,对于其他任何一种疾病,都是预防的“不二法门”。
来源:综合前端新闻客户端等
编辑:松林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有哪些危害中年白癜风怎么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