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一
张小林20:13
第一个椎体恶性肿瘤是没有问题的
张小林20:13
淋巴瘤?浆细胞瘤?
LADENG20:14
1考虑恶纤
胡俊华20:16
张小医院放射科支持腹膜后也有好多淋巴结高chpin20:16
淋巴瘤,转移瘤
李俊秋20:17
张小医院放射科?肌骨沙龙义工胡俊华?高传平-青大附院-影像?[玫瑰][玫瑰][玫瑰]流泉飞瀑20:18
转移
李俊秋20:18
恶性肿瘤没有问题不大,大伙分析的都不错。
高chpin20:18
软组织肿块大,符合淋巴瘤的特点。转移瘤也完全可以这样
胡俊华20:19
这么大年纪需要考虑
向以四20:19
四不像的感觉,这么多骨破坏和这么大的肿块,为什么没有提供胸部等其它的影像检查,转移嫌疑很大[呲牙]
高chpin20:19
所以肺部CT很重要
李俊秋20:19
高传平-青大附院-影像?程流泉?程主任出手啦[强]李俊秋20:19
我先开一个宝吧
张中收20:20
肺部CT很重要
张太娟20:22
信号混杂
胡俊华20:23
李俊秋骨肌12群群主教学组组长第一个脊柱的是淋巴瘤?高chpin20:23
符合常规思路
高chpin20:25
见过1例巨大软组织肿块,报了淋巴瘤,但后来证实是转移瘤,因此应该想到转移瘤
张小林20:25
百变转移瘤
张小林20:26
写报告肯定是挂上的
向以四20:26
高传平-青大附院-影像?高老师[强][强]李俊秋20:27
是的。需要和转移瘤鉴别。下面开始第二例吧。大伙经验都非常丰富。最后我再分享文献吧
病例二
李俊秋20:29
说实话,踝关节病变见得少,没经验,谁能帮助标识一下病变
胡俊华20:30
信号均匀有选项男老年男性常规转移瘤淋巴瘤鉴别
张中收20:31
距、跟骨受累
何春祥20:31
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病变累及关节,多骨,转移先考虑
向以四20:32
踝关节多骨破坏,以距骨为明显,乍看像来源滑膜病变,但没有选项[捂脸]肿块大,但信号较均匀,坏死不明显,还是淋巴瘤首先考虑
张小林20:32
肌骨沙龙义工胡俊华?支持!葛英霖20:32
肌骨沙龙义工胡俊华支持淋巴瘤张小林20:32
转移瘤和淋巴瘤出一个
张太娟20:33
转移瘤待排
张中收20:33
查一下肺CT
张小林20:33
肌骨群义工张太娟?这两个不好鉴别何春祥20:33
有疼痛,临床觉得
何春祥20:33
不排外
张小林20:34
医院影像科?年龄太大了吧?何春祥20:34
淋巴瘤不会这么痛吧
胡俊华20:34
这个尿酸
胡俊华20:34
明显增高
张中收20:34
正常范围?略高?
高chpin20:35
医院影像科?肿瘤发病年龄很重要,LCH排除胡俊华20:35
总不可能是痛风吧[疯了]今天李小会老师的一个足部的痛风但是信号不均匀
张小林20:35
高传平-青大附院-影像?支持高老师!张中收20:35
正常上限
何春祥20:36
血尿酸的正常值:男性.9~.9μmol/L(4~6mg/dL),女性.4~.4μmol(3~5mg/dL)。
何春祥20:37
尤文能排除吗?
何春祥20:38
骨肉瘤好像也有两头发病的
致远20:39
淋巴瘤
李俊秋20:40
时间不早了,开宝了
张太娟20:40
淋巴瘤和转移瘤考虑,其他的有点不靠谱
张小林20:40
肌骨群义工张太娟?支持张中收20:40
肺CT[呲牙]
李俊秋20:41
肌骨群义工张太娟?太娟老师[强]肌骨沙龙义工胡俊华?胡老师也厉害??李俊秋20:42
开始第三例吧
病例三
胡俊华20:42
转移瘤膝关节一下的相对少见
张太娟20:44
双股骨都有病变?
致远20:45
左股骨局限性破坏,恶性?
高chpin20:45
肌骨群义工张太娟?单侧吧珏珏20:45
淋巴瘤
张中收20:45
淋巴瘤?浆细胞瘤?
胡俊华20:45
慢性骨髓炎?
张小林20:45
纤维肉瘤?
胡俊华20:46
慢性多灶性复发性骨髓炎?
高chpin20:46
看软组织窗,周围高信号环很均匀
珏珏20:46
双侧发病
张太娟20:46
高传平-青大附院-影像?右股骨髓腔内也有异常信号吧高chpin20:46
到底单侧还是双侧?
珏珏20:46
双侧
张小林20:46
双侧?
张太娟20:47
我开始以为是多发骨纤,局部恶性变,纤维肉瘤,骨肉瘤?
高chpin20:47
双侧怎么诊断?
李俊秋20:47
肌骨沙龙义工胡俊华?转移瘤膝关节的我有张中收20:47
MM
胡俊华20:47
李俊秋骨肌12群群主教学组组长少见啊高chpin20:48
单侧我会诊断骨髓炎
胡俊华20:49
T1信号偏高,病变流注样改变
高chpin20:49
周围水肿很均匀,X线有骨膜反应
高chpin20:50
骨膜反应很明显
葛英霖20:50
磁共振上异常信号区边界太清楚,符合肿瘤
向以四20:50
骨外有肿块,考虑恶性肿瘤
张小林20:51
肌骨群义工葛英霖?支持!胡俊华20:51
是的磁共振T1符合肿瘤而且恶性
张小林20:51
我是不倾向炎性病变
高chpin20:51
这个亮环太均匀,不太符合肿瘤
胡俊华20:53
双侧这么弥漫的肿瘤有哪些呢?
高chpin20:54
但是双侧的感染实在少见
向以四20:54
畸形性骨炎有没有可能,高老师
高传平-青大附院-影像?高chpin20:55
向以四综合医院?那就是恶变了,但一直在纠结周围规则的亮环,不符合肿瘤胡俊华20:56
李俊秋骨肌12群群主教学组组长提示一下向以四20:56
嗯嗯,的确骨膜反应太广泛[抱拳]
珏珏20:57
淋巴瘤可以的
李俊秋20:59
说实话,我也没看懂该片。
樱花语20:59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张小林21:00
不会又是淋巴瘤吧?
李俊秋21:02
开啦。
远21:03
还是淋巴瘤
致远21:04
再来一个,不看,直接下淋巴瘤
张小林21:04
这个病例有点儿难
胡俊华21:04
不典型
飞鹰行动21:04
看来老年人,淋巴瘤高发
阳光明媚21:04
[呲牙]
李俊秋21:04
开始第四例
病例四
致远21:06
淋巴瘤
高chpin21:06
影像学可以符合淋巴瘤
何春祥21:07
又是淋巴瘤[呲牙]
LADENG21:07
更象
张小林21:07
淋巴瘤?
胡俊华21:07
淋巴瘤椎体血管瘤
飞鹰行动21:07
又是淋巴瘤
张太娟21:07
这一例考虑淋巴瘤靠谱,呵呵
向以四21:07
多椎体病变合并硬膜外肿块,信号符合淋巴瘤
飞鹰行动21:07
信号太均匀
飞鹰行动21:07
符合淋巴瘤
张太娟21:08
今晚以后,什么鉴别诊断也要挂上淋巴瘤
胡俊华21:08
今天淋巴瘤系列
致远21:09
还没有其他诊断
致远21:10
下面椎体短t1长t2考虑什么
致远21:10
出血?
致远21:10
黑色素?
高chpin21:10
下边的是血管瘤
阳光明媚21:10
出椎间孔
源21:11
淋巴瘤椎体血管瘤
高chpin21:11
血管瘤T1可以低、等或高,T2压脂高信号
阳光明媚21:11
椎体考虑血管瘤,这个病灶能排除脊膜瘤或神经源性肿瘤吗?
飞鹰行动21:12
这个椎体信号异常,下个椎体血管瘤
致远21:12
t1高信号是血管瘤出血吗
冼成,医院?高传平-青大附院-影像?阳光明媚21:13
棘突骨质破坏?
高chpin21:13
T1高信号一般认为是脂肪含量较多有关,椎体血管瘤可以认为是一种错构,含有脂肪成分
LADENG21:13
脊膜瘤形态不像
高chpin21:14
脊膜瘤当成脑膜瘤就好理解了,看其信号特点
飞鹰行动21:14
脑膜瘤的话T2信号高了一些,其次也没有骨质信号异常
LADENG21:15
血管瘤脂肪多,提示稳定?
飞鹰行动21:15
脊膜瘤
高chpin21:16
医院影像陶宗贵?没有这种说法李俊秋21:17
开了
李俊秋21:18
第四例病理:非霍奇金淋巴瘤
向以四21:18
上面椎体病灶更弥漫,不符合血管瘤
高chpin21:19
医院影像陶宗贵?我自己看的书,徐主任在科里没讲过[呲牙][呲牙]高chpin21:19
向以四综合医院?我认为可以符合,其他老师呢?何春祥21:19
四个淋巴瘤,最后一个应该是最典型的了
LADENG21:19
高传平-青大附院-影像?是讲过张中收21:19
1、2、3、4均为淋巴瘤,
高chpin21:20
医院影像陶宗贵?那就是那天我不在[呲牙][呲牙]张中收21:22
这例典型[呲牙]
病例五
胡俊华21:22
淋巴瘤
张小林21:22
支持
张小林21:22
淋巴瘤
飞鹰行动21:23
淋巴瘤
何春祥21:23
淋巴瘤
飞鹰行动21:23
包扰血管生长
阳光明媚21:23
这个典型吧
张小林21:23
猜病理类型吧?
樱花语21:24
弥漫大B
飞鹰行动21:25
支持
张小林21:25
弥漫大B
张中收21:26
病理也就到这了[呲牙]
张中收21:36
第五例病理:非霍奇金淋巴瘤
高chpin21:42
这个观点可以讨论
高chpin21:44
血管瘤常伴有周围组织的萎缩并脂肪替代,在四肢也是这样,因此并不能认为是稳定期的表现
张中收21:45
T1好像不一定高信号?
高chpin21:45
刚才说过了,脂肪少就不是高信号
LADENG21:45
T1不高常1见
高chpin21:45
可以低
高chpin21:51
血管瘤通常生长慢,往往随访几年也不变化,与脂肪含量很难说有一定的关系
高chpin21:56
血管瘤是常见病,大家自己可以随访一下
风雨06:46
学习了,淋巴瘤专题,谢谢老师分享!
专家点评
高传平,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工作医院。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参编著作数部,发表文章20余篇,SCI3篇。
病例一.脊椎骨破坏,巨大的软组织肿块,老年人,这些表现均提示淋巴瘤的可能。另外一个应该想到的疾病就是转移瘤。一般来讲,转移瘤形成如此巨大的软组织肿块还是少见。因此,排队的话,还是应该把淋巴瘤排在第一位。
病例二.踝关节淋巴瘤发病率不高。反过来推,这些表现,如骨质破坏、大的肿块,T2信号不是很高,明显强化,还是符合淋巴瘤的表现。但如果一开始看到这个病例,骨转移瘤、骨肉瘤和淋巴瘤都是有可能。
病例三.本例属于骨质破坏和骨质硬化的混合型。淋巴瘤属于血液系统疾病,病变多发很好理解。这例容易造成混淆的征象就是MR环绕骨干均匀的环形高信号,这个征象更容易联想到炎性病变。当然其他征象,如骨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肿块,髓腔内病变,这些是符合骨肿瘤的表现,病变多发,诊断恶性骨肿瘤是没有问题。本例软组织肿块相对较小,并非骨淋巴瘤的典型表现。
病例四.是典型脊椎淋巴瘤的表现。
病例五.多骨发病,年轻人,首选想到的就是血液系统病变,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更容易发生于老年人,排除于鉴别诊断的范围内。白血病的软组织肿块较小。对于本例,应该强调,不要忘记了淋巴瘤的分型包括溶骨型、硬化型和混合型,在鉴别诊断中就会想到这个病。
袁爱梅,硕士学历,主任医师,副教授,江西省放射学会肌骨组副组长,江西省研究型学会磁共振分会常委,江西省研究型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委员。
关于淋巴瘤,了解相关临床及病理有助于影像医生分析判断,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肿瘤类型都是相同的,只是发病率有所不同。淋巴瘤/白血病按预后分为惰性、中度侵袭性、高度侵袭性。提倡活检但不主张细针穿刺,穿刺诊断难以作出准确诊断和分型,常可误导治疗,应避免使用,活组织检查是恶性淋巴瘤组织学分型最好的方法。影像的作用是发现病灶,提示诊断,指导活检,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淋巴瘤分为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霍奇金淋巴瘤三大类,每一类又分为很多亚型,各有其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和临床特点,分型不同,治疗及预后不同。
浆细胞骨髓瘤起源于B淋巴细胞终末分化阶段的浆细胞,属于淋巴瘤的一种,侵袭性不高,因而CT常表现膨而不破的征象。
淋巴瘤累及到外周血,就是白血病,称为淋巴瘤白血病期。
淋巴瘤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类组织,包括无淋巴分布的器官和组织(如肾和脑)。通常是多系统多发病灶。
以下讨论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特征
骨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原发性骨淋巴瘤更加少见,常为零星遇见,很少有大宗病例总结其影像特点。原发性骨淋巴瘤(PBL)的定义,单骨或多骨发生,而无其他部位或淋巴结的病变,PBL在临床分期中属I期,而继发性骨淋巴瘤则属IV期,原发性骨淋巴瘤预后显著好于继发性骨淋巴瘤。骨PBL大多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其他类型均较少见。任何年龄可以发生,中老年多见,多见于四肢长管状骨,其次是骨盆,其他部位依次为肱骨、胫骨、脊椎、颅骨和肋骨。表现局部疼痛、软组织肿块和活动受限,可持续数月和数年,即使病变广泛,骨质破坏程度严重也较少出现病理性骨折,这是PBL较为特征的临床表现。有时骨质破坏轻微但软组织肿块非常明显,出现“围骨生长”或“围椎生长”征象。而继发性常见于中轴骨,表现为骨质侵蚀,肿块出现较少。可以有低热盗汗体重减轻及肝脾肿大。X线表现:溶骨型、溶骨(囊状)硬化型、硬化型和平片正常型,以第一型多见,50-60%可出现骨膜反应:平行、层状(多层或葱皮样)或针状,可出现Codman三角,提示预后不佳。在长骨,大多位于骨干,但可累及到干骺端,病变范围广泛,境界不清(过度带宽),表现为溶骨和成骨混合性破坏,常无骨膜反应;在扁骨如骨盆,骨破坏明显,可穿破骨皮质,侵犯软组织;在脊椎,常累及多个椎体和椎弓根。许多类型淋巴瘤,尤其是晚期,常可累及骨髓,最常累及骨髓的淋巴瘤有B-CLL/SLL(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PL(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MCL)、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BL)和滤泡性淋巴瘤(FL)。此外,在儿童,骨的恶性淋巴瘤常见有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和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BL)。
由于骨的淋巴瘤可以伴随淋巴结肿大,坏死极少见,未治疗前很少出现钙化,与转移瘤和结核可作为鉴别点。
CT表现: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骨质破坏为虫蚀样溶骨性,边界不清,可以有少许硬化边,软组织肿块常常较明显,与肌肉密度相等,增强呈轻中度均匀强化。MRI表现:骨质异常信号及软组织肿块,由于黄骨髓的天然对比,T1WI信号减低极易发现病变,T2WI压脂明显高于骨髓信号,但总体信号不是很高,可能与肿瘤细胞密度大以及肿瘤内含有较多的网状纤维成分有关(可以参照脑内淋巴瘤T2信号强度),也可以表现为混杂信号,增强多数呈轻中度强化(与脑内明显不同),少数可明显强化,区分肿瘤与水肿需要依靠增强扫描(增强必须压脂,否则没有意义),软组织肿块T2压脂明显高于肌肉信号,DWI呈高信号(由于瘤细胞核大浆少,细胞外间隙小,水分子弥散受限所致)。
例一:征象L2、3、4椎体、棘突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明显,L3压缩,椎管受压,椎间盘完好,肿块T1呈低信号T2压脂稍高信号,T2压脂内部可见线片状更高信号,虽然腰背部皮下软组织水肿,但肿块边界清楚。轴位显示肿块与脂肪分界清楚,腹膜后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T2WI信号较低,无坏死,CT显示肿块与肌肉密度相似,及骨质破坏(骨窗图像有限)。思路中老年,多椎体,多发淋巴结,T2信号不甚高,肿块明显,符合淋巴瘤,主要与转移瘤鉴别。
例二:征象踝痛,表面溃烂,炎性指标升高可能与合并感染有关。老年男性,距骨溶骨性破坏,肿块明显,韧带肌腱包裹显示不清,有沿腱鞘蔓延的趋势,且浸润胫骨(T1WI冠状位第四张),提示侵袭性较高,T2信号较高,与常见的淋巴瘤不相符但是不可以因此否定淋巴瘤,该例MR图像不规范,可从以上特点加以点评。虽然尿酸升高,但是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内密度均不符合痛风改变,MR也没有显示痛风结节。
例三:征象老年女性,双侧股骨髓腔多发病灶,左侧突破皮质累及骨膜,可见广泛骨膜增厚,诊断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不难,是否是骨原发性淋巴瘤有待进一步补充相关信息。
例四:征象中年女性,整个脊柱T1信号较低,T2压脂信号升高,其中一个椎体及棘突破坏,伴硬膜外肿块,钻缝样生长,经椎间孔相连,T2信号较低,中等强化,是比较典型的淋巴瘤,考虑是弥漫浸润性型+局部肿块型(并非骨的原发性淋巴瘤),且病理结果过于简单。
例五:征象青年女性,病史长,腹股沟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陆续出现多处病灶,胫骨表现很典型,混合性骨质破坏(虫蚀+硬化),范围广泛,骨膜反应轻微,无病理性骨折。胸椎旁软组织肿块呈“围椎生长”(穿透性骨质破坏),多椎体受累,T2信号整体偏低,CT示软组织肿块轻度强化,以上表现均符合淋巴瘤。
未经治疗的继发性骨淋巴瘤与原发性影像表现有共性,但受累器官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病理分型也有较大差异。
许霖,男,30岁,主治医师,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工作单位:医院放射诊断科,主要方向: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影像诊断,论文及著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专业论文6篇,参译著作1本,副主编著作1本。
第五例病例胫骨近段及胸椎地方椎体病变,多系统累及首先考虑淋巴瘤。
医院(医院)张国庆主任与李俊秋群主于上海中放年会合影
公告:
中国骨肌医学影像论坛的朋友,请发原创病例或课件或投稿到肌骨影像沙龙的公邮:jgyxsl
.看白癜风哪个医院看的好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