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病人的发热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且多方处理发热不退,是临床难题之一。

一、哪些恶性肿瘤病人常出现发热:所有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偏晚期的病人都可以出现发热。恶性肿瘤住院的病例出现发热者占53.3一70.9%,其中5.4一5.6%的病人发热直接与肿瘤有关,而长期发热者占20%。就菌血症的发生率来说,住院癌瘤病人为2.4%,比普通病人高2倍。临床上常出现发热的肿瘤病人有:急性白血病(占7%以上),恶性淋巴瘤(占31一51%),肝癌(55一75%,特别是肝细胞肝癌),胃癌(40%),结肠癌(69一70%),肺癌(13一50%),前列腺癌(64%),膀胧癌(60%),恶性骨肿瘤(70%),皮肤癌(49%),子宫癌(56%),食管癌(36%),乳腺癌(35%),肾癌(21一19%),肾母细胞瘤(早期20%),肾上腺肿病、嗜铬细胞瘤、肉瘤(软组织肉瘤、Kapois氏肉瘤等)、胰腺癌、脑瘤、恶性网状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病、各种转移瘤、类癌以及恶性肉芽肿等病人也有发热者。

二、恶性肿瘤病人发热的可能原因:内窥镜等检查和手术、放疗、化疗或其他药物治疗而引起发热,为时不长,且多不太高,经恰当处理和某些药物的停用短期内可退热。而主要的发热原因有:

1.肿瘤继发感染:为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4%。由于肿瘤本身或对肿瘤病人进行治疗而出现下列易感因素:如肿瘤引起的局部梗阻,化疗药物的静脉输注,引流导管的插置以及化疗引起的中性白细胞减少、机体免疫的损伤等为感染创造了机会和条件,致成内生致热原,引起发热,此谓感染热。

2.肿瘤引起的发热:可能由于恶性肿瘤代谢产物进入血流;肿瘤代谢旺盛、生长快,需要更多的血液,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血液供不应求,因而多在肿瘤的中心发生坏死,或者液化吸收,或者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伴有出血;或者由于对肿瘤细胞的免疫,促使内生致热原释放;肿瘤发展迅速恶化,伴有实质性脏器的转移、破裂、穿孔,也有人从癌组织中提取出一种多酪体等等均可引起发热。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热占长期发热病人的10%左右。此为肿瘤热。

3.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网状细胞瘤和网状内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当侵犯造血系统时多伴有发热。有人自淋巴网状细胞瘤病人的尿中提出白细胞致热原样物质。造血系统的新陈代谢率较高,有病理改变的容易引起发热(且此类病人抗感染能力降低,尤其是化疗后易感染发热),此谓血液热。

4.脑肿瘤或脑转移瘤的病人,如果病变广泛,或在视丘附近影响到体温中枢时也可肿瘤防治研究引起发热,此谓中枢热。

5.转移瘤侵及腹腔神经丛,引起植物神经紊乱和血管运动障碍可引起低热。当肿瘤侵犯腹膜后时,初期常出现高热,往往原因不明。

6.有内分泌功能、异位内分泌功能和某化学感受器的恶性肿瘤也可引起发热。嗜铬细胞瘤的病人,代谢增快,产热大于散热时亦引起发热。

总之,其发热原因可概括为:肿瘤本身,继发感染等,但不很一定,而且当恶性肿瘤病人发热时,可能是多种原因作用的结果。

三、恶性肿瘤病人发热的特点和诊断:恶性肿瘤病人的发热与一般感染发热的表现有所不同,常无恶寒与寒战,除消化系癌瘤外,较长时间无明显的消化障碍;其他全身症状也不太严重。恶性肿瘤病人的发热多为长期性,表现为慢性微热、中等发热、长期高热。

恶性肿瘤病人发热原因的诊断,主要根据肿瘤种类、部位、发热特点,结合详细的病史、查体以及各种必要的检查来确定。故应作病理检查,血、尿、X线等检查,尤其是血液、尿、痰、咽部及其他部位的细菌培养,寻找感染的证据。

如考虑肿瘤的可能性大时,有人主张作试探性化疗。如考虑继发感染的可能性大,则主张作试验性抗菌素治疗。但这些诊断性试验治疗,不能盲目使用,也不应作为常规处理。

四、恶性肿瘤病人发热的治疗:如果考虑发热可能由肿瘤引起时,应针对肿瘤给以积极的有效治疗,并配合必要的抗感染药以及全身支持疗法。有时可加用保泰松、消炎痛。

如果发热是由于肿瘤继发感染,则根据感染的部位、病原菌种进行治疗。恶性肿瘤病人常因化疗或放疗性粒细胞缺乏症和免疫力降低,可致原来低致病力的细菌感染及多菌性菌血症,且霉菌、病毒、原虫等感染的发病率增高。革兰氏阴性细菌已成为癌症病人严重感染的最常见原因,大约80%的败血症是由之引起。其中大肠杆菌占35%,绿脓杆菌占25%,克雷白氏菌占20%,变形杆菌和沙雷氏菌各占7%。有的作者提出,最初使用竣苄青霉素加先锋霉素,证实病原微生物时,可以根据菌种改变治疗方法。如上述方法有效,虽未培养证实,应继续使用不能过早中断。如上法无效,则可用庆大霉素。在上述三种药物无效而持续发热的病人,且有中性白细胞减少,疑为真菌感染者,应给予抗真菌药物的试验治疗,如二性霉素,同时停用其他抗菌素,约20%很快奏效。Grose等提出在使用各种新型抗菌素无效后,单独使用复方新诺明(SMZ一TMP)治疗,约半数以上可愈。文献报道激素有退热作用,其机理尚不十分明隙,但它有副作用,甚至是严重的,应用时应特予注意。

(来源:青医内一科-12-06)

癌症病人发热的正确处理办法

  肿瘤患者出现低于38℃的低热情况,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方式帮助其降温,同时注意物理降温中需要擦拭的部位。若体温较高或出现持续不退的发热情况则应当及时与医师联系,高热时患者要注意多饮水补充体内丧失的水分和盐分;退热后要及时协助患者擦干身体,同时患者也需要适当补充营养。

  癌症发热是一般患者都有的现象,之所以会发热,主要是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癌细胞影响了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大部分病人会因为肿瘤自身或接受治疗使得免疫力降低,尤其是白细胞偏低的病人,常因感染引起发热。

  第二,药物反应、自身免疫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缺乏或癌症自身都可引起发热。

  癌症患者发热如何护理呢?

  低于38℃,为低热。患者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置。如果体温较高或出现持续不退的发热则应当及时与医师联系。

  要随时测量和记录患者体温的变化。降温的措施中,患者家属在家中要备一支体温计。物理降温是有效且最为安全的首选措施。物理降温是指用冰袋冷敷或者用稀释的酒精擦拭大血管处,如头部、太阳穴、颈部、腋窝、腹股沟,而不要在枕后、耳后、前胸、腹部擦拭。另外,足底等处可冷敷冰袋。

  也可以用温水擦拭。采取降温措施后30分钟复测体温,患者体温在39℃以下时,以后每1~2小时测量1次体温。退热后,患者往往会大量出汗,这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协助患者擦干身体,更换清洁的衣服和床上用品,防止褥疮和感冒。

  一些退热药物会导致体温骤降,有些患者和家属盲目地认为药物降温又好又快。致患者大量出汗,引起虚脱和休克。体质虚弱者和老年患者尤其要慎用退热药。

  发热使得患者机体的分解代谢增快,高热时要注意多饮水(盐开水、果汁、汤、牛奶等),补充体内丧失的水分和盐分。同时由于临时的发热,使得能量消耗增加,因而患者也需要适当补充营养。

(来源:肿瘤免疫细胞治疗资讯/医院夏廷毅-08-23)

赞赏

长按







































北京哪有治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诊疗康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