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NHLs)是一类具有可变临床预后的异质疾病组。目前已经基于NHL的组织学亚型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作为前线,巩固疗法的疗效进行了评估。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总结了指导NHL进行ASCT的主要临床试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ASCT巩固疗法治疗DLBCL的作用

DLBCL是NHL最常见的亚型,因此很多大型随机对照试验(RCTs)评估一线ASCT巩固疗法对比单纯化疗法治疗DLBCL患者的疗效。这些试验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并未对患者基于预后评分进行分层,而且随机分配发生于诱导治疗之前,因此疾病进展的患者无法完成预期的ASCT巩固疗法。我们应当注意到未经IPI分层已经被亚组后分析部分验证,显示在预期背景下,IPI对接受ASCT巩固疗法的进展性NHL患者预后没有预测性。疾病组织学亚型是可变的,因为研究中纳入的患者除了DLBCL,都具有侵袭性组织学。其中大部分研究曾经在利妥昔单抗之前的时代进行过。表格1总结了比较ASCT巩固疗法和传统化疗法的试验。

最具综合性的而且是最近进行的有关一线ASCT治疗DLBCL患者的临床试验数据系统分析是由Greb和他的同事编写的,发表于年的考克兰系统评价数据库。这项系统分析数据来自于比较一线ASCT和单纯化疗法治疗弥漫,侵袭性NHL患者的OS和EFS的15RCTs。这项分析中包含的所有的RCTs是在利妥昔单抗时代之前进行的,而且由于没有额外的RCTs符合入选标准,这项研究最近的更新是在年6月。这项分析推断,对于弥漫、侵袭性NHL患者,一线ASCT并未比单纯化疗法有明显的OS和EFS获益。然而经年龄校正IPI的高危患者(分数2-3)具有非显著的OS和EFS获益。

年考兰克系统分析包含的大部分研究都是欧洲的多中心RCTs,而且大多数试验(14分之10)是基于意向性治疗进行分析的。试验中的很多因素都具有很大的可变性,比如患者的IPI评分,ASCT之前的诱导疗法,对照组的化疗法和随机分配至ASCT组可接受ASCT的患者比例。这些RCTs中患者的IPI评分范围从排除IPI高危患者的试验,到只包含IPI中-高或高危患者的试验。诱导和对照化疗法的可变性的总结见表1。最后,由于疾病进展迅速的患者中途退出,系统分析包含的试验在随机分配至ASCT组和最终接受ASCT的患者比例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可变性。

由于上述原因,研究者进行了多重灵敏度分析,从而证实了这样一个结论:与单纯化疗法相比,一线ASCT治疗弥漫,侵袭性NHL未表现出改善OS和EFS的优势。IPI高危患者表现出OS和EFS改善趋势的试验是Gisselbrecht和他的同事进行的一项试验,而这项试验未纳入系统分析中。这项试验被排除在外是由于接受ASCT的IPI高危患者预后非常差。预后很差的原因可能是接受ASCT的患者密集疗法比传统化疗法少[接受ASCT的患者中用表柔比星取代阿霉素vs接受传统化疗法的患者使用加强剂量的ACVBP(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地辛,博来霉素和强的松)],还有可能是因为试验纳入的高危疾病(T细胞淋巴瘤,骨髓损伤,大肿块,LDH升高)患者比例过高,因此患者的ASCT被恶性肿瘤沾染的风险高。

比较CHOP和一线巩固ASCT的最大规模RCT是UKLGLY02试验,实验纳入名aaIPI高危疾病的DLBCL患者。结果显示,ASCT组和CHOP组的5年PFS分别为44%和38%(p=0.89),两组的OS都是50%。值得注意的是,随机分配至ASCT组的患者只有56%能够接受ASCT,而且这些数据通过意向性治疗分析。在研究的结论中,作者写道如果排除耐药性疾病患者(只包含使用CHOP三个疗程之内发生完全缓解的患者),ASCT组和CHOP组的5年PFS为63%和42%。

美国最大规模的多中心试验是比较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R-CHOP)或单纯CHOP化疗法和一线ASCT疗法治疗IPI中高危或高危弥漫,侵袭性NHL的III期RCT。在这项研究中,89%的患者患有DLBCL,结果显示,与单纯R-CHOP相比,一线ASCT的2年PFS有所改善(69%vs55%,p=0.),但是2年的OS未改善(74%vs71%,p=0.32)。在亚组分析中,如果只分析IPI高危疾病患者,可明显观察到2年的OS获益(82%vs64%,p=0.01)。使用ASCT治疗高危DLBCL的确切结论不应该来源于这项亚组分析,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来验证这一发现。重要的一点是,对初始化疗法无反应的患者被排除,结果有93%的患者可接受ASCT。

系统分析和UKLGLY02试验结果较差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评估系统分析中包含的最大规模试验时,随机分配至ASCT组接受ASCT的患者次优比例可能会有用。系统分析(名患者或OS分析中患者比例为46%)包含的四个最大型RCTs获得的ASCT实际比例分别为65%,68%,74%和74%。像之前所提到的,这主要归于耐药疾病患者和拒绝ASCT的患者。

为了解决剂量强度在中高危或高危DLBCL年轻患者中的作用,德国高级别淋巴瘤研究组进行了一项III期试验,比较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依托泊苷,长春新碱,强的松(R-CHOEP-14)和大剂量化疗法(R-MegaCHOEP),然后进行重复性ASCT。R-CHOEP-14组和R-MegaCHOEP组的3年EFS分别为69.5%和61.4%。R-MegaCHOEP组的毒性显著较高,表明剂量强度会增加年轻患者的毒性且没有显著的EFS获益。

总之,在利妥昔单抗时期,研究一线,巩固ASCT治疗中危或中高危DLBCL的临床试验未显示有优越的OS,但是正在进行的交替疗法的深入研究可能会对年轻患者获益。

==========欢迎您







































无限极最好最全产品配伍有了它您就是
从阴道炎到宫颈癌的过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