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元打一针,2个月癌细胞清零”的帖子刷爆网络。

帖子里被网友称为“神药”的阿基仑赛注射液(商品名:奕凯达),是中国首个获批的CAR-T药物。实现“2个月癌细胞清零”的患者,是中国国内首例接受CAR-T细胞治疗药物阿基仑赛注射液治疗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称,6月30日这名患者接受淋巴细胞采集,8月2日回输CAR-T细胞,8月26日经PET-CT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达到医学上的完全缓解。8月26日,这名患者从上海交通大医院血液科办理了出院手续。

9月22日,参与这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许彭鹏透露,上述病例出院后不久,医院就接到了很多癌症病人的咨询电话,询问是否能尝试这种治疗。

针对网络上的表述,许彭鹏坦言,他们不敢轻易说癌细胞清零,“目前影像学疗效评估结果为‘完全缓解’,患者身体暂时没有肿瘤表现,但还需要进一步看长期的随访情况。这名患者在治疗后的3个月,医院开展疗效评估,如果仍未发现肿瘤征象,那么从大概率上来说,未来实现治愈的可能性就很大。”

对于“万元打一针”的高昂治疗费用,该药物的生产企业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回应称,这是个人定制化的活细胞药品,成本高昂,国内定价主要是根据国际整体价格来定。

CAR-T治疗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医生:“不敢轻易说癌细胞清零”

“当时我在抖音上看到这则新闻——万元打一针,2个月癌细胞清零,其中的一些话语表达并非是专业医生认可的,我们不敢轻易说‘癌细胞清零’这几个字。”许彭鹏说。

许彭鹏介绍,早在两年前,病例就已经尝试过标准的一线治疗方式,最终病情完全缓解,但年上半年来随访时发现,病情又复发了。在与患者及其家属商讨后,医院治疗团队最初决定采取以靶向药物为主的治疗方式,来作为二线治疗,但从影像学检查评估来看,疗效不佳。

一线治疗指最理想、最经济的治疗方案,二线治疗是在一线治疗失败后采取的治疗方案,如二线治疗仍失败,则采取三线治疗。上述患者的CAR-T治疗即为三线治疗。

“这一病例存在TP53基因突变,存在这一突变的病人,传统治疗往往无效,这是血液肿瘤中很难应付的一类突变,因此我们考虑让病人尝试最新的CAR-T治疗。”许彭鹏说。

CAR-T治疗,即通过对患者的免疫细胞进行改造,导入能编码识别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受体基因和帮助T细胞激活的各基因片段,形成CAR-T细胞,这些细胞既携带了识别肿瘤的“导航头”,又增强了自己杀伤肿瘤的“弹药库”,改造后的T细胞经体外扩增培养后,被回输到患者体内,一旦遇见表达对应抗原的肿瘤细胞,便会被激活并再扩增,发挥其极大的特异杀伤力,致肿瘤于死地。

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结构

CAR-T治疗

CAR-T治疗与传统癌症治疗方式存在很大不同。“这万元一针并非‘打一针就好’,事先需要经历复杂的细胞采集制备、监测等过程,最后再回输进入患者体内,其间需要很多医护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参与。”许彭鹏说。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称,6月30日,上述患者接受淋巴细胞采集,8月2日回输CAR-T细胞,8月26日经PET-CT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达到医学上的完全缓解。

CAR-T治疗效果该如何评估?许彭鹏对此表示,在接受CAR-T治疗后的一周内,医生会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