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次,有家长问我,宝宝颈部摸到一个淋巴结,是怎么回事?或者,耳后发现一个淋巴结,突起于皮表,肉眼看得见,已经1个多月了,问题大不大?再或者,枕后触摸到一个黄豆大小的淋巴结,不痛不痒,问我碍事不?严重不?要治疗不?宝妈们因为心里没底,所以带着这些疑惑前来咨询,急切想知道宝宝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担心宝宝的健康出现问题。

在查找宝宝淋巴结肿大原因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淋巴结: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分布于全身,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常成群分布,每一组群淋巴结收集相应区域的淋巴液回流,浅表淋巴结主要分布于耳前、耳后、乳突区、枕下、颈前、颈后、颌下、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等处,正常淋巴结直径多在2-5mm之间,通常触摸不到。如果能触摸到,往往说明淋巴结肿大了。

宝宝浅表淋巴结肿大实际上非常常见,分析原因有这么几种:

1、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的急慢性炎症:这是最常见的,绝大多数宝妈咨询的都属于这一种,一般在宝宝耳后、枕后、颈部、颌下、腹股沟等部位触及到花生米、黄豆或蚕豆大小的淋巴结,活动度好,无触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宝宝淋巴结肿大提示宝宝在近期或较长时间以前发生过该肿大淋巴结引流部位的感染,多为呼吸道感染、头面部皮肤感染、鼻窦炎、中耳炎、口腔炎症等。

如:牙髓炎引起的颌下淋巴结肿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下肢软组织炎症可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

2、化脓性淋巴结炎:其实也属于第一种情况,只是因为相对特殊,故单独罗列出来,化脓性淋巴结炎是因化脓性细菌感染导致的淋巴结化脓性炎症。以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多见,宝宝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表面皮肤发红、皮温升高、颈部活动受限、后期脓肿成熟后有波动感,此外,宝宝还有发热、畏冷等全身症状以及白细胞升高等。

3、川崎病造成的淋巴结肿大:多见于5岁以下的宝宝,表现为宝宝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稍有压痛,直径通常>1.5cm,非化脓性,呈鹌鹑蛋甚至鸡蛋大小。此外,还有发热5天以上、皮疹、口唇潮红、皲裂、杨梅舌、结膜充血、手指、足趾端硬性水肿,后期膜样脱皮等临床表现,在所有造成宝宝浅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中相对少见,如宝宝有如上特征需考虑川崎病的可能。

4、恶性肿瘤造成的淋巴结肿大,如:白血病:可引起全身浅表淋巴结及深部淋巴结肿大,此外,还有面色苍白、肝脾肿大、虚弱无力、骨关节疼痛等表现,在宝妈咨询的案例中,由白血病引起的少见,如果宝宝有上述可疑表现,可先查个血常规粗略判断,如果血常规结果进一步怀疑,需行骨髓穿刺检查明确。

恶性淋巴瘤:可引起宝宝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成串的淋巴结肿大,如果您的宝宝身上发现肿大的淋巴结,虽然存在时间很长,但前后对比,并没有越来越大,那么一般不是恶性淋巴瘤,如果宝宝淋巴结呈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有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要怀疑恶性淋巴瘤的可能。

其它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较少见。

5、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6、组织细胞增生及代谢异常

宝宝淋巴结肿大了,该怎么办?

宝宝耳后、枕后、颈部触及到1至数个可滑动的无压痛的黄豆或蚕豆大小的淋巴结,多无实际意义,无需特殊治疗,宝妈们不用担心。

宝宝肿大的淋巴结有压痛,多为感染所致的急性淋巴结炎,感染控制后,肿大淋巴结即会缩小、消失。

宝宝肿大的淋巴结伴有局部皮肤红肿、有波动感,说明局部形成脓肿,可考虑手术切开引流。手术排出脓液后淋巴结会迅速缩小,高热会很快消退。

宝宝肿大的淋巴结如果固定、不能移动,说明与周围组织有粘连,需进一步明确原因。

宝宝淋巴结肿大如果越来越严重、数目越来越多、无压痛感、质硬、活动度不好,医院检查,排除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及其它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

总结:宝宝淋巴结肿大,宝妈们别恐慌,首先要分析查找原因,临床上多数淋巴结肿大不需特殊处理,只需动态观察即可,少数需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病因治疗。

作者简介

资深儿科专家,从医15年,~年进医院儿科,非常擅长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及各类传染病的诊治,对各类儿科常见疾病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感悟。

赞赏

长按







































呲美莫司乳膏
今年白癜风最新治疗方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