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RAD

本文原载于《中华放射学杂志》年第4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普及和应用,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高,相当一部分肺结节难以确定良恶性,已成为临床诊断、决策、评估和处理实践中的难点[1,2,3]。Fleischner学会在年发布了肺实性结节的处理指南[4],年又发布了肺亚实性结节的处理指南[5]。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发布了最新第3版肺结节处理指南[6],该指南所提出的肺结节的评估全部是针对无法确定良恶性的结节[7]。基于此,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CollegeofRadiology,ACR)年4月28日正式颁布了第1版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Lung-RADS),即Lung-RADS1.0版本[8],实际上是针对肺癌高危风险人群的肺结节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为了便于国内同行了解和参考,现对其进行介绍和解读。

一、ACRLung-RADS1.0产生背景

肺癌是全世界第一高发恶性肿瘤,早期检出、早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唯一途径,而胸部CT筛查又是早期发现和诊断肺癌的最有效方法。但是,关于筛查的潜在危害和结果的可靠性仍存在着不确定性[9]。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直接影响着筛查的效率和患者的后续处理[10],尤其是不确定性结节的分类和处理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所以肺癌筛查计划必须包括标准化的影像报告系统、多中心的大量患者数据、多学科协作、规范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肺癌专用的管理系统以及相关机制等[11]。

ACRLung-RADS1.0版本规范了肺癌高危风险人群的CT诊断报告,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减少医疗成本和不必要的后期检查风险,借以提高肺癌筛查的成本效益,最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预后。年8月28日,美国放射学院杂志在线发表了有关Lung-RADS1.0版本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指南中肺癌筛查(lungcancerscreening,version1.)的诊断效能比较研究,显示ACRLung-RADS1.0可明显提高肺癌筛查的阳性预测值而不增加假阴性结果,降低了胸部CT筛查次数,提高了筛查的成本效益[12]。另外,类似于ACRLung-RADS1.0版本,年5月Manos等[13]在加拿大放射医师协会杂志上发表了6分类的Lu-RADS方案。

二、ACRLung-RADS1.0的适用条件和内容

在进行胸部低剂量CT(lowdoseCT,LDCT)筛查前(辐射剂量约1mSv,CT扫描方案参照NCCN指南[14]和Lung-RADS1.0评价处理),受检者需满足如下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吸烟量30包/年,无妨碍有效治疗(手术或立体定向放疗)的伴随疾病,无LDCT筛查的绝对禁忌证,并具备以下危险因素: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间质性肺病、职业和环境暴露于石棉、砷、铍、镉、铬、煤烟等,患乳腺癌及淋巴瘤等肿瘤后行多次治疗。排除标准:已知的转移瘤、确诊肺癌5年。

ACRLung-RADS1.0版本根据肺结节的影像表现、处理原则、恶性概率和预期群体罹患率等将其分为7类,该版本使肺结节CT筛查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判断,并提示临床对不同类别的肺结节需要进行不同的检查方案。

在应用ACRLung-RADS1.0时,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报告结果为Lung-RADS1和2被定义为阴性结果,Lung-RADS3和4被定义为阳性结果;影像学报告为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罹患肺癌的可能性。其次,肺结节的大小应在肺窗上测量,直径的平均值以整数来报告;对于首次检出的肺结节需根据ACRLung-RADS分类中的界值确定其大小所属级别,并观察其大小的增长是否达到更高一级别,增长被定义为结节直径变化1.5mm;每次检查结果应依据肺结节所判定的最高级别按0~4级分类。另外,对具有肺内淋巴结特点的结节仍测量其平均直径,纳入0~4级处置。需要说明的是,一旦患者被诊断为肺癌,进一步处理(包括其他影像检查,如PET-CT)的目的是肺癌分期,对该患者不再实施相关筛查。

三、ACRLung-RADS1.0分类解读

第一类:Lung-RADS0

分类为不定类别,预期群体罹患率1%。

处理原则:首诊的肺癌高风险者需行LDCT筛查;对以前进行过胸部CT检查的肺癌高风险者,需与先前的胸部CT进行对比;另外,如受检者部分或全肺无法评估,仍需补充胸部CT检查。

Lung-RADS0的报告和处理建议:同Lung-RADS0处理原则。

第二类:Lung-RADS1

分类为阴性,指无肺结节或确定为良性肺结节。

处理原则:每12个月行1次LDCT检查。这一类适用于CT筛查时没有发现结节或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的良性结节。有研究指出[15,16],首次CT筛查未发现结节时,其未来2年内罹患肺部恶性肿瘤的可能性非常低。但仍存在随访间期的新发结节或未被检出的恶性结节,此类情况的恶性风险依然存在。当肺结节表现为中心性、爆米花样和同心环状钙化以及含脂肪、球形肺不张、叶裂斑(图1,图2)时,就可确定其为良性肺结节。

Lung-RADS1的报告和处理建议:尽管在筛查时没有发现结节或确定为良性肺结节,但必须认识到CT检查的局限性。需强调阴性并不意味着受检者没有患肺癌的可能性。即使明确是Lung-RADS1级,也不应忽视患者相关的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咯血),若出现类似的情况,应及时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分析。在报告中需建议此类患者12个月内完成年度LDCT筛查。对于筛检出具有特征性的良性结节,应在CT报告中明确指出,该类患者不必进一步检查或者转诊。对具有肺癌高危风险的人群,报告中需明确告知患者进行CT复查及其具体时间。对于特征性良性结节,12个月内随访的意义不在其本身,而在于发现高危人群的新增结节。

第三类:Lung-RADS2

分类为良性表现或变化,Lung-RADS1和2肺结节的恶性概率1%,预期群体罹患率为90%。

处理原则:每12个月行1次LDCT检查。此类指微小或无增长的结节,发展为侵袭性肺癌的可能性低。以下几种情况符合此类别:(1)实性结节6mm或新出现的4mm的微结节;(2)基线LDCT筛查部分实性结节的总直径6mm;(3)20mm的非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GGN),或者≥20mm无变化或缓慢生长的GGN(图3);(4)≥3个月无变化的3或4级结节(图4,图5,图6)。

Lung-RADS2的报告和处理建议:在CT报告中应明确描述此类结节的大小、是否为新发、是实性还是部分实性以及部分实性的大小,对于GGN需区分部分实性结节或非实性结节。需特别指出:对孤立圆形结节必须在肺窗上测量其直径,并以整数报告,以下分类中都将按此原则测量和报告结节大小。强调3和4A级结节在间隔≥3个月复查CT无改变时,应归于Lung-RADS2级肺结节。最后,在报告中要明确建议胸部CT筛查及其具体时间。因为此类结节发展为活动性肺癌的可能性小,故建议每12个月复查1次LDCT。

第四类:Lung-RADS3

分类为可能良性结节,其恶性概率为1%~2%,预期群体罹患率为5%。

处理原则:每6个月行LDCT筛查。此类结节具体表现包括:(1)实性结节:基线测量直径≥6mm,但8mm或新发结节直径达4mm,但6mm;(2)部分实性结节:总直径≥6mm,其中实性成分6mm(图7)或新发结节总直径6mm;(3)基线CT扫描非实性结节(GGN)≥20mm或新发。

Lung-RADS3的报告和处理建议:此类结节建议短期随访,包括临床上变为侵袭性肺癌可能性低的结节。在CT报告中应该强调可能二字,因为此类结节可能是良性,也可能转变为恶性。因此,报告中应建议随访时间为6个月,而不再是12个月。该类患者CT复查无变化时应纳入Lung-RADS2级,患者应回归为每12个月1次的LDCT筛查。

第五类:Lung-RADS4

分类为可疑恶性结节。

处理原则:此类结节推荐其他临床试验和(或)组织活检,具体采取哪一种处理策略取决于其子类别,包括4A、4B和4X

(一)Lung-RADS4A

分类为可疑恶性结节,其恶性概率为5%~15%,预期群体罹患率为2%。

处理原则:每3个月LDCT复查;存在≥8mm的实性成分时需行PET-CT检查。此类别包括:(1)实性结节基线直径测量≥8mm,但15mm(图8,图9,图10,图11,图12),或直径增长8mm,或新发结节直径达6mm,但8mm。(2)部分实性结节直径≥6mm,其中实性成分≥6mm,但8mm(图13);新发或实性部分增长4mm。(3)支气管内结节。

Lung-RADS4A的报告和处理建议:这类结节的诊断对放射科医师具有一定挑战。推荐3个月短期CT随访,CT报告中对出现直径≥8mm的实性成分需建议PET-CT排查。该类患者CT复查无变化时也应纳入Lung-RADS2级,患者应回归为每12个月1次的LDCT筛查。

(二)Lung-RADS4B

分类为可疑恶性结节。

处理原则:胸部CT增强或平扫,根据恶性的概率和并发症选择实施PET-CT和(或)组织活检,存在≥8mm的实性成分时需行PET-CT检查。ACRLung-RADS1.0建议进行恶性概率评估时,可链接McWilliams肺癌风险评估网(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