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姐感觉呼吸不畅、气短已有三年时间,备受折磨。
一直在寻求医治,但医生总告诉她不用处理,继续观察就好。随着时间推移,张姐觉着自己气短的毛病越来越严重,她心理犯了嘀咕,不禁产生了“灵魂”三问:
真的没事吗?
不用处理吗?
会不会变坏啊?
张姐心想不行,还得寻个“靠谱点”的医生给看看,打听一番,她找到了甲乳外科李金茂主任。
见到张姐,李主任发现她脖子较常人看起来粗大,本以为是肥胖引起的,没想到,仔细查体后发现,脖子用手一摸,就能摸到两个比“腰子”还大的包块。
李主任立即让张姐做了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检查。
一查吓一跳,张姐脖子两侧的甲状腺已经肿大到近12cm,而且能明显感到,在这两个大“腰子”压迫下,张姐呼吸急促。
▲
肉眼看起来张姐只是脖子粗大,突出并不明显,但“魔鬼”都藏在里面,点击下图,可看到取出的两个巨大甲状腺肿。(预警!图片略微血腥)
点我一下
根据查体和检查结果,李主任考虑良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性比较大,但短期内甲状腺迅速增大压迫气管的情况,也符合甲状腺淋巴瘤(恶性)的症状。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同样都是甲状腺肿大,发病机制却完全不同,治疗方法也大有不同。一个是长期的增生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反复交替继而形成,一个是甲状腺炎中的淋巴细胞长期慢性刺激逐渐形成。
对于张姐而言,无论是哪一种,肿大到12cm的甲状腺已经向上延伸到了下颌骨,向下钻进了胸骨后,手术刻不容缓。
在“挤满”血管、神经、食道、呼吸道的脖子里,将两个“腰子”大小的甲状腺组织取出,手术具备一定难度:
一方面,切口必须尽可能小,保证患者术后美观度。
另一方面,紧贴的喉返神经、绿豆大小的甲状旁腺、跳动的颈总动脉、亮黄的胸腺,以及被甲状腺包绕的气管食管……,都“虎视眈眈”地盯着手术刀,需要李主任发挥“探囊取物”技术,仔细避开它们,完整切除整个肿大甲状腺组织。
不到一个小时,两个挂在张姐脖子上的“腰子”就被“端”了下来。
手术,是评判一个外科医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而“刀法”,是手术的基石。
这游刃有余、干净利索的刀法,是外科医生李金茂主任从医近三十年历练出的技术。
麻醉苏醒后,张姐的第一句话便是:“大夫,我感觉呼吸顺畅多了。”
除了呼吸顺畅,还有一个好消息等着她,根据术中送检的病理结果,张姐的甲状腺肿物为良性结节,排除了甲状腺淋巴瘤的可能性。
以前因为碘盐的缺乏,出现了很多大脖子病,此次病理结果出来后,大家都不禁感叹,竟然是桥本氏甲状腺炎,一种临床上越来越高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隐匿、逐渐肿大,但是肿大成张姐这样的,却很少见。
针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无特殊预防措施,平时注意饮食习惯、适当平衡碘盐的摄入量以及避免可发生甲状腺肿大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学科专访实录
甲乳外科:妙手造神奇成为患者心中希望之灯
什么“飞机场”?压根不存在!
走进大兴的军大人号
李金茂:甲乳外科的“小李飞刀”
来源:甲乳外科/郭珍珍
编写:宣传办/雷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