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显示癌症新发人数继续上升,于癌症新发人数从万增加到万,增幅3%;同年,世界新发病例约万,中国新发癌症病例占世界的1/4,数据显示,中国癌症发病率位居全球第74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死亡率却位于第29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40岁之后发病率快速提升,80岁达到高峰,一个人一生患癌风险36%,。

可见,人从婴儿呱呱坠地直到年老死亡的一生中,在各个阶段都有受癌症侵袭的危险。早在数千年前《黄帝内经》就有“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精辟论述,提出了预防胜于治疗的思想。

肿瘤的预后善恶,与是否能够“三早”医学家们认为绝大多数肿瘤都有可能做到早期或者相对早期发现和诊断。大力开展肿瘤的普查普治工作,尤其在肿瘤高发地区,再有家族史,高发年龄和高发性别的人群中进行普查,早期发现肿瘤非常重要。

一、幼年期

前段时间,相信大家都听闻“罗一笑”事件,事件的主角就是5岁的罗一笑,原来健康活泼的小女孩却被查出患白血病,最终因病程进展离开我们,令人感到无比心痛!像这样的临床病例真不少。

儿童恶性肿瘤是儿童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仅次于意外死亡。儿童肿瘤绝大多数来源于中胚层或间叶组织细胞,由不成熟的胚胎组织发展而来,常发生于造血、淋巴系统,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及肌肉等组织器官。

常见癌症

?血液肿瘤以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最常见;

?中枢性神经系统肿瘤如脑瘤;

?交感神经系统肿瘤,神经母细胞瘤为主;

?小儿肉瘤如横纹肌肉瘤、骨肉瘤等;

?还有肾母细胞瘤、骨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常见的致病因素

?妊娠期留下隐患:母亲怀孕时期或患有某些疾病,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经常受到电离和非电离辐射,或应用某些激素、药品,这些因素均会“刺激”母体内的生殖细胞基因突变而发生恶性肿瘤。

?遗传基因所致:一些患儿染色体上往往携带了父母遗传的突变基因,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即可发生恶性肿瘤;或在某些因素刺激发生二次突变而发生恶性肿瘤。

?后天危险因素:儿童出生后的环境污染、不良饮食习惯、免疫因素和病毒感染等危险因素,如二手烟、医疗性放疗、化学药品、长期高脂肪少纤维饮食、反复轻微损伤等。此外,某些父母从事高危职业,因此孩子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致癌因素而患癌。

对策

?孕妇应尽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苯、酚类化工原料,慎用可能对胎儿造血系统及染色体造成损害的药物。必要时对有肿瘤家族史的孕妇,作染色体检查。

?儿童因加强户外运动,增强体质,避免反复病毒感染;科学用药,避免使用苯环类的抗生素;注意家庭室内环境污染,保持儿童居家空气流通;远离辐射;注意食品安全卫生,少食或禁食带有防腐剂、添加剂超标食品,清洗蔬菜水果中残存的农药。

?高度警惕儿童肿瘤的早期信号:持续低烧、不明原因的脸色苍白、出血、可触及肿块(颈部、腋下、腹股沟、腹部、后腰部等)、长期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疼痛(头痛、腹痛、关节痛)、腹胀、呕吐、眼球前凸、眼睛疼痛等。发现有可疑症状,医院排查。

二、中青年期

随着年龄增长,癌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40岁之后发病率快速提升。30岁至60岁正是人生最有活力的时候,也是创造事业的时期,也是一生中压力最大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幼,但也是成人恶性肿瘤初露头角,时刻爆发的时候,令人防不胜防。

常见的癌症

?肺癌:根据最新的统计,发病率、死亡率均是最高的,高发年龄为45-65岁。常见致病因素有吸烟、工业等有害物质接触、大气污染等。常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痰血等。

?肠癌:在我国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大肠癌的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下的占大肠癌发病的50%,30岁以下的病例占10%-20%。常见致病因素有长期食用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遗传因素,大肠多发性息肉非癌性疾患等。常有便血、大便粘液、大便次数增加、腹痛贫血等症状。

?胃癌:好发于45岁左右的中年人,现明显趋向年轻化。常见致病因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因素。如喜食’烟熏及煎炸等易产生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食物,腌制食物中亚硝酸盐二级胺,吸烟,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也是致癌的因素。’早期可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食欲减退、嗳气、反酸等;进展期时表现为体重减轻、贫血、胃部疼痛、出血、黑便等,胃癌恶性程度高发展快、病程短,好发于胃窦部。

?乳腺癌:好发于40-60岁的中年人,中位发病年龄为47岁。常见致病因素为家族史、月经、婚育因素(月经初潮年龄小、绝经晚和月经周期短,不育、晚育)、肥胖、饮酒,喜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激素替代治疗等。常表现为乳房出现肿块及乳房皮肤、乳头改变。

?肝癌:在我国平均患病年龄为43.7岁,30-44岁年龄组肝癌死亡居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常见致病因素有肝炎病毒感染、食物中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饮酒因素等。常见症状:右上腹疼痛、不适、胀满,上腹部包块,食欲减退,乏力和消瘦等。

?宫颈癌:在我国发病通常在35岁以后,高峰年龄在45-49岁,现呈年轻化的现象。常见致病因素是HPV病毒感染、性行为紊乱、多孕多产,重度宫颈糜烂等。常表现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反复阴道流液,下腹、臂部、下肢疼痛等。

对策

?定期体检,普及医学知识,提高警觉意识,广泛宣传肿瘤防治的基本知识,提高道德水准,高危人群要做防癌体检;

?及早处理癌前病变,定期监测,也不要整天提心吊胆,诚惶诚恐,疑虑重重;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加强运动不要因繁忙的学习和工作挤占正常的休息和运动时间;

?保持心理健康,及时减压,提倡健康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建立和谐温暖的亲情关系。

三、老年期

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老年人的基数不断增多,同时,老年肿瘤患者也按一定比例增加。成人癌症发病率从40岁开始快速升高,肿瘤发病的危险性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80岁达到峰值。致病因素很显然的,老年人的免疫力及身体机能明显降低,合并诸多慢性疾病,易受致癌物的影响,及致癌因素的累积,使得更容易恶性肿瘤。

常见癌症是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食管癌、淋巴瘤和前列腺癌等。

对策

?戒烟限酒,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

?养成均衡合理的饮食习惯,调配多样化及健康的饮食,多食用蔬菜及各类粗粮;

?每天坚持进行适度运动锻炼,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免疫力;

?保持良好乐观的心理状态,结交三五知己,发展健康兴趣爱好,减缓机体衰老的过程;

?由于老年人机体各项机能减退,疾病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定期的健康体检是必要的,尤其是高危人群应进行有针对性防癌体检,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综上所述,用四个“三分之一”总结:人的一生中超过三分之一(36%)的机会患癌,在所患的癌症中,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延长生命的。

肿瘤的发生是机体与外界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肿瘤预防应该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并长期坚持。我们应该如何科学预防呢?

1.均衡营养,合理饮食。多吃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食物,保证每天都食用一定量的新鲜蔬菜水果,限制食用高盐食物,减少进食腌制食品、油炸食物等。

2.保持健康的体重,特别是保持合理的腰围:肥胖是引发多种疾病的重大诱因,包括癌症。肥胖会导致雌激素的分泌增加,这是引发乳腺癌的常见原因之一。

3.科学运动:运动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应该在日常生活种坚持锻炼。

4.戒烟:吸烟也是一种诱发癌症的因素。戒烟是可以减少癌症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5.减少饮酒:喝酒过量也容易引发癌症的发生。不喝酒或者适量的喝酒能降低疾病发生的危险。

6..避免某些激素治疗:一些激素的乱用也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7.避免过多的医学放射:尽量减少一些医学仪器的照射,这也是一种诱发因素。

8.远离一些污染源。例如,尽量不要在新房装修好后立即入住;购买新车后,进行甲醛测试,并保持较长时间开窗通风。

9.生活规律,少熬夜。长时间熬夜会增加乳腺癌、胃癌的患病风险。

10.情绪稳定心态平和: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是百病之源。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有利于防癌。

11.定期体检: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患恶性肿瘤的风险。

结语:我们在感慨越来越多的年轻生命逝去的同时,也要生出警惕之心。平时要留意自己的健康状况,注意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多锻炼身体,坚持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一旦察觉出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医院检查治疗。要相信,肿瘤君并非能轻易滚蛋,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将之拒之门外。

做好人生防癌三阶段,让癌症滚蛋吧!

想知道如何健康养生、预防肿瘤吗?

想知道什么是肿瘤的接力治疗吗?

想知道肿瘤如何防复发、防转移吗?

想知道肿瘤治疗中西医应该如何选择吗?

想知道肿瘤手术、放化疗后怎么快速康复吗?

免费健康-让专家告诉您!

我们的济中路76号王振国门诊部

网址:







































李从悠
关爱白癜风健康惠民活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