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总是在给出诊断意见,告诉病人:你得了什么病。
如果有一天,他要面对自己的疾病,特别是那些看上去很凶险的疾病,他会怎么样?
以他的专业知识,他肯定比普通人更了解,这个疾病意味着什么,可以做怎么样的治疗,有什么样的风险。那么,当时当刻,他的感受是什么,他想了些什么?
医院外科医生丁烨(化名)坦承,在看到自己的CT片子上,肺部的一个肿块张牙舞爪,边界不清,疑似恶性肿瘤的时候,他头脑一片错乱,完全失去了判断能力。
他度过了很糟糕的一段日子,而这次疾病对于他的意义是,让他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未来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它就张牙舞爪地呈现在那里去年,丁烨生了一场病。在这场病中,他思考了很多。
当时丁烨连着发烧了好几天,他没有请假,依然在正常工作。“我们科室,工作量很大,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我请假的话,意味着就得有人来额外填我的工作。”所以,他照常查房,照常做术前准备,照常做手术,一台手术常常要站4、5个小时,两台手术下来就是晚上了,他回家稍稍休息一下,第二天继续工作。
这样带着39度的高烧工作了3、4天之后,有一天在手术室,护士问丁烨:你怎么一直在发抖?他当时还以为是空调温度开得太低,导致自己剧烈寒战。护士给他在盐水瓶里装满热水,让他捂着,他还是觉得冷到骨髓里。同事提醒他:你发烧老是不好,是不是引起肺炎了?去拍个片子吧。
趁着工作间歇,丁烨去CT室拍了片子。拍完之后,他走到读片室看了一下自己的片子。那一刻,他惊呆了。“肺片上,有一团核桃大小的阴影。一般良性的肿块,表现出来的样子是包膜完整,边界清晰,而在我的片子上,那块阴影张牙舞爪地呈现在那里,它的边界非常毛糙。”
事隔几个月,现在坐在记者对面的丁烨可以平静地回忆当时的情景,但在当时当刻,他坦承,自己头脑中一片错乱,完全失去了判断能力。
“在临床上,如果我的病人拿出这样一张CT片子,那我一定可以理性地进行分析,告诉他有可能是哪一种疾病。但是碰到自己的情况,我根本没有办法理性地去分析,是影像科、呼吸科、我们自己科室的同事们来给我读片、分析,给我摸淋巴做检查……他们没有给我下定论,说有多种可能性。我是医生,知道只有做了切片活检,才能下一个定论,但这种‘疑似’还是让我度日如年。”
1记者:在无法明确是什么病症的那段日子,你过得怎么样?丁烨:我心理压力非常大,感觉人生突然变得短暂,时间完全不够用。那段时间,爱人怀孕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把这个消息告诉她,父母年纪大了,我也不忍心用这样的事情打击他们。我还在正常上班,可是每一天对我来说都很难熬。白天有工作做还能分散一点注意力,到了晚上,我睡不着,心情非常压抑。我就在那一个个睁着眼睛无法入睡的夜晚,自己给自己分析病情,心想下一步要选择怎么样的治疗措施。
2记者:你说得很坦诚,在面对疾病的时候,人是有很多情绪的,难过、郁闷、无助……但你同时又是一名有着多年从医经验的医生,你会思考自己的治疗方案,那你是怎么考虑的?丁烨:按理说,要明确病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切片去活检,这是一个金标准。如果是碰到病人,我肯定会这样理性地建议病人去采用这个方案。但是碰到自己,我发现自己有了犹豫,不愿直面手术和病理报告的双重打击。所以在几位主任的建议下我采取了间接的诊断性治疗的方法,应用大量抗生素来冲击这个肿块,再通过CT检查来看这个肿块的变化,很幸运,在经过了两个月的治疗后这个肿块就变小了,基本排除了恶性肿瘤的嫌疑。
3记者:在这个过程中,你深刻体会了作为一名病人的感受,那么这对你之后面对病人,有什么影响吗?丁烨:在面对病人的时候,我的人文关怀会更多一点。以前查房的时候,主要就是看病理指标,现在我也会白癜风怎样防治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