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很多时候,人们为了隐藏某些秘密,会戴上面具进行伪装。
而一些肿瘤为了让自己肆意生长,也会放出烟雾弹,伪装成其他疾病,让人难以察觉。
胰腺癌:伪装者中的高手
胰腺,是一个狭长的腺体,横卧在人体上腹部腹膜后,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内分泌器官。
胰腺的位置比较特殊,在腹部深处,即使人体出现了一些异常的情况,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部疼痛等,也往往容易被误诊为胃部疾病。
特殊的位置,使得胰腺十分容易“隐藏病情”,超过60%的胰腺癌患者被误诊,而门诊发现的胰腺癌患者,80%以上已经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几乎为0。
腹痛≠胃病
胰腺癌患者常见有腹痛,疼痛的位置在中上腹的深处,可以表现为持续性的加剧钝痛或钻痛。到了中晚期,腹痛剧烈时会累及到腰背部。采取蹲下、前倾坐位、蜷膝卧位,可使腹痛减轻。
肩膀疼≠肩周炎
在胰腺癌最早期的症状大多不是腹疼,而是很像肩周炎的肩背部疼痛。常见为背部有沉重牵拉感,晚上疼痛加剧,长期不能消除且会不断加重。
体重下降≠减肥
胰腺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参与消化作用,一旦胰腺长了肿瘤,就会引起消化受到阻碍,使体重出现变化。因此,如果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半年内体重下降10%以上,就要引起重视。
尿液性状改变≠肾病
大多胰腺癌患者尿液看起来看起来较深,呈深黄色、褐色、铁锈色甚至黑色。而泥土颜色或油腻的大便也意味着胰腺出了问题,它可能是由于肿瘤阻塞了胆管所引起的。
血糖升高≠糖尿病
虽然糖尿病的诊断并不意味着你肯定会患上胰腺癌,但糖尿病与患胰腺癌的风险上升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胰腺负责制造胰岛素,所以肿瘤的早期阶段会影响胰腺生产胰岛素的能力,从而引发糖尿病。
胰腺癌虽然很会伪装,但也不是不能被查出来。40岁以上人群,医院进行胰腺B超、螺旋CT等相关检查。如果血液检查发现CI这种肿瘤标志物升高,也要引起注意。
淋巴癌伪装的病症很容易被忽视
淋巴癌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过去20年间,其发病率增加了75%,每年新发患者近10万。
但它又是很会“伪装”的病,看似普通的病症,却可能是淋巴癌,以至于不少患者确诊时已属于晚期!
免疫力下降≠疲劳熬夜
很多时候免疫力下降与熬夜、疲劳等生活因素相关,但如果短期内经常被细菌或病毒感染,且治愈缓慢,可能预示淋巴系统出现了问题。
因为淋巴是人体的免疫及监测系统,小到感冒病毒,大到肿瘤癌细胞,都需要它来抵御。一旦发生病变,就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发烧咳嗽乏力≠流感
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某些病原体感染有关,如果经常感冒发烧,并伴有咳嗽、盗汗等症状,一定要警惕淋巴瘤。
浑身骚痒≠皮肤病
浑身骚痒,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皮肤病。但有文献表明,痒与恶性肿瘤关系密切。一般来说,瘙痒发生的部位多是肿瘤生长的部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也可能有全身性瘙痒症状。
如果出现慢性顽固性瘙痒、找不到原发皮肤病,且止痒药没什么效果,就要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是其他癌症,也可能是淋巴瘤。有数据显示,16%~30%的淋巴瘤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症状。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或自己在颈部、腋下、腹股沟摸到无痛的、位置固定的、坚硬的肿块,应及时进行血液检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一旦发现肿瘤,应进行活检,确定良恶性。
另外,30~55岁、有家族遗传病史,以及存在其他高危因素的易感人群,最好定期做针对性的淋巴检查。
脑肿瘤可伪装的疾病很广泛
因为大脑是人体的“总司令”,无数的生理活动和功能都离不开它的参与。所以一旦大脑长出肿瘤,影响可能遍布全身上下,也就很容易伪装成其他各种疾病。
头颈痛≠颈椎病
头痛是脑肿瘤患者十分常见的症状表现,如果肿瘤发生,也易出现颈部疼痛,并向眼眶放射。但由于大众不容易想到脑肿瘤,所以很可能被误认为是颈椎病。
恶心呕吐≠胃肠病
脑肿瘤患者由于颅内压力升高,可能刺激到调节内脏活动的延髓中枢,从而引起恶心呕吐。这种呕吐与胃肠疾病引起的呕吐不同,它主要表现为喷射状呕吐,与饮食没有明显关系,也不伴随腹泻等其他胃肠道疾病症状。
视力下降≠眼疾
大脑长了肿瘤,可能会压迫到视觉传导通路,引起视力下降。另外,脑肿瘤会导致颅内压力升高,可能造成眼静脉回流不畅,使得眼底水肿;还可损伤眼底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让视力下降,甚至损伤视神经,导致失明。
突发抽搐≠癫痫
脑瘤或脑瘤引起的脑水肿,可能刺激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导致局部肢体或全身抽搐。如果不明原因地突发抽搐,可能不是癫痫,而要考虑脑瘤的可能。
脑肿瘤虽然发病率较低,可一旦确诊,治疗难度很大,致死致残的风险也比较高。所以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警惕,及时进行脑部CT或核磁共振检查。
文章来源:BTV我是大医生官微、以及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