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以下简称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造血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通常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年我国发布的年肿瘤登记数据显示,淋巴瘤在我国发病率约为5.94/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发病率居常见恶性肿瘤的第10位。~年间我国发病率约为2~5/10万,~年间发病率为3~6/10万,~年间发病率为6.68/10万,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多见于60~70岁患者。李晓秋等报道,国内HL、NHL的B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NK细胞淋巴瘤,在所有淋巴瘤中的构成比分别为8.54%、66.31%和21.38%。B细胞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滤泡性淋巴瘤较西方人群相对少见。过去的20年中,NHL患者的中位年龄在升高;而老年NHL患者可能患有严重的合并症(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往往使治疗选择及其实施更加复杂。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生并产生克隆性免疫球蛋白以及骨骼破坏为特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发病居于所有血液系统肿瘤的第3位,仅次于白血病和淋巴瘤。目前,认为MM起源于B记忆细胞。我国MM的发病率约为1~3/10万,中位发病年龄为60岁,男女性之比约2∶1。随着对骨髓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不断深入,新型靶向药物联合传统化疗的应用已使MM治疗有效率得以提高,生存期已显著延长。

阿霉素作为传统细胞毒药物,仍然是淋巴瘤和骨髓瘤化疗的基本药物,而脂质体阿霉素具有诸多的优点。

1淋巴瘤和骨髓瘤

1.1淋巴瘤的治疗

目前,HL常用一线治疗方案还是ABVD方案,治疗效果较好,远期生存率也比较高,治愈率可达80%以上。

1.2MM的治疗

目前,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MM尚属不能治愈且不断进展的疾病。MM患者即使治疗后一度达到缓解状态,但最终仍将复发,且复发的间隔会越来越短,因此,对于MM的治疗,控制疾病进展和延长患者生存至关重要。传统化疗主要是含蒽环类药物的VAD方案,但是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以及免疫调节剂等新药的出现,MM患者的缓解率也明显提高。以阿霉素为代表的传统细胞毒药物与蛋白酶体抑制剂以及免疫调节剂联合具有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缓解率,延长患者的生存。

无论是淋巴瘤,还是MM,目前化疗依然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大多数一线化疗采用多药联合方案;其中,蒽环类药物(主要是阿霉素),因其出色可靠的疗效,仍然广泛应用于治疗淋巴瘤和MM。

2传统的蒽环类药物

蒽环类药物的抗肿瘤疗效确切,但是以严重的心脏毒性而著称;其心脏毒性可以分成急性、慢性和迟发性3类。

鉴于传统蒽环类药物具有严重的近期和远期心脏毒性,从患者长期获益考虑,对于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患者,都需要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