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条件的提高,不少人在生活习惯上越来越不健康,习惯性的熬夜,吃烧烤,抽烟喝酒,成了生活中必备的习惯,然后正是这样导致了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增加。咳嗽、咯血、持续胸痛是肺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往往又易被患者所忽略。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个肺癌的典型案例,一起看看吧。
简要病史
杨XX,女,48岁,于年5月7日因反复刺激性干咳伴体重明医院就诊,行胸部CT增强示:左肺门肿块,考虑为中央型肺Ca并纵膈内淋巴结转移,左肺上叶阻塞性肺炎;肝S7段小结节样病灶,转移瘤待排。为进一步诊治,医院就诊,行支气管镜示:左肺上叶上分支开口见息肉样新生物完全堵塞管腔,周围粘膜充血肿胀,触之易出血;诊断为:左肺上叶上分支新生物,Ca?。5月23日病检示:镜下见裸核、深染的异型细胞团,结合免疫表型符合肺小细胞癌。未行特殊处理,医院治疗,于年6月24日第一次医院/医院肿瘤二科。
影像资料
治疗前:年6月24日胸部CT增强
诊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诊断左肺小细胞肺癌局限期,有化疗指征,予“依托泊苷+顺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有同步放化疗指征,于年8月8日开始行胸部放疗,共计28次,放疗后肿块明显缩小,症状好转。放疗后继续予“依托泊苷+顺铂”方案行2个周期化疗,顺利完成治疗出院。
影像复查
治疗后:年9月27日复查胸部CT增强
愈后情况
3月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一般情况良好,无特殊不适。于年12月12日来院复查胸部CT示:左侧中央型肺Ca放化疗后改变,肿块较前稍缩小,余片同前。
颅内转移
年8月1日患者在广东省东莞市无明显诱因突发恶心呕吐、头痛,伴四肢麻木,不能站立,活动受限,医院输液治疗症状无缓解,遂来我院诊治,行头颅MRI增强示:考虑脑内多发转移瘤;右侧乳突炎。胸部+上腹部CT增强示:左侧中央型肺癌放化疗后改变,对比前片大致同前,左上叶前段阻塞性肺炎;余同前;肝右叶小圆形低密度影,性质待定,考虑囊肿可能性大。考虑诊断:左肺癌化放疗后伴脑转移瘤IV期,有脑转移放疗指征,于8月11日行全脑放疗(计划为:PGTV50Gy25次,PTV39.6Gy22次),辅以脱水,增强免疫力治疗,放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无恶心呕吐,无头痛,神志清楚,自由活动,生活能自理。放疗后于年10月25日开始予“替莫唑胺胶囊”单药口服化疗。
影像资料
放疗前:年8月8日头颅MRI增强
放疗后:年9月15日头颅CT增强
预后情况
于年12月22日来院复查头颅MRI增强示:脑内多发占位病变:脑干转移较前缩小,右侧额枕顶叶区转移大致同前;右顶叶病灶内异常信号大致同前:瘤瘁中?建议动态随访。
此后,患者定期在我院随访复查,病情稳定无复发,一直予“替莫唑胺胶囊”维持治疗,目前患者生活能自理,行动自如,精神、睡眠、食欲可,大小便正常。
温馨提醒:咳嗽、咯血、持续性胸痛为早期肺癌三大症状需提高警惕。
肿瘤二科简介
医院/医院肿瘤二科是在原肿瘤科的基础上,医院发展而创立的科室,是我院医疗、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临床科室,开展各种恶性肿瘤内科先进诊疗技术,以肿瘤的诊断及放、化疗为主攻方向。包括:各种肿瘤的单纯放化疗;术前、术后放化疗;对不同的恶性肿瘤进行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放化疗。对开展肺穿刺、肝穿刺、淋巴结穿刺及通过胸腔、腹腔给药,有效的控制肿瘤的进展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室主任由我院肿瘤科创始人李晨曦主任担任,目前科室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医师6名,医护工作人员共20余名。床位60余张,有高档VIP病房及普通病房可供选择。医院医院中的重点科室,医院内科主任罗永忠教授,放疗科主任黄再捷教授到我科与病人零接触指导工作。
科室拥有一支高素质、护理业务强的护理队伍,有化疗专科护士、造口护士、静疗小组成员,在肿瘤化疗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肿瘤化疗病人的护理特点,护士长带领团队率先开展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PICC)及使用微电脑输液泵等护理新技术,在永州市率先开展B超引导下PICC置管及输液港植入术,解决了高难度穿刺血管病人的静脉化疗问题,保护病人的血管,精确化疗给药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对化疗所致静脉损伤有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了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注重病人的康复护理及社会、心理、身体的整体护理。
自开科以来,我科医护人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以饱满的热情竭诚为病人服务,病人满意度较高,我科病床使用率达98%以上。年度被评为“先进科室”,年在我院出院病人满意度,病床使用率,出院人均费用达标率,出院人次均排名靠前,取得很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我们坚持“医术至精,医德至上,服务至诚“的理念,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