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生防癌三阶段,让癌症滚蛋吧!

前不久,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显示癌症新发人数继续上升,从万增加到万,增幅3%;同年,世界新发病例约万,中国新发癌症病例占世界的1/4;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预期寿命85岁时,一个人患癌风险36%。

可见,人从婴儿呱呱坠地直到年老死亡的一生中,在各个阶段都有受癌症侵袭的危险。因此,了解一生中儿童期、中青年时期、老年时期常见癌症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地科学预防,是抵御癌魔的关键。

一、儿童期

(抵御癌魔,茁壮成长)

前段时间,相信大家都听闻“罗一笑”事件,事件的主角就是5岁的罗一笑,原来健康活泼的小女孩却被查出患白血病,最终因病程进展离开我们,令人感到无比心痛!像这样的临床病例真不少。

儿童恶性肿瘤是儿童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仅次于意外死亡。儿童肿瘤绝大多数来源于中胚层或间叶组织细胞,由不成熟的胚胎组织发展而来,常发生于造血、淋巴系统,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及肌肉等组织器官。

儿童肿瘤虽然很凶险,但如果早期治疗,预后一般比成人肿瘤好,其总体治愈率可达到70%以上。

常见癌症

?血液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最常见);

?中枢性神经系统肿瘤(如脑瘤);

?交感神经系统肿瘤(神经母细胞瘤为主);

?小儿肉瘤(横纹肌肉瘤、骨肉瘤等);

?肾母细胞瘤、骨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常见的致病因素

?怀孕时留下了“祸根”:母亲怀孕时期或患有某些疾病,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经常受到电离和非电离辐射,或应用某些激素、药品,这些因素均会“刺激”母体内的生殖细胞基因突变而发生恶性肿瘤。

?遗传带来的“恶果”:一些患儿染色体上往往携带了父母遗传的突变基因,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即可发生恶性肿瘤;或在某些因素刺激发生二次突变而发生恶性肿瘤。

?后天危险因素:儿童出生后的环境污染、不良饮食习惯、免疫因素和病毒感染等危险因素,如二手烟、医疗性放疗、化学药品、长期高脂肪少纤维饮食、反复轻微损伤等。此外,某些父母从事高危职业,因此孩子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致癌因素而患癌。

对策

?孕妇应尽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苯、酚类化工原料,慎用氯霉素等药物。对有肿瘤家族史的孕妇,要作基因检测。

?儿童要加强户外运动,增强体质,避免反复病毒感染;科学用药,减少使用苯环类的抗生素;减少家庭室内环境污染,保持儿童居家空气流通;远离微波辐射;注意食品安全,少食或禁食防腐剂、添加剂超标食品,清洗蔬菜水果中残存的农药。

?高度警惕儿童肿瘤的早期信号:持续低烧、不明原因的脸色苍白、出血、可触及肿块(颈部、腋下、腹股沟、腹部、后腰部等)、长期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疼痛(头痛、腹痛、关节痛)、腹胀、呕吐、眼球前凸、眼睛疼等。一旦发现有可疑,一医院排查。

二、中青年期

(抵御癌魔,奋斗人生)

随着年龄增长,癌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40岁之后发病率快速提升。30岁至60岁正是人生最有活力的时候,也是创造事业的时期,也是一生中压力最大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幼,但也是成人恶性肿瘤初露头角,时刻爆发的时候,令人防不胜防。

常见的癌症

?肺癌:根据最新的统计,发病率、死亡率均是最高的,高发年龄为45-65岁。常见致病因素有吸烟、工业接触、大气污染等。常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痰血等,尤其长期吸烟者。

?肠癌:在我国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大肠癌的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下的占大肠癌发病的50%,30岁以下的病例占10%-20%。常见致病因素有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遗传因素,大肠非癌性疾患等。常有便血、大便粘液、大便次数增加、腹痛贫血等症状。

?胃癌:好发于45岁左右的中年人,现明显趋向年轻化。常见致病因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因素烟熏及煎炸可使食物产生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腌制食物中亚硝酸盐二级胺,吸烟,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早期可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食欲减退、嗳气、反酸等;进展期时表现为体重减轻、贫血、胃部疼痛、出血、黑便等,恶性程度高发展快、病程短,好发于胃窦部。

?乳腺癌:好发于40-60岁的中年人,中位发病年龄为47岁。常见致病因素为家族史、月经、婚育因素(月经初潮年龄小、绝经晚和月经周期短,不育、晚育)、肥胖、饮酒、激素替代治疗等。常表现为乳房出现肿块及乳房皮肤、乳头改变。

?肝癌:在我国平均患病年龄为43.7岁,30-44岁年龄组肝癌死亡居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常见致病因素有肝炎病毒、食物中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饮酒因素等。常见症状:右上腹疼痛、不适、胀满,上腹部包块,食欲减退,乏力和消瘦等。

?宫颈癌:在我国发病通常在35岁以后,高峰年龄在45-49岁,现呈年轻化的现象。常见致病因素是HPV病毒感染、性行为紊乱、多孕多产等。常表现为少量接触性阴道出血,反复阴道流液,下腹、臂部、下肢疼痛等。

对策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要做基因检测;

?及早处理癌前病变,定期监测;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加强运动;

?保持心理健康,及时减压。

三、老年期

(抵御癌魔,守护晚年)

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老年人的基数不断增多,同时,老年肿瘤患者也按一定比例增加。成人癌症发病率从40岁开始快速升高,肿瘤发病的危险性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80岁达到峰值。致病因素很显然的,老年人的免疫力及身体机能明显降低,合并诸多慢性疾病,易受致癌物的影响,及致癌因素的累积,使得更容易恶性肿瘤。

常见癌症是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食管癌、淋巴瘤和前列腺癌等。

对策

?戒烟限酒,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

?养成均衡合理的饮食习惯,调配多样化及健康的饮食,多食用蔬菜及各类粗粮;

?每天坚持进行适度运动锻炼,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免疫力;

?保持良好乐观的心理状态,结交三五知己,发展健康兴趣爱好;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需做基因检测,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四、基因检测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功能片断,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一切生物物种最基本的因子;基因决定人的生老病死,是健康、靓丽、长寿之因,是生命的操纵者和调控者。因此,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基因,一切生命的存在与衰亡的形式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包括您的长相、身高、体重、肤色、性格等均与基因密不可分。

  一.什么是DNA?

  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它遍布于人体每一个细胞内,是人类遗传信息的化学载体,是基因的主要组成物质。

  二.什么是染色体?

  染色体是细胞内两条高度螺旋的DNA链。是遗传信息的主要携带者,存在于细胞核内。

  三.什么是基因?

  基因就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指导人体内重要物质蛋白质等的合成,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一个基因不正常,甚至基因中一个非常小的片断不正常,就可以引起发育异常、疾病,甚至死亡。它可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人类的基因决定了人的生老病死。

  四.什么是疾病易感基因?

  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大多数疾病是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体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把那些与疾病的发生相关的基因我们称为易感基因。

  五.什么是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是指我们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破译人体携带的基因密码,从而预测个体将来患某种或某些疾病的概率。

  简单的说所谓基因检测,就是取被检测者的一滴血、口腔黏膜或其它组织细胞,经提取和扩增其基因信息后,通过特定设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等基因信息作检测。

  分析他所含有的各种疾病易感基因的情况,从而使人们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预测身体患疾病的风险,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让自己活得明明白白。

一图看懂基因检测的意义

发展基因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年,发展基因产业上升为了国家战略,基因检测技术被列入“新型健康技术惠民工程”。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改委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强调重点发展基因检测等新型医疗技术,快速推进基因检测临床应用以及基因检测仪器试剂的国产化,3年内建设30个基因检测技术示范中心,以开展遗传病和出生缺陷基因筛查为重点,推动基因检测等先进健康技术普及惠民,引领重大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年3月,“基因组学”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中提出“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

?年4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有关复函,批复在全国建设27个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加速推动我国基因产业规范化和跨越式发展,旨在大力发展基因检测技术,提高出生缺陷疾病、遗传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水平,全面提高人口质量。

?年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基因检测能力覆盖50%以上出生人口的目标,强调了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整合不同数据层面的生物学信息库,利用基因测序、影像、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在产前胎儿罕见病筛查、肿瘤、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实现精准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最后,用4个“三分之一”总结:人的一生中超过三分之一(36%)的机会患癌,在所患的癌症中,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还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延长生命的。

掌控人生防癌三阶段,基因检测不可或缺,让肿瘤君滚蛋吧!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必须治疗吗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