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炎炎夏日,游泳自然成了消暑纳凉的好办法!但是,游泳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泳池传播!关于这个“游泳健康”的问题,看看最近的一则新闻。

游泳时,染了什么病?

近日羊城晚报报道称,湖北宜昌市4岁女孩小莉(化名)最近频繁抓挠下部,医院就诊发现竟患上了淋病,准确来说,是淋球性感染引发了幼女外阴炎。

4岁女孩都没发育,怎么就染上了这种病呢?

一开始医生百思不得其解,而随后的检查发现,小莉妈妈竟也患上了淋病。一时间令人匪夷所思!最后妈妈无心的说起自己带着孩子去游泳的这件事,才让医生恍然大悟,并判断这病极有可能为游泳时传播。

医生表示,“近段时间以来妇科病患者有所增多,平均每天会接诊多个,半数都是滴虫、霉菌、淋菌性阴道炎等,这其中又有过半人表示曾去泳池游泳。其中更不乏女童。”

游泳中最容易传染的疾病你了解吗?孩子因游泳而易引发的皮肤病

通过游泳可直接或间接引起皮肤病,常见的有荨麻疹、日光性皮炎、软疣等。

荨麻疹

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皮炎的一种,主要是由于皮肤受冷热刺激而引起的。孩子患病后,皮肤上有形状不规则的红斑,有痒感、刺痛等症状。因此,孩子游泳前,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做些准备活动,并让其养成习惯,从而避免皮肤受冷热刺激而引发荨麻疹。

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主要是因孩子在太阳光下暴晒而引起的。孩子患病后,皮肤发红、脱屑、有痒感。为此,孩子游泳前,家长要给孩子涂上防晒霜或其他防晒用品。在太阳黑子活动期间,因紫外线会强烈刺激皮肤,此时不要让孩子在露天游泳池中游泳。

软疣

软疣属接触性传染疾病。孩子游泳时如果与他人共用更衣箱,很容易造成间接传染。因此,家长应把孩子的衣物放在自备的衣袋中,并在更衣箱内铺上纸或塑料布。

孩子因游泳而引发的耳病——中耳炎

孩子游泳时,若耳道里有耵聍(即平时所说的耳屎),耵聍遇水泡胀后就会腐蚀耳道皮肤,或耳道有湿疹也易引发中耳炎。孩子患病后,耳朵肿胀、疼痛,甚至流脓。

因此,孩子游泳前,家长应检查一下孩子的耳朵里有没有耵聍,若有耵聍,先把它取出来。让孩子游泳时不要往耳朵里拍水,以免刺激耳内皮肤。游完泳后,让孩子轻轻地单脚跳一下,使耳朵里的水流出来,若流不出来,千万不要用手用力去掏耳朵,可用软毛巾轻轻醮一醮,把水挤出,或用软棉签醮出。由于游泳池内的水比较脏,游完泳后,应让孩子用清水清洗一下耳朵。

孩子因游泳而引发的眼病

由游泳引起的眼病,常见的有4种:红眼病,淋菌性结膜炎,沙眼和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这些疾病一般是通过传染引起的。

红眼病:孩子患病后,眼睛高度充血肿胀、流泪,有粘稠样分泌物从眼内流出,有眼屎,而且容易产生一层灰白色伪膜。因此给孩子用药时,必须先用棉签把伪膜擦去,然后再滴眼药水。

淋菌性结膜炎:由于患有此病的孩子去游泳时,把细菌带到游泳池而成为传染源。其患病表现与红眼病相似。

以上两种眼病属细菌性感染。

沙眼: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属病毒感染。孩子患沙眼后,眼睛发痒,好像眼睛里面有沙子,眼泪增多,眼睑结膜充血,眼皮上出现高低不平的疙瘩。这些疙瘩,有的颜色发红,针尖大小,像砂粒样,称为“乳突”。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该病属病毒感染,流行特别快。孩子患病后,眼睛结膜上有充血,流清水样分泌物,并伴有发烧,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患儿怕光、易流泪。

此外,还有一种包涵体性结膜炎,可通过游泳池间接传染,其典型特征是眼皮上有绿色小疙瘩。

为防止孩子患这些眼病,家长可采取一些相应的预防保护性措施。游泳前后,给孩子上一些眼药水。每次游完泳把眼内的水空出后,让孩子用清水冲洗一下眼睛。让孩子用自己的专用毛巾,不要与他人混用。

如何预防传染病?

1、选择正规泳池,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互穿游泳衣裤,人太多时最好避免前往;

2、孩子身上有伤口最好不要游泳,游泳池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病菌和细菌,如果有伤口,可增加感染的风险;

3、儿童游泳时间不宜过长,一个小时左右为宜,游完后马上洗澡,将细菌、病菌冲洗掉,降低皮肤病的风险;

4、更衣室内的凳子、马桶、储物柜不要让皮肤直接接触,换下来的衣服也要用干净的袋子装好,尤其是内衣最好裹在外衣里面装好;

5、女孩子注意清洁阴部,最好等孩子稍大些再去公共泳池游泳。

所以,游泳也有隐患!爸爸妈妈一定要记好,注意保护好自己和孩子的身体健康,进入泳池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尽量选择正规的,保证水质的泳池;下水前查看一下水质是否清澈透明,如果泳池里人太多的话,建议不要下水,减少染病的几率哦!

文章

综合整编于羊城晚报等

编辑

文姬(择学堂)









































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有哪些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