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迫气管,呼吸都十分困难

老马是一位复发难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来自广东,年老马因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在当地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淋巴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

尽管目前有了相对成熟的CD20单抗联合CHOP方案,部分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但仍有半数患者会复发、难治,SCHOLAR-1研究显示,一旦患者复发难治,传统的化疗仅能使患者获得6.3个月的中位生存时间,由此可见该疾病之棘手。

不幸的是,老马始终疗效不佳,2医院,先后接受了19次一线和二线化疗,一些新的靶向药物也进行了尝试,但仍然无法阻挡全身淋巴结持续性进行性的肿大,甚至压迫到气管,呼吸都困难万分。

医院医生的介绍下,老爷子最终下定决心,求助到浙大二院血液内科,向钱文斌教授提出能否接受CAR-T细胞疗法。

近半年的治疗,完全缓解

钱文斌教授接诊后,发现老马同时还合并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情况不容乐观。但结合本中心前期积累的丰富CAR-T经验,在跟老马充分告知新型CD19-7×19-CAR-T治疗的获益和风险后,老马毫不犹豫地选择信任治疗团队,接受CAR-T治疗。

年8月3日

接受单个核细胞采集

年8月12日

开始接受3天的FC方案预处理

年8月17日

CAR-T细胞制备并质控合格,老马接受1×/kg体重的剂量CAR-T细胞回输。

细胞回输后,老马出现高热、低血压、心率失常等不良反应,经过钱文斌教授积极对症治疗之后,老马从CAR-T治疗的后续不良反应中慢慢恢复。CAR-T回输后3月老爷子再次接受PET-CT复查,这是淋巴瘤疗效评估最权威的标准,提示获得完全缓解。

什么是CAR-T细胞疗法?

把CAR-T分成CAR和T两部分。

T细胞,是人体免疫细胞中的一员,有识别、杀伤并清除体内突变的细胞的能力,而CAR简称为“GPS导航系统”。

因为癌细胞很狡猾,有时会隐藏自身的“信号”,让T细胞无法识别,将CAR嵌在T细胞的表面组成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这样的CAR-T细胞能够精准识别癌细胞,让其无所遁形。

CAR-T免疫疗法的工作原理

我们健康人的体内,免疫系统在发现入侵的病原体或变异的细胞时就会发出警报,并攻击和清除这些“异类物质”,这个过程称为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的关键:是免疫细胞识别并与“异类物质“结合,以T细胞杀死癌细胞为例,T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种类和数量越多,其识别癌细胞就越精准,杀死癌细胞的能力越强!反之,则T细胞识别清除癌细胞的能力越弱!

引起免疫应答的病原体或变异细胞所特有的、能被免疫细胞识别的特殊标记物,叫抗原,抗原和免疫细胞的抗原受体的特殊对应关系,就像锁和钥匙的关系。T免疫细胞缺乏针对性的钥匙(抗原受体)时,就无法解决携带相应锁(抗原)的癌细胞。

进行CAR-T治疗的过程,先采集来自癌症患者血液的T细胞,在实验室通过基因转导的方法转染,使其表达嵌合抗原受体,也就是让患者的T细胞在被“重编码”后,能够生成大量体内癌细胞特异性的CAR-T细胞。

然后把重新编码后的CAR-T细胞进行培养扩增,达到要求后再回输到患者身体里,这种嵌合抗原受体就像GPS一样可以特异性地追踪和识别并引导T细胞杀伤癌细胞,精准,高效!

CAR-T细胞疗法流程

CAR-T细胞治疗的流程简而言之是这样的:

在医院对患者进行抽血,收集白细胞——血样送至实验室分离出单个核细胞——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给其中的T淋巴细胞导入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使其可以特异性识别和杀伤癌细胞)——经体外扩增培养——检验合格放行后,医院——回输至患者体内完成治疗。

患者在CAR-T细胞治疗前应接受适当的化疗,减少体内肿瘤细胞数量,减轻治疗后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化疗一般在CAR-T细胞回输前5~10天进行,并保证在回输前的1~2天完成化疗。

患者在回输CAR-T细胞后第1个月,每周随访1次,在2~6医院复查,之后至回输后的2年内患者每3医院复查,对疾病状况及疗效、安全性进行评估。

CAR-T细胞治愈案例一个又一个,治疗为许多难治性疾病的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相信CAR-T免疫疗法会在疾病治疗方面大放异彩,帮助更多患者摆脱疾病的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