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最后一周,A股IPO受理公司迎来大爆发。
据IN核观药统计,年6月27日到7月3日的一周内,即有家企业IPO获得科创板、创业板受理。其中,12家企业根据证监会行业划分归属于医药制造行业。
而在这12家企业中,广州必贝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必贝特”)以20.05亿元的拟募资金额位列第一,进军科创板,中信证券在背后担任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
从公司最新进展来看,年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已同意必贝特以核心产品BEBT-的II期单臂试验结果为依据,提交附条件上市申请。BEBT-的首个目标适应症是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DLBCL),而目前国内尚无获批药物与标准治疗方案,临床需求缺口巨大。在此背景下,附条件上市获批的BEBT-有望成为国内治疗r/rDLBCL三线患者的首个靶向治疗小分子药物。
正是基于公司在研管线的市场潜力,虽然目前必贝特仍处于亏损状态、且无产品正式上市,但依然在上市前吸引了包括中信证券投资、朗玛峰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投资,短短一年以内,获得27名新增股东入股。
连年亏损中,等来在研产品附条件上市申请
聚焦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必贝特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正持续开发临床急需的全球首创药物(First-in-Class)和针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
在创新研发能力方面,年至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必贝特研发费用分别为.92万元、.75万元、.76万元,近三年累计研发费用为2.23亿元,远超营收。截至年底,公司共有员工87人,其中68名为研发人员,占比78.16%,现已取得26项发明专利授权。除此以外,必贝特独立承担的“原创1.1类靶向抗癌新药双替尼他的临床研究”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其中,“双替尼他”即附条件上市获批的BEBT-。
(必贝特报告期内研发费用)
报告期内,必贝特营业收入分别为35.05万元、37.69万元、97.03万元,由于目前仍处于药物研发阶段,营业收入仅来自技术服务收入,不适用于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一中的第四点,“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20%,或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3亿”。
但与很多Biotech一样,必贝特也尚未盈利,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依次为-.75万元、-6万元、-.22万元,累计亏损额达2.57亿元。必贝特也在招股书中直言,“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预期将持续亏损,累计未弥补亏损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必贝特报告期的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
因此,必贝特此番选择采用无营收要求的第五套上市标准冲击科创版——“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据IN核观药统计,目前已有包括康希诺(.SH)、艾力斯(.SH)等在内的15家生物医药企业通过第五套标准上市科创板,在首次申报IPO时,每家企业平均拥有2.4个临床Ⅲ期及以上产品。而今年4月刚刚登陆科创板的海创药业(.SH)在申报首次IPO时只有1个核心产品处于Ⅲ期临床阶段。
相比之下,2个核心产品进入Ⅲ期或关键性临床试验阶段的必贝特表现差强人意,但其具体产品实力则可圈可点。
其中,已获批可以II期单臂试验结果为依据,提交附条件上市申请的BEBT-是一种针对PI3K/HDAC设计的全球首个小分子双靶点抑制剂,可用于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复发或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等多种血液肿瘤以及实体瘤的治疗,且相关适应症国内目前均未形成标准、有效的治疗方法。
由于PI3K信号通路负责调节细胞增殖、存活和代谢,其异常激活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HDAC作为遗传表达的重要靶点,其异常激活则会使与细胞分化、细胞周期阻滞、肿瘤免疫、细胞凋亡等有关蛋白的表达失调,促使癌症发展,所以作为PI3K/HDAC双靶点抑制剂的BEBT-不仅可以协同作用、破坏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信使网络,而且抗肿瘤作用广泛,具有成为广谱性抗肿瘤药物的潜力。
细胞实验显示,BEBT-在14个血液肿瘤细胞株的IC50值范围在0.7nM到30nM之间,能有效地抑制HDAC和PI3K的活性,且其活性较单靶点PI3K抑制剂或HDAC抑制剂以及两者联合用药更高。同时,BEBT-对检测的几十种肿瘤细胞的IC50值也均在nmol甚至pmol水平,并在多个动物模型中均展现出了良好的肿瘤抑制作用。
(图为BEBT-临床前研究结果,IC50指药物抑制50%细胞、靶点或特定蛋白等所需的药物浓度,IC50越小,说明药物的作用越强。)
年10月,BEBT-获得CDE“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认定资格。作为必贝特的头部核心产品,BEBT-预计年初提交新药上市申请,有望填补国内治疗r/rDLBCL的“空白”。
除BEBT-以外,现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BEBT-也有望获得依据其II期单臂临床试验结果提交附条件上市申请的许可。
BEBT-主要用于治疗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且目前国内同样没有针对该适应症的药物获批上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分析,年中国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新发患者的数量为3.1万人,预计到年将达到3.6万人。且目前临床标准治疗为化疗,一线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仅分别约为19%、6个月。
而据BEBT-治疗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Ib期研究显示,在mg/天、mg/天和mg/天三个剂量组可评估受试者19名中,95%患者肿瘤出现缩小。倘若BEBT-附条件上市获批,不仅其商业化进展将进一步加快,也将对临床需求带来积极影响。
Pre-IPO阶段机构争相布局,一年新增股东27名
除BEBT-与BEBT-以外,必贝特还有4个自主研发的创新药核心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或即将启动临床试验。
其中,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的BEBT-也是必贝特的一张“王牌”。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乳腺癌药物市场是中国癌症治疗药物市场收入最大的癌症适应症之一,年至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9%,年市场规模达到亿元,年和年,将分别攀升至亿元和亿元。而BEBT-联合氟维司群二线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现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预计将于年提交NDA,市场前景广阔。
同时,主要用于治疗P53突变的晚期实体瘤BEBT-预计年进入II期临床试验;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BEBT-,已获得CDE临床试验批件;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BEBT-,也已在澳大利亚提交临床试验申请。
(必贝特主要产品的研发进展)
或许正是看重了必贝特在研管线的市场潜力,即使其三年连亏、产品上市风险犹存,也挡不住投资者对公司Pre-IPO阶段的布局。
年6月至年11月,必贝特共进行6次增资和4次股权转让,短短两年4个月,其注册资本也从万元提升至1.28亿元,翻了不止一番。IPO申报前12个月,除代持还原外,新增盈科资管(出资.07万元)、朗玛峰创投(出资.06亿元)、粤民投(出资66.42万元)等股东27名,增资价格多为30.元/股。
另外,必贝特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控股的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也于年11月,以30.元/注册资本的价格向必贝特增资66.42万元,并取得0.52%的股份。而据Choice显示,以年7月14日收盘价为例,科创板54家医药制造企业中,共有27家以高于30.11元的价格收盘。尚未上市的必贝特已“卖出了”上市公司的价格。
从此次公司上市募集资金来看,必贝特计划募集20.05亿元。结合招股书数据来看,年底,公司资产总额为7.04亿元,上市募集资金就接近公司总资产的三倍。
各个募投项目中,超过15亿元将用于新药研发、清远研发中心及制剂产业化基地项目。其中,清远研发中心及制剂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集公司的研发、生产等功能为一体,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公司在创新药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实力,为BEBT-、BEBT-、BEBT-等一众产品商业化生产提前做好准备。
另外,公司还同时空出5亿资金用于对公司流动资金进行补充。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序数次的股权融资带动下,截至年底,必贝特尚握有6.78亿元货币资金,此番又拟募集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性。“手中有钱,心里不慌”的必贝特想必也做好了面对在研新药上市不及预期风险的准备。
(必贝特募集资金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