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熬夜、肥胖、低体力活动都是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因素
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前移存在多种潜在的原因。首先是环境污染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增加了年轻人群的PM2.5、重金属和化学致癌物等危险因素的暴露风险和累计暴露量,加快了癌细胞突变的进程。潜在的或未知的新型肿瘤危险因素的出现和暴露量的积累也助推了恶性肿瘤发病年轻化。其次是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吸烟率、饮酒率居高不下,吸烟年龄年轻化,二手烟的危害人群波及女性和青少年。饮食结构的变化、久坐、熬夜和低体力活动等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加重了中青年职场人群的肥胖和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体检的普及和早诊早治理念的强化间接降低了恶性肿瘤的诊断年龄
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居民体检与就诊意识的改善,医疗设备、诊断技术和诊断能力的革新将潜在的癌症患者提前诊断,直接导致了发病年龄的前移。与此同时,体检的普及和就诊意识的改善增加了居民参与恶性肿瘤医疗诊断的机会,间接降低了恶性肿瘤的诊断年龄。癌症筛查的实施和早诊早治理念的强化。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的投入,陆续开展农村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项目、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和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涉及胃、食管、肝、结直肠、肺、乳腺、宫颈和鼻咽多个重点癌症,覆盖地区和人群逐步扩大。项目的实施不仅直接提前了恶性肿瘤的诊断年龄,而且强化了老百姓早诊早治的理念。肺癌平均发病年龄下降而肝癌平均发病年龄则明显上升恶性肿瘤是一类复杂的、异质性大的疾病,不同癌种、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子特征的癌症发生、发展和预后都可能存在差异。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恶性肿瘤的发病特征也明显不同。如前期研究所示,调整人口结构后我国癌症总体平均发病年龄前移,但是肺癌平均发病年龄下降,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无明显变化,而肝癌平均发病年龄则明显上升。癌谱的变化与人群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变化存在直接关联。肺癌的发病年龄下降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胸部CT的广泛推广使用,将潜在的肺癌病例提前发现所致。乙肝疫苗接种推广显著降低了年轻人群肝癌的发病率,因此目前的肝癌患者主要来源是存量未接种疫苗的中老年人群。记者张慧丽首席记者俞茜茜通讯员王屹峰李辉章·未来两年,杭州这里会有翻天覆地大改变,你的人生规划和它接轨了吗?
·看!新冠病毒蔓延到底有多迅猛?实验显示:仅1分钟便扩散整个超市通道
·“这么大的房子又只剩我们老两口了……”杭州这栋小别墅里的抱团养老暂时停止,还会办下去吗?
·国际金价创逾7年新高!杭州有人4月初买入13公斤,现在买还来得及吗?
·开学了,杭州儿科医生发现这些病多起来了,给出几点提醒!更重要的是学会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