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4日-16日,第六届北京·淋巴瘤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万寿宾馆隆重召开。本次会医院主办,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北京抗癌协会淋巴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协办。本次大会设置了不同主题的专场,包括青年论坛、临床试验及细胞治疗专场、临床试验成果汇报专场、经典治疗策略专场、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场、MDT专场、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处理专场,涵盖淋巴瘤临床、病理和基础研究等多个领域,诸多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交流先进的治疗理念,共同为推行淋巴瘤的规范化诊治和推动淋巴瘤学科的发展建言献策。
开幕式上,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分别做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两位领导首先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回忆了13年来历届会议的精彩瞬间,然后细致地剖析了当前淋巴瘤领域所面临的诸多难题和解决策略,最后对淋巴瘤的学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展望和愿景。
青年论坛专场
青年学者是进行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以及临床诊疗的生力军,针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也是历届会议的责任和担当。此次会议延续了往届会议的传统,是由青年论坛开场,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医院陆佩华教授担任主席,五位青年专家结合各自领域的实际情况,献上了一场学术盛宴。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刘江美博士从流行病学领域出发,分享了中国淋巴瘤骨髓瘤疾病负担。中医院亓姝楠教授立足于放疗专业,介绍了NK/T细胞淋巴瘤的诊疗模式。医院张弦教授从临床治疗的角度,介绍了移植与CART细胞治疗的桥接治疗模式。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吕华教授从药学基础研究层面,展示了聚氨基酸-门冬酰胺酶偶联物在淋巴瘤中的药学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所的舒绍坤教授从转化研究作为切入点,阐释了淋巴瘤临床到科研进行转化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临床试验及细胞治疗专场
临床试验是淋巴瘤治疗的重要策略,也是新药新方法从基础科研走向获批上市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医院周道医院周小鸽教授担任主席。医院沈琳教授就临床研究的顶层设计和实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医院江旻主任从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的角度为临床试验质量的管理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医院黄亮教授对CART细胞治疗的应用价值和困境进行了展望,医院韩为东教授对CART细胞治疗的耐药机制及未来发展做出了判断,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的陆哲明教授介绍了CART细胞治疗T细胞肿瘤的探索经验。
临床试验成果汇报专场
医院淋巴瘤科牵头的临床试验项目占到了全国的80%左右,本次会议特设了临床试验成果汇报专场,医院宋永平教医院朱军教授担任主席。谢彦教授汇报了研究者发起的西达本胺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结果,林宁晶教授就PD-1单抗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试验成果进行了汇总,应志涛教授报告了不同CART细胞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平凌燕教授总结了Enzastaurin、PolatuzumabVedotin等药物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研究结果,邓丽娟教授介绍了小分子抑制剂(BTKi、PI3Ki、SELINEXAR)的临床试验进展,张晨教授汇报了ADC药物及普拉曲沙的研究结果,吴梦教授展示了EZH2抑制剂、JAK抑制剂等药物的初步结果,刘卫平教授总结了双抗类药物和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的试验数据,米岚教授分享了套细胞淋巴瘤专病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
经典治疗策略专场
经典治疗策略专场聚焦于淋巴瘤诊治领域的最新进展,由北京大学医学部高子芬教医院朱军教授担任主席,五位讲者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以及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和国内外研究新进展作了详细全面的讲解。医院王哲教授展示了分子检测手段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中的重要价值。同济医院郭晔教授介绍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抗体新药研究的进展。中医院何小慧教授展望了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模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清清教授介绍了新药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医院曹军宁教授介绍了外周T细胞淋巴瘤诊治中的困境和难点。
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场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淋巴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的淋巴瘤移植数量和整体水平仍然亟待提高,本次会议设立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场,医院任汉云教医院王小沛教授担任主席。医院张晓辉教授剖析了移植模式对初治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生存获益的改善。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黄文荣教授强调了自体移植在淋巴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医院王静波教授阐述了异基因移植在复发难治淋巴瘤中的作用。天津血液病研究所邹德慧教授介绍了自体移植与CART细胞治疗联合应用方法。刘卫平教授分享了医院的移植经验。
MDT专场
多学科协作模式是淋巴瘤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的重要途径,该医院苏丽萍教授、医院双跃荣医院刘丽宏教授担任主席,特邀医院病理科李向红主任作为讨论嘉宾。三个团队分享了各自的疑难病例,与会专家围绕具体病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点评。
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处理专场
全程化管理是淋巴瘤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措施,该专场由昆明医院曾云教授和医院李小秋教授担任主席。中医院李晔雄教授介绍了放疗在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王东教授介绍了淋巴瘤治疗相关肺脏毒性的处理经验。医院张会来教授总结了心脏毒性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医院刘辉教授分享了老年患者化疗剂量强度调整的原则。康奈尔医学院阮嘉教授概括了BTK抑制剂耐药处理的策略。
朱军教授最后做了大会亮点总结,他指出:从年到年,北京·淋巴瘤国际研讨会已经举办了六届,十余年来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为人民群众健康谋福祉的使命;十余年来我们砥砺前行,作为行业标杆引领着淋巴瘤行业的发展;十余年来,我们无悔青春,致力于完善淋巴瘤学科建设的生态圈;十余年来,我们始终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一致认可。希望我们全国的同道继续加强合作和交流,为了实现“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而共同努力。
医院淋巴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