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不但能治大病重病,也能治轻病小病,更能治疗急症。以发烧为例,针灸可收速效之功。
数年医院工作,一朋友的女友于年前突发高热,近39度。急来求治。此为外感寒邪,邪与正交争,发为高热。治法当通阳解表,汗出即可。急则用针,其效更速。取太阳、督脉、少阳、阳明诸经穴。先针大椎与身柱皆深刺1.5寸,略留针10分钟即去针。更针风池、风府、肺俞,曲池,留针三十分钟。中强刺激。针后,即嘱回家休息,多饮温水以取汗。第二天早晨来电话告知其热已失,豁然已愈。后近两月未复发。
一八岁小儿发烧,电话要求来治。其母陈某某曾听过我讲中医保健养生的公开课,开始相信中医,恰好她亦有不适,让我治疗后效果不错。约其带小儿到门诊,为针上穴,因小儿啼哭,强为针刺,不留针。第二日来电话,告知其热已失,感谢云云。
分析:小儿发热,多是护理不当,伤于太阳寒邪。其治当解表即可。时人多只信西医,不信中医,更不信针灸。不知西医不懂开表之法,唯多用打针、挂水,其药多为抗菌素等,性属寒凉,入体则伤阳,阳伤则阴邪直入于里,潜伏于三阴。于是表面上邪退热失,其本质则是邪深伏于三阴,留患于后,这应该属于误治的范畴。之所以我临床治疗一些杂病常会用到麻附细法,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当前学中医内科的往往不通针灸,岂不知针灸治病其理微而其法妙,效果极快,甚至远强于服中西药物。针与灸是两种方法,一用刺法,一用火法,或针或灸,都能取效。
我自己的体会,对于发热症针刺时取穴要深刺,以鼓荡真阳,奋起驱邪于外。艾灸时则可只取天柱,悬灸20分钟左右,以皮肤微红为度。取督阳以为诸阳之海,督阳一振而众邪自失。其理即法于《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其法甚易而其效甚速,又无西医挂水等诸多毒副作用,作小儿父母者不可不知。
我临床或用中药,或用针灸,用意总在阳气上面,总不离乎六经脏腑阳气变化。以此法治疗各种常见病以及一些疑难杂症,多年来颇多治验。中药有寒热温凉及升降浮沉,穴位中有经气变化,因此亦当思虑其气机升降出入之理,参以《内经》诸条论述,并合之于六经之气化,益觉从此处入手较易。本文只列两个发热案,其理则皆通。
本文谈到身柱清热法,是取自现代名老中医彭静山的经验,读者不妨深思此穴妙义。我曾考虑如何在身柱穴上外敷某种透皮剂,以改善易感冒患者的体质,兼可治疗发烧,并写成一篇论文,题目是“身柱穴经皮给药改善易患感冒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探讨”,读者可从网上可以找来与本文互参。
关于发烧,我临床常会遇到,或用针灸,或用汤药,也治疗了不少。近年来我在微博里发表了近百篇相关的文章,包括病例,也有我对于发烧的分析,涉及到发烧的病因、病机、治法、取穴、疗效、错误的治疗思路、错误治疗的危害等等方方面面。现在文末附上数篇,按小儿发烧及成人发烧分别列出一些我的病例,并有相关的治疗思路与方法分析。从中诸者可以了解针灸治疗各种发烧的的思路与方法。
01小儿发烧的针灸病例
今日朋友带其五岁儿子来急诊,其儿子发烧、咽痛、恶寒、无汗,观察其扁桃体有三度肿大,医生建议趁孩子尚小赶紧手术切除,以绝后患。朋友知道中医能治此病,坚决拒绝手术。针风池、风府、大椎,不留针,再刺四关并留针20分钟,诸不适尽去。小儿扁桃体肿大,针刺或汤药都能治愈,疏风开表清火解毒即是。
我曾诊治一两岁小儿,高烧两天,曾挂水而症未减,来诊时正哭闹不休。急为针风池、百会、四关诸穴,针入稍提插捻转即出针。针后回家,其母亲说小儿出现呕吐,但吐后发烧自愈。邪在上,呕吐可以祛邪,《内经》早有明言“其高者因而越之”,小儿发烧或伤食,针刺后往往会呕吐,这是祛邪反应,勿需担心。
近日诊治一位两岁两个月大的小女孩,因感冒发烧,针刺风府、大椎、陶道、合谷、曲池诸穴,竟然不哭不闹,安安静静地坐着看手机动画片,一诊而烧减,再诊而烧退。因食欲差,再来针刺,取足三里、合谷、曲池、梁丘诸穴,针刺时极为淡定,令我等成年人汗颜不已。其妈妈说,女儿对针灸很喜欢,并不害怕。
曾治朋友的孩子感冒发烧、咳嗽,小儿一岁半,畏针。让其母亲抱好孩子,我用细的注射针头挑刺大椎及肺俞周围,手法极轻,触皮即挑。三四下即止。然后在挑刺处拔上气罐,即见有红色血液慢慢渗出,留罐三分钟,而孩子竟然未哭闹。且其诸不适一次即愈。小儿发烧最好用针刺,因其稚阳之体,稍刺激即可取效。
前天去拜访朋友,其一岁小儿发烧,问能否用中医帮助退烧。即针刺大椎、风池、外关、合谷诸穴,皆针入稍提插即出针,不留针,针时小儿略哭,微汗出。担心发烧不能速退,再用桂枝汤加生石膏嘱服一付。后知针后即烧大退,煎好中药只喂一口,即吐出,而诸不适皆去。小儿发烧最好用针刺,又快又安全。
一四岁男孩感冒发烧半天,无汗,烦躁不安,家人用了许多方法无效,此外感风寒表实证,前人有言:身如燔炭,汗出而散。急针风池、风府、大椎以开太阳,外关、合谷以祛风寒,针时略痛,病孩大哭而其汗立出,留针半小时许,烧退而神清,自己吃东西,精神转好,满意而去。小儿发烧用针刺之法往往速效如斯。
今日诊治一女孩子,面色青黄无华,反复感冒发烧,反复用抗生素。查其扁桃腺肿大甚,如两个小核桃卡在咽喉上。西医建议切除,但病人妈妈选择了中医。先调其中焦阳气,兼以清解咽部热毒,并点刺少商、商阳出血。针毕而觉咽部疼痛加重,此咽喉郁结的热邪开始泻动的排邪反应。嘱安心回家服药,当可速效。
02成人发烧的针灸病例
一女病人感冒发烧三天,现烧退,但仍余头、鼻、胸口滞塞不通感,此太阳余邪未尽,留滞于经络,当开太阳以通其窍闭。先针风池、风府、大椎,而头面诸滞皆去;再针天突、鱼际、太冲,而胸口亦通畅无碍。以我的临床经验,外感诸病,针灸最能速效。其病越急,其效越速。大概正气未虚,邪气新客,其病易已。
入伏之后,不少人因贪凉吹空调而感冒发烧。天气炎热,人体毛孔打开,以利排出郁火以降温,若猝然遭逢寒气,卫气收敛,毛孔闭滞,导致营阴不能外泄为汗,郁于皮下,与寒气相搏,而成发烧。可针刺风池、风府及大椎穴,可速效。有一高烧病人自述:针后立觉周身每个毛孔都打开了,开始往外排热,舒服极了。
一女病人患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已住院治疗一年,反复用激素,效果不显,现仍反复低烧,乏力,呕吐,伴周身关节疼痛,渐至不能行走。其人渐瘦,其脉弦滑,以柴胡桂枝汤平衡太阳少阳,兼针刺大椎、风池、风府、灵骨、大白、曲池、足三里、太冲诸穴,针入其烧立退。数诊后发烧渐止,痛亦大减,已近愈。
一女病人自25岁以来经常发烧,如不用可的松可烧至40度,已经35年。每年发作两次,每次持续一至三个月,非可的松不能缓解,伴头痛,苦恼不休。脉数软,右尺沉,此肾中浮火为患,针下三皇、灵骨、大白、足三里、百会、大椎、曲池诸穴以补肾敛火。自07年开始断续针灸20次,从此未再发烧,且头痛亦消失。
某女病人去年冬天因咽痛发烧而注射抗生素,之后反复发烧,发烧则背痛。后又拔去左牙,引起左面及左头痛,下及胃痛,天气变化则发作。渐及只能吃煮食,生冷饮食入口则胃痛。针三脘、三里以和胃气,右侧三里、侧下三里以止左侧诸痛,太冲以疏木缓急。一诊背后有暖意,且颌下见红疹冒出,二诊而诸痛霍然。
感冒发烧并不需要慌张,不妨先试着自己解决。退烧的方法很多,可艾灸大椎,或风池,或身柱;或针刺合谷、外关;或针刺大椎、风池、风府;或针刺风池、足三里;或点刺耳尖放血;或大椎、肺俞拔罐;或上后背刮痧,重点在风门、肺俞一带;或点刺少商、商阳出血;或十宣点刺放血等,善用诸法都可迅速退烧。
03小儿发烧的治疗思路分析
小儿发烧往往让家长担忧不已。岂不知发烧实际上是机体的保护反应,当外邪侵袭时,阳气奋起抵抗,就象抗日战争一样,国家机器必然要动员起来,这个反应是生命必需的。否则国将不国,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发烧时不要急着退烧,而应该多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有没咳嗽、腹泻、呕吐等,对证治疗,多可速效。
有人担心,孩子发烧了,若不用抗生素而选择中医,能迅速退烧吗?因为感冒寒邪而发烧,正确的治法是打开毛孔,把寒邪祛除出去,因此,需用温法及汗法,其烧可立解。若反过来用寒凉法闭塞毛孔,会使寒邪无路可去,邪不能表解,则必然内陷于三阴,发烧虽然退了,但邪气内滞,埋下将来生大病重病的种子。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中医认为,外感风寒,正邪交争而发热,要祛风散寒,使邪有出路,则邪祛而烧自退。这是标本兼治的速效之法。我偶然看到过这样的方法: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这是断不可取的!这是让宝宝再次感冒风寒,即使暂时舒适了,但邪不去,烧终难退。
小儿生病,我主张以针灸为主,一则速效,二则无药物的毒副作用。近见一小儿因感冒发烧而反复挂水,导致面色萎黄,精神萎靡,我跟小儿的妈妈说,抗生素的寒凉伤了气血了,以后再有不适,建议选择针灸。其妈妈说,针灸太痛了,我不舍得让孩子遭这个罪。我说,让孩子挂水,百弊而一利,您不妨多思考一下。
某三岁小儿来诊,咳嗽数月,时作时止。查其双侧大鱼际皆红润,未见青筋,其父母说相信中医,平时若有感冒发烧都是用《选择中医》上的药方,往往速效,且从来没有用过抗生素。我说,小儿咳嗽不要紧,要紧的是选择了错误的治法。只要不滥用寒凉伤损阳气,咳嗽无损于健康,用苏叶6克水煎服,多有良效。
某病友一直相信中医,且平时有所不适亦用中医。其小儿春节期间感冒发烧,去挂水后至今仍反复低烧,且食欲变差。我问为什么不用中医?她说想用呀,但家人全都反对,实在顶不住压力,只好选择挂水了。我发现不少年轻人相信中医,但孩子的爷爷奶奶们却是铁杆的西医粉,要选择中医,先需做好老人的工作。
每见有人感冒发烧,即用冷敷法,说是可以退热。岂不知外感初起而发热,是属太阳病,邪热在外,当用汗法,邪气一透,其热自退,若滥用冷敷,或肆饮冷水,热必不能去,且导致中虚脏寒,体质下降,其热更易留恋不退;而真正的五脏发热属阳明病,此时方可用冷敷法,因为其热在里,故可饮冷敷冷,冷可退热。
有人问,感冒发烧若不用冰敷,我给孩子在后背、项后、前额、腋下等部位擦酒精可以吗?——按现代物理学的说法,酒精挥发时能散热,应该有助于退烧。但酒精毕竟属于阴冷之物,擦酒精后局部绝不会出汗,只会变得更冷。毛孔收缩,汗不得泄,邪气如何能透出?因此说,擦酒精退烧与用冰敷一样,其弊多利少。
有家长说,我的孩子一发烧,我就用冰块敷一下前额,或后枕,或腋下,或大腿根,可迅速退烧。——如此降温,大错特错。前额与后枕是督脉与膀胱经;腋下是心经;大腿内是肝脾肾三经。冻住这些经络,导致阳气伤损。况且,用寒凉封住皮毛,邪气无法外透,只能内陷,为患极大。岂不闻: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有小儿自小就反复感冒发烧,一直挂水,逐渐导致阳气被寒湿蒙蔽,邪气渐入三阴;肝脾肾阳气不伸,则面色青白、精神不振、手足偏冷、身体纤弱,且个头偏小;邪气内伏则稍受风寒即感冒发烧;然后再挂水,再感冒发烧,形成恶性循环。此时不可再挂水,需用中医调理,服汤药而平衡脏腑;施针灸以调和阴阳。
小儿发烧,千万别贸然挂水或用冰敷,这是对小儿健康的极大不负责任,中医的许多治法都有良效。比如,艾条悬灸身柱或大椎,稍出汗即可;肚脐眼滴一两滴藿香正气液用纱布盖住,良效;喝点神仙粥,使微汗出;针刺大椎、风府,不留针;喝点姜糖水,盖被子捂汗;或者按症状从《选择中医》中找个合适的药方。
昨晚与朋友交流中医,其女儿感冒发烧,挂水数天烧未退,再继续挂水,突然出现了腰部剧痛,小便红色,急查已经变成了肾炎。转院再治,渐至肾衰与心衰,病危。再转院治疗,最终病愈,但之后体质明显下降,大不如前,且反复感冒。此太阳邪气内伏少阴,留下病根。需趁年轻及时祛除少阴邪气,以免发生大病。
每每听人说起孩子感冒发烧,去医院排队打吊针,花了不少钱,孩子反而更容易感冒,精神也萎靡了,面色也苍白了,食欲也差了,手足也冰冷了。挂水治外感,是把病邪狠劲地往机体深层压,邪气内伏,种下了将来生大病的种子,实在是得不偿失。为了孩子的健康,千万别再给孩子挂水了。感冒发烧,就选择中医。